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關于教唆犯罪中實行過限的認定

        2018-01-29 13:10:42史艷紅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8年3期
        關鍵詞:罪責教唆犯共犯

        □史艷紅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長治分校,山西 長治 046000)

        實行過限,又稱共犯過限,就是共同犯罪中超出共同故意的實行行為,實行過限也就是共同犯罪中的過剩行為。我國刑法理論一般將實行過限問題列入到共同犯罪人的認識錯誤中,屬于共同犯罪主觀要件研究的范疇。教唆犯罪屬于共犯的一種,因此,教唆犯中的實行過限屬于共犯過限的一種。教唆犯中的過限是由教唆犯的特點決定的,在教唆犯中,教唆者并不親自參加犯罪行為,被教唆者在行為過程中,由于對所教唆內容的理解存在偏差或者在行為實施過程中其他因素的加入,臨時對行為進行調整,出現(xiàn)犯罪行為或結果超出教唆人犯罪意圖的情況,便是實行過限。也有不及的情況,就是被教唆人的行為只體現(xiàn)了教唆人的部分犯意,這不是本篇探討的內容,本篇只探討實行過限問題。教唆犯罪中的過限問題與教唆犯的類型、教唆犯中過限的種類等有關。

        一、過限行為的特征

        教唆犯罪是共同犯罪的一種,準確界定教唆犯罪中的實行過限需要把握共同犯罪實行過限的特點,共犯過限的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依附性

        實行過限不能脫離開共同犯罪單獨存在,它的前提是共同犯罪,或者它的基礎罪是共同犯罪,因此,實行過限包括基礎行為和過限行為,只有將實行行為放在共同犯罪中,以此為參照物,才能判斷出實行行為是否超出了共同犯罪的主觀故意,如果超出則為過限,未超出,則不是過限。如果拋開共同犯罪這一前提,談行為是否過限就失去了參照,也就毫無意義,就好比“皮之不存毛將附焉”。

        (二)獨立性

        過限行為的獨立性是指實行過限已經不是共同犯罪,具有與共同犯罪不同的特征。這種獨立性可以概括為犯罪構成要件事實的獨立性,例如主觀罪過,犯罪事實、性質、情節(jié)、手段、對象等的獨立性,由于這些事實獨立性的存在,導致基礎犯罪不能容納過限行為對應之罪,而應該單獨定罪;再者在罪責的承擔上也具有獨立性,過限行為的罪責當然由過限行為人承擔,其他共犯不承擔責任。

        (三)實行過限與共犯錯誤的本質區(qū)別

        實行過限指的是部分共犯人超出共同犯意而導致的犯罪,而共犯錯誤指的是對法律理解的偏差,對行為方式、手段認識錯誤而導致的犯罪;再者,實行過限中的過限行為人不是共犯整體,而是超出共同犯意的那部分共犯,共犯錯誤是共犯整體,其轉化是全體共犯的轉化,這是顯而易見的。

        二、教唆犯罪中實行過限的構成要件

        教唆犯罪中實行過限的構成要件是準確認定教唆犯罪實行過限的理論基礎之一,對于認定教唆犯罪中的實行過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犯罪構成要件包括主體、主觀方面,客體、客觀方面,該篇只對其比較典型的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加以探討。

        (一)主觀要件

        被教唆人過限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存在罪過,這個罪過不僅包括故意,也包括過失。過限行為包括基礎行為和過限行為,在基礎行為的層面下,教唆者和被教唆者有共同的主觀故意,因此,他們的行為屬于共同犯罪;如果被教唆者在新的犯意支配下實施了另外的犯罪行為,且這種犯罪行為不能被基礎行為所容納,從而構成新的罪名,則被教唆者的行為屬于過限行為,支配該過限行為的不僅包括主觀方面的故意,還包括過失。主觀上的故意造成的過限行為較為普遍,我們只看主觀過失造成的過限行為。例如:甲教唆乙盜竊,乙在盜竊的過程中,將煙頭隨手扔在地板上,造成火災的發(fā)生,對于火災這一危害結果,就是由于乙的過失造成的。

