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珍
科學地觀察學生隨文讀寫的結合,是根據(jù)學生發(fā)展以及教材編排體系的需要而提出的。小學中高段語文課的兩大主要教學任務就是閱讀和寫作,而閱讀課在課堂上的比重較大。如何在閱讀過程中結合可以模仿寫作的樣例進行讀寫結合將是本文論述的重點。
著名語文教育家葉圣陶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梢姡Z文教學追求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學會表達。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是很必要的。下面,我就結合教學實踐,科學地探討語文讀寫結合的有效性。
讀寫結合根據(jù)樣例的長短,我們可以分成仿句、仿段、仿篇。老師要縱觀全局,科學地使用文本,可以將文本歸類成“語言樣例”“結構樣例”“情感樣例”三大塊。
作家的語言有各種各樣的風格,具有強烈的個人色彩,但是優(yōu)秀作家的語言基本上都不乏恰當?shù)厥褂靡恍┬揶o手法,讓文章更形象、生動。
例如《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就是很好的語言樣例。其中描寫摔跤的一段,作者在描寫時就關注了“在動作詞前加上比喻修辭”的手法,就很好地凸顯了人物的性格特點。根據(jù)此段語言樣例,可以設計這樣的小練筆:小嘎子摔跤輸了,他心里服氣嗎?如果讓你寫第二局的比賽,你會寫嗎?讓學生寫出第二場比賽的場景。
只有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與真正的需要之間找到適當?shù)钠胶恻c,學以致用,把知識運用到平時的說話、寫作和日常生活中去,才真正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拔恼虏皇菬o情物”,語文老師要善于將文字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結合,這樣的讀寫結合才是有效的。
讓小學生掌握一定的文章結構,如并列式、總分式、總分總式的樣例,對學生進行讀寫結合是有很大幫助的。
(1)仿寫范段,提高學生組織構段的能力
小學語文課文中不乏優(yōu)秀典型的段落,在對文本進行挖掘時,引導學生關注句子與句子間的聯(lián)系、段落構成的結構樣式。在體會到文本的特性后,引導學生“你也這樣寫一寫”,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中,在“誘敵上山”這部分是采用點面結合的寫法,先概括地寫,再進行細節(jié)描寫。在充分體驗這種結構之后,我們可以設計練筆,讓學生或從“面”上進行描寫戰(zhàn)斗的場面,或選擇寫其中兩三個戰(zhàn)士的形象,或側重寫敵人的慘狀,以體現(xiàn)五壯士的英勇頑強。
以教材為例子,用心潛讀,挖掘課本中的寫作訓練點,力求一課一得,提高學生組織構段的能力。
(2)仿寫篇章,提高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
以篇章為樣例進行仿寫,是利用好的文章框架,引導學生去填充自己的東西,有點像“舊瓶裝新酒”。例如第九冊第四單元,它的框架基本一樣,結構組成都是“事情”和“獲得的啟示”,這樣的文章結構很適合學生學習。每篇文章的教學,我們都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文章框架進行樣例模仿,如此才能有效完成該單元的讀寫集合訓練點。自然,無論是哪種仿寫,都要注重指導學生在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中“仿中求變”“仿中求新”。在模仿中將由讀到寫的遷移落到實處,增強自己謀篇布局的能力。
樣例學習中,伴有教師的教學解釋。但是在課堂上,往往是教師教了怎么寫,卻沒有教會學生遇到什么樣的情況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因此我們要科學地使用方法,深入性地挖掘文本中的讀寫結合點,引導學生去運用。
在巴金所寫《鳥的天堂》里有一段經(jīng)典的場面描寫:
“很快的這個樹林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p>
這么短短的一段話,似乎就只有“有的……有的……有的……”這種短語可以進行“讀寫結合”的練習。我很欣賞郭初陽老師對這幾句話進行的精彩解讀。他在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發(fā)現(xiàn)這段話的結構之后:
很快的, 變得很熱鬧了。
到處都是 聲,到處都是 影。
的, 的, 的, 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
師:請同學們選擇一個你所熟悉的場景,不再是樹林了,也許是別的某個地方;也不再是鳥了,也許是別的什么東西。狀態(tài)也變了,動作也變了。大家用一點點時間考慮,請你給我們提供一個完全不同的、新的句子,好嗎?想一想。
……(學生進行練筆及反饋)
師: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有的時候我們寫作需要一些格式,對嗎?留在投影上的就是一種格式,你把這個格式記住了,它就像一個籃子,在這個籃子里面,你可以裝進去任何東西,所以記住這樣的格式有助于大家的寫作。
我特別欣賞郭老師巧妙地將課文中那段看似普通的排比句式提煉成了一個基本的寫作范式,并通過模仿、遷移、訓練以及對原文的填空背誦,將如何進行場面描寫的方法扎扎實實地教給了學生。如此一來,同時也科學地教給了學生閱讀經(jīng)典段落的閱讀方法。不僅提煉出了一種寫作的框架,教會了學生怎樣寫,還告訴學生我們在寫大場面的時候,可以遷移運用這樣的框架。這樣,讀寫結合就不再是僅僅停留在淺表層次的模仿了,而是深入到文本運用的層面上,讓學生知道“學了什么”,更知道了該“怎么用”。
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讀寫結合的時候,一定要給學生提示——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用到剛才所學的東西,有助于學生科學地提高運用所學內(nèi)容的頻率和自主性。
總之,科學地使用讀寫結合這種學習方式,先是多層次地建立讀寫結合訓練體系,再多角度地尋找讀寫結合點,明確指向?qū)懽魉\用的教學解釋,以實現(xiàn)小學高段語文讀寫結合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