◇朱玲玲
預習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能讓學生在課堂教學前就初步了解知識,獲得知識的印象,有利于激起學生的探索欲望。預習作為一種獲取知識的技能,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圍繞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課前預習進行闡述,旨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預習作為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既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開展課前預習,初步了解將要學習的內容。這樣,在課堂教學中就會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而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因此,我們應該切實的做好學生的課前預習指導,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眾所周知,學習數學首先是從感知數學的概念開始的。如果學生對數學概念模糊,那么就會影響其他內容的學習。因此,加強學生的課前概念預習非常有必要。教師可以設計簡要的提綱讓學生預習。例如:在教學“軸對稱”時,先給學生提出這樣的預習方法:一讀,就是閱讀軸對稱的概念。二想,什么的圖形符合軸對稱的概念。三摘錄,就是軸對稱圖形必須滿足幾個條件。這樣,就讓學生在教學前就已經初步了解課本中有關軸對稱的知識,從而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又如,在教學“小數”這個概念時,就要求談談在生活中所見到的小數。因為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了接觸過小數的經歷,他們說了很多生活中的小數。這樣,就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預習興趣。班上還有的學生會讀小數,再次讓他們說說生活中的小數的作用,這樣就結合了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首先學會表達小數。因此,預習中要充分的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與已有的知識基礎。這樣,在教學中就能夠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從而促進學習正遷移的產生。
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認知的過程是理解與接受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之前大腦接受過的信息處理能加深理解的效果。所以,數學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的預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前就布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展預習,從而提高預習的效果。例如:在教學《認識千米》時,因為“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的生活經驗較遠,因而顯得比較抽象,頭腦中很難建立千米的概念。所以,在教學之前就布置幾個問題:生活中那些地方有千米的標志?千米與米之間如何換算?因為學生已經掌握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知識,而且日常生活中也有乘車的經歷,在參加運動會中也有認識千米的經歷。這樣,就促使學生把生活經驗與數學學習結合到一起。另外,考慮到學生從家到學校的距離。就讓學生先估一估:距離學校大約1千米的地方是哪兒?通過這樣的猜測、估算與比較,了解到某某地方離學校大約是1千米。通過創(chuàng)設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情境來設計預習任務,既認識了“千米”這一概念,又提高了預習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各種傳輸媒介大量地出現(xiàn),為學生的預習記錄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例如可以通過自己的QQ空間、博客、微信等分享預習內容。在記錄預習重難點的同時形成時間鏈條,從而讓每個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信息平臺探討。這樣,有利于相互之間交流討論,加深預習的理解、體會,也可以把獨特預習見解記錄下來,對重要的知識點進行加深理解。同時,還可以把預習過程中遇到的疑惑和不解之處展示給其他同學。這樣,可以在相互討論中解決問題,從而提高預習的效果。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所有知識點”時,在學生的預習環(huán)節(jié)中,讓他們串成一個數學知識的鏈條。首先,從初步認識幾何圖形開始,了解三角形的定義。其次,弄清楚三角形中的邊角關系,再到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與推導公式的過程等。最后,通過微信朋友圈跟蹤學生的預習記錄。這樣,就形成了完整的三角形知識體系結構。每個孩子都喜歡新鮮事物,特別是電子產品的使用,教師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預習環(huán)節(jié),這樣收到的效果會事半功倍。
預習的目的是為學習做準備。老師首先要讓學生找出預習的內容,還要指導預習的方法,這樣,學生的預習目標明確、方法得當,新授針對性更強。在課堂上,教師讓學生把課前預習的內容呈現(xiàn)出來,提出自己的收獲和遇到的問題,這樣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對癥下藥,通過師生在課堂中的雙向交流,基本的問題通過點撥讓學生掌握。對于難度大的問題,教師進行重點突破,從而大大地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這樣,學生在課堂中解決了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從而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時,就通過課后的“練一練”來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檢查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學生基本上掌握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于是就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體驗面積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在他們的計算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同學在推導過程中底與高混淆了。于是,就重點幫助學生分清底與高。這樣,就解決了學生預習中的難點問題。
預習,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賦予了嶄新的生命。在預習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在課堂教學前就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從而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奠定了基礎。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學生課前預習的指導工作。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