        (二)客觀要件

        被教唆犯實施過限行為時與實施基礎行為的時空存在時間或空間上的同一性或延續(xù)性。也就是被教唆人的過限行為有可能和基礎行為發(fā)生在同一時空場所里,也有可能在延續(xù)基礎行為的時空中進行。也可以理解為被教唆人的過限行為可以和基礎行為同時發(fā)生,也可以在基礎行為實施完畢后發(fā)生,而且是緊隨其后。比如,甲教唆乙傷害丙,但不能傷及丙的性命,乙在傷害丙的過程中,對于丙的反抗惱羞成怒,將其殺害。乙的行為發(fā)生的時空就與傷害行為發(fā)生的時空具有同一性或緊隨其后的延續(xù)性,因此,乙的行為屬于過限行為。將這個案例變通一下,如果乙在傷害丙的過程中,丙進行了反抗,并揚言要報警,過了數(shù)日,乙擔心丙將其告發(fā),將丙殺害,這種情形下乙的行為就不屬于過限行為,因為乙殺害丙的行為已經和傷害丙的行為沒有時空上的延續(xù)性。

        三、不同類型教唆犯中實行過限的認定

        認定教唆犯罪中的實行過限問題,首先應該清楚教唆犯罪的類型。根據基礎行為和過限行為之間的關系,教唆的類型大致分為確定性教唆、概括性教唆、選擇性教唆。如果教唆的內容比較明確,很容易確定被教唆人的行為是否過限,或者教唆者所教唆之罪為A罪,被教唆者所實施行為為B罪,A、B兩罪侵犯了不同的客體,構成不同犯罪,被教唆者的行為顯然屬于過限行為。但是在教唆內容較為模糊,或具有選擇性的情況下如何確定,則需要加以辨別。

        (一)確定性教唆中的實行過限

        在認定教唆犯罪中的行為過限時,首先需要確定教唆的內容是什么,如果教唆的內容(犯罪類型、犯罪對象、目的等)比較明確,那么被教唆人的行為是否過限很容易分清楚,這是在確定性教唆的前提下,但確定性教唆有兩種情況需要明確。第一,被教唆人實施的犯罪行為出現(xiàn)轉化的情況下,其行為是否屬于實行過限。例如:甲教唆乙盜竊,乙在盜竊過程中被丙發(fā)現(xiàn),為了拒捕,乙動手將丙打成重傷。按照刑法第269條的規(guī)定,乙的行為已經轉化為搶劫罪,這是毫無疑問的,問題是乙將人打成重傷是否屬于實行過限。判斷乙的行為是否屬于實行過限,關鍵看教唆犯甲對轉化行為是否有預見,如果甲對轉化行為有預見,則乙的轉化行為并未超出甲的故意范圍,一般不宜按實行過限處理,甲乙共同轉化為搶劫罪。反之,如果乙的轉化行為是甲不能預見的,則乙的行為超出了甲的教唆范圍,宜定為實行過限。該問題在下文應該注意的問題中還要涉及到。第二,被教唆犯在執(zhí)行犯罪計劃的過程中隨附發(fā)生一定的犯罪結果,是否屬于實行過限?這個要看具體罪的犯罪性質。例如:綁架罪就意味著行為人要采取一定的暴力手段來達到其目的,因此造成被害人的重傷或死亡是在可預見范圍內的。例如,甲教唆乙去綁架丙,乙在綁架過程中,為了防止丙反抗,用膠帶將丙的嘴纏住運往目的地,在運往的途中,由于丙哮喘發(fā)作窒息而死。在本案中,丙的窒息死亡屬于綁架案中隨附發(fā)生的結果,這一結果并沒有在甲的預料之外,因為綁架案的本質就不排除使用暴力導致人的死亡的事情發(fā)生。因此,乙的行為不屬于實行過限,對于丙死亡的結果,由甲、乙共同承擔。

        還有一種情形我們也可以把它歸到概括性教唆下的過限行為。這種情形就是共犯人的行為出現(xiàn)法條競合的情況,也就是行為人的行為同時觸犯了兩個法條,某教唆犯甲教唆乙盜竊,乙卻盜竊了一支槍。乙的行為就觸犯了兩個罪名,盜竊罪和盜竊槍支罪,依照法條競合的處理原則,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被教唆犯乙的行為構成盜竊槍支罪。甲和乙只在普通法條的范圍內具有重合關系,教唆犯甲只負教唆盜竊的刑事責任,對于超出的部分,盜竊槍支部分由乙單獨負責,乙的行為構成過限行為。除了法條競合以外,還有想象競合,其與法條競合的判斷標準基本是一樣的。比如:甲教唆乙毀壞其仇人丙的財物,乙放火燒了丙的房子,還殃及丙的鄰居數(shù)家,這是典型的想象競合犯,乙的一個放火行為侵犯了兩個客體,一是財產、一是公共安全,處罰時擇一重罪處罰,按危害公共安全罪處罰。被教唆者采用更為嚴重的犯罪行為來達到教唆之目的,且這一更嚴重之行為觸犯了另一個罪名,因此,對于被教唆者來說,需要擇一重罪處罰,承擔競合部分的罪責,被教唆者的行為屬于實行過限,對于教唆者來說,只負教唆范圍內的罪責,具體到這一案件中,教唆者只負故意毀壞財物的罪責。

        (二)概括性教唆中的實行過限

        在教唆犯罪中有這樣的情況,教唆犯教唆的內容不明確,概括、模糊,比如,教唆犯甲教唆乙不管通過什么手段和方式,想辦法搞到一筆巨款,至于乙采用的行為方式,不管盜竊、搶劫還是敲詐甚至殺人都不違背甲的本意,這種沒有明確給出行為方式的教唆稱為概括性教唆。概括性教唆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教唆人只給出具體的犯罪對象,犯罪類型、方式等都沒有明確給出來。這種情況在實踐中常見,比如,實踐中常有教唆犯讓行為人去“教訓教訓某人”“給某人點顏色看看”“報復某人”等就屬于這種情況。甲教唆乙去報復丙,并沒有告訴乙采用什么樣的方式,乙于是隨身帶了把水果刀,本來想當丙反抗時,拿出刀子嚇唬嚇唬丙,不料乙卻失手殺了丙。該案中,甲只給出具體的犯罪對象,沒有給出具體的行為方式方法,因此,只要行為人乙針對特定的犯罪對象,至于采用什么樣的行為方式以及達到什么樣的犯罪結果都沒有超出教唆犯甲的故意范圍,一般情況下,教唆犯對被教唆犯所造成的一切危害結果承擔責任。但在實踐中,還要結合教唆犯的犯罪動機加以考慮,以便更準確地判斷被教唆犯的行為是否超出教唆的故意范圍。第二種情況是教唆犯既沒有給出具體的犯罪對象,也沒有給出具體的犯罪手段,這時,無論被教唆人采取什么行為方式,犯什么樣的罪,只要沒有明顯超出教唆范圍的,都不存在實行過限問題。

        (三)選擇性教唆中的實行過限

        還有一種教唆,教唆人提出幾種行為方式,供被教唆人選擇。比如教唆人甲提出威脅、恐嚇、故意傷害的方式中的一種報復受害人丙,這樣的教唆就是選擇性教唆。在選擇性教唆的前提下,有幾種情形:第一,被教唆人沒有按照教唆人要求的去做,沒有實施其中的任何一種行為,這當然不存在過限問題。第二,被教唆人實施了所教唆的一種犯罪或所有犯罪,這種情況下,因為被教唆人所實施的犯罪均未超出教唆的犯罪,所以,也不存在過限問題,對教唆犯應該按被教唆人所犯的罪定罪量刑,如果是兩罪以上,應該分別定罪,數(shù)罪并罰。第三,被教唆人除了犯所教之罪外,又犯了其他罪。這時,被教唆人就存在過限問題了,對被教唆人過限部分的罪行教唆犯不負刑事責任,由過限行為人即被教唆人單獨負刑責。

        四、不同類型實行過限的認定

        認定教唆犯中的實行過限,除了上文提到的從不同類型教唆犯中加以認定以外,還可以從被教唆犯不同類型的過限行為中加以認定,過限行為在理論上一般分為重合性過限和非重合性過限,搞清楚這兩個概念,對于認定教唆犯罪中過限問題有很大幫助。

        (一)重合性過限

        重合性過限就是被教唆人所實行的犯罪行為與教唆犯所教唆的犯罪行為在重合情況下發(fā)生的過限問題。重合性過限多發(fā)生在犯罪客體性質相同或相近的情況下,共同犯罪中的部分轉化便屬于重合性過限。重合性過限比較典型的如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搶奪罪和搶劫罪等。例如,教唆犯甲教唆乙傷害丙,以示報復,在傷害的過程中,由于乙用力過猛,將丙殺害。這里,被教唆人乙實施教唆人甲所教唆的全部犯罪,并有超出部分,甲、乙在故意傷害部分屬于重合之罪,故意傷害罪的刑事責任由甲乙共同承擔;乙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屬于過限部分,由乙單獨承擔刑事責任,這是乙過限部分的罪責,甲不負故意殺人罪的責任。乙在整個犯罪中承擔的罪責包括重合部分的故意傷害行為和過限部分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因此可以總結為:在重合性過限的情況下,過限行為人承擔的罪責等于重合部分的罪責加過限部分的罪責。

        (二)非重合性過限

        非重合性過限是指過限行為與教唆行為不存在重合的情形。在非重合性過限情況下,所教唆之罪與過限犯罪是性質完全不同的犯罪。非重合性過限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實行犯沒有實施共同約定的犯罪,而是實施了其他犯罪;第二種是實行犯既實施了約定的共同犯罪,又實施了過限行為。第一種情況比如,甲教唆乙盜竊財物,乙沒有實施盜竊行為,反而強奸了屋內的女主人。第二中情況比如,甲教唆乙傷害丙,乙卻在傷害丙時,順手牽羊盜走丙手提包里的錢財,在第二種情況中,教唆犯甲只負傷害罪的刑事責任,在傷害罪的范圍內甲乙成立共同犯罪,至于順手盜走包里的錢財這一犯罪行為,由乙單獨承擔罪責,與甲無關。從上述兩個案例中可以看到,非重合性過限中,所教唆之行為與過限行為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犯罪,在非重合性過限的情況下,過限行為人承擔的罪責等于所教唆之罪的罪責(如果沒有實施所教唆之罪自然不加)加過限部分的罪責。

        五、認定教唆犯的過限應該注意的問題

        認定教唆犯罪中的行為過限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除了把握上述幾點之外,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教唆人的動機和犯罪目的產生的背景等來加以判斷,這對于準確界定教唆犯中的實行過限問題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對于被教唆行為的預見性

        預見性雖然在學界存在一些爭議,但教唆犯對被教唆行為的預見性對于判斷被教唆行為是否屬于過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教唆犯甲教唆乙在夜晚趁人不備奪走行人的手包,以便獲取里面的錢財,乙卻隨身攜帶了刀具,在實施搶奪行為時,乙亮出刀具以示威脅,如果對于乙攜帶刀具甲并不知情,也無法預見到乙會攜帶刀具,則乙的行為屬于過限行為,構成搶劫罪,甲只負教唆搶奪罪的刑事責任。如果甲可以預見到乙會攜帶刀具,則甲、乙共同轉化為搶劫罪,對搶劫罪承擔刑事責任。再比如在結果加重犯中,被教唆犯既可以是故意造成加重結果,也可以是過失造成加重結果,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如果教唆犯對于被教唆犯引起的加重結果是可以預見的,則教唆犯和被教唆犯一起負結果加重的刑事責任,二者行為共同發(fā)生轉化;如果被教唆犯對于加重結果是不可以預見的,則結果加重的刑事責任只由被教唆犯承擔,被教唆犯的行為屬于過限行為,教唆犯只負基礎行為的刑事責任。比較典型的結果加重犯是在故意傷害罪中,在教唆對他人進行傷害前,一般可以預見到致人重傷或死亡的結果,這種情形下如果發(fā)生致人重傷或死亡的結果,一般不存在實行過限問題,教唆犯和被教唆犯對于加重結果共同承擔刑事責任。

        (二)教唆人的犯罪動機與背景

        就是教唆犯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產生了這樣的犯罪念頭。比如:教唆人好賭成性,平時花費揮霍無度,因為賭博欠下巨額債務,為了償還賭債,借下高利貸,因為償還不了高利貸,被人恐嚇追殺。在這種情況下,教唆人如果讓被教唆人去搞些錢財用以償還其巨額債務,被教唆人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手段,甚至包括搶劫殺人都不宜定為實行過限,因為被教唆人的行為有可能沒有超出教唆犯的意思范圍。如果教唆人僅僅是因為手頭缺錢,想弄點錢回家過年,被教唆人為了弄錢搶劫致人重傷,這有可能就是實行過限了,因為被教唆人的行為超出了教唆人的意思范圍。再比如:教唆人和原某是同事,兩人常常因為一些小事鬧的不愉快,教唆人唆使被教唆人給原某點顏色看看。如果被教唆人將被害人打成輕傷,一般不認為被教唆人有實行過限問題;如果被教唆人將原某打成重傷,并導致了原某的死亡,這種情況就宜認定被教唆人有實行過限問題,因為結合教唆犯的犯罪動機,只是給被害人原某點顏色看看,被害人原某的死亡并不在其故意范圍之內,行為人的重傷致死行為就屬于實行過限。從以上幾個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實行過限不是數(shù)學公式,只要套上去判定就可以了,判定是否過限問題,還需要結合具體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綜合加以判定。

        (三)慎重判定教唆人的犯罪目的和被教唆人所采取的行為方式之間的關系

        如果教唆犯沒有給出具體的行為方式,注意事項、避免出現(xiàn)的情況等,只是告訴被教唆人所要實施的行為以及行為所要達到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無論被教唆人采取什么行為方式,達到什么后果,只要沒有明顯超出教唆人的意思范圍,不宜定實行過限。但這個問題也不是絕對的,在實踐中還需要考慮被教唆人所采用的行為方式是否是達到犯罪目的所必須的。如果被教唆人所實施的行為方式是實現(xiàn)教唆人犯罪目的所必須的,則被教唆人沒有超出教唆人的意思范圍,不宜認定為過限;反之,如果被教唆人所實施的犯罪行為不是實現(xiàn)教唆目的所必須的行為,則超出教唆人的意思范圍,構成實行過限。例如,如果甲教唆乙入戶盜竊,對于戶內是否有人甲不清楚,甲也沒有特別交代屋內有人與沒人時該采取什么樣的對應措施,乙入戶盜竊后正欲出門,撞上下班回家的丙,丙上前揪住乙,不讓其離開,乙見狀,將丙打傷。乙的行為已經轉化為搶劫,這是毫無疑問的,甲對乙的轉化行為是否該負責,則需要看乙的行為是否過限。在此案例中,乙將人打傷,就不宜認定為實行過限。因為,雖然教唆犯只是唆使被教唆人竊取財物,但屋內是否有人,教唆犯甲并不清楚,也即無論屋內有人還是沒人,乙的對應行為都不在甲極力阻止范圍內。如果屋內沒人,自然就不存在打傷戶主人,也不存在行為過限問題,如果屋內有人,乙為了窩贓、拒捕、毀證使用暴力或暴力相威脅的行為是盜竊之后保護財物的通常手段,教唆犯甲對此應該有所預見,這種情況也不宜認定為實行過限。因此,該案中,被教唆人乙將人打傷并沒有超出甲的犯罪故意,不存在實行過限,甲也應該負轉化型入戶搶劫的刑事責任,和乙一起構成轉化型搶劫罪的共犯。再比如,甲教唆乙殺害丙,乙盜竊了一輛車,開車將丙撞死。乙的行為是否屬于實行過限,就要看乙盜竊車輛是不是殺人手段通常采用的手段,顯然盜竊車輛并不是殺人通常采用的手段,因此,對于丙的死亡,甲和乙是應該共同承擔刑事責任,而對于乙的盜竊車輛行為則屬于實行過限,由乙獨自承擔罪責。判斷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是達到目的的必要手段,則要結合社會實踐和生活經驗綜合考慮。

        (四)把握教唆行為與被教唆行為在質上的相同和要素上的不同

        在判斷教唆犯罪中的過限行為時,還可以從教唆行為與被教唆行為在質與要素上是否相同這一角度加以判斷。如果教唆行為與被教唆行為在本質上是相同的,但在事實要素上卻不相同,也可以認定為實行過限。例如,甲教唆乙殺害丙,結果乙在殺丙的時候,被丁發(fā)現(xiàn),為了滅口,乙將丁也殺害。在這個案子中,乙殺害丙和乙殺害丁在犯罪構成要件上是同質的,沒有區(qū)別,都符合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但在具體的事實要素上卻是不同的,甲希望乙殺害的是丙,而乙除了殺害丙以外,還殺害了丁。也就是說在殺害對象和個數(shù)上,乙的行為都超出了甲教唆的內容,因此,乙殺害丁的行為屬于實行過限。所以在教唆犯罪中,盡管教唆行為和被教唆行為在構成要件上是相同的,是同質的,但如果在事實要素上不同,也可以認定為實行過限。這里的事實要素包括被教唆行為所指向的對象和個數(shù)。

        (五)準確認定實行過限與結果加重犯

        在認定教唆犯罪中的實行過限問題時,還需要注意實行過限和結果加重犯的區(qū)別,因為二者都出現(xiàn)了較重結果,都被處以較重的刑罰,二者所具有的相似性很容易讓人混淆。結果加重犯是行為人的行為導致了基本犯罪以外的重結果,對這一重結果加重法定刑的犯罪。結果加重犯是法定的一罪,行為只實施了一個行為,一個行為導致了兩種不同的犯罪結果。實行過限與結果加重犯的區(qū)別不同于實行過限與犯罪轉化的區(qū)別,犯罪轉化與結果加重犯的區(qū)別在于罪數(shù)的不同,實行過限與結果加重犯的區(qū)別在于行為人整體和部分的不同。如果被教唆犯實行犯罪行為時,部分被教唆犯的行為超出教唆犯的教唆故意,則部分被教唆犯的行為構成實行過限,由其單獨承擔刑事責任,其他被教唆犯不承擔該刑事責任。例如,教唆犯甲教唆的是故意傷害行為,而被教唆人乙、丙實施了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行為,被教唆人丁對故意傷害致死主觀上至少存在過失才說明和乙、丙都有傷害致死的故意,如果丁主觀上有過失,則乙、丙、丁的行為共同發(fā)生轉化,按出現(xiàn)的加重結果處罰,構成結果加重犯;如果對乙、丙的致人死亡,丁主觀上不存過失,則只有乙、丙的行為發(fā)生轉化,乙、丙承擔教唆犯罪轉化犯的刑事責任,丁只承擔基礎罪的刑事責任。

        教唆犯罪的實行過限的認定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在面對具體案件時,不能過于原則和抽象,要堅持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原則,準確區(qū)分不同類型的教唆犯罪,綜合考慮教唆人的犯罪目的、背景,被教唆人的犯罪手段等來認定教唆犯罪的過限問題。

        猜你喜歡
        罪責教唆犯共犯
        論共犯關系脫離
        淺談《蛙》中的罪責與自我救贖
        速讀·中旬(2017年4期)2017-06-10 13:49:02
        論功利主義刑罰觀對罪責原則之支持
        一級謀殺與共犯一正犯和共犯罪責均衡的情況
        我國教唆犯法律性質新論
        刑法論叢(2016年3期)2016-06-01 12:15:17
        共犯理論中“偽概念”之批判性清理
        刑法論叢(2016年1期)2016-06-01 12:13:34
        論教唆犯的若干問題
        商(2016年10期)2016-04-25 08:44:35
        罪責問題
        教唆犯的性質與處罰原則
        山東青年(2014年3期)2014-05-08 11:22:31
        論《浮世畫家》中的罪與贖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无码|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99e| 六月婷婷久香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国产AV一区二区|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久草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伊人久久综合狼伊人久久| 91九色老熟女免费资源|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两性视频一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 青青草原精品99久久精品66| 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片在线| 午夜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91精品久久久久含羞草| 丝袜美腿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无遮挡粉嫩小泬| 麻豆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三级a| 日本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理论|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成 人 网 站 免 费 av|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 国产av久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红杏ⅰ| 国产精品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av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 台湾佬中文网站|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 白色月光免费观看完整版| 初尝人妻少妇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