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中等專業(yè)學校 朱明秀
我們常說,中職學生學語文,最害怕三類課文:作文、魯迅的文章、古文。作文處于首位,原因是:中職學生語言素養(yǎng)較低,學生作文常見的語言形式大多為記敘,習慣平鋪直敘,語言蒼白無力,像流水帳一般,讀了如喝白開水,缺乏形象感,缺乏細膩生動傳神的描寫。
由此可見,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亟待進一步提升。而修辭是客觀存在的語言現(xiàn)象,修辭所利用的正是語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要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勢必要從修辭著手,加強學生對修辭的運用。
修辭,“修”指的是“修理”,“辭”指的是“文教”,“修辭”即“修理文教”,就是要求在說話作文時不僅要求情感、內(nèi)容誠實可信,而且要求詞句生動、富有文釆。可以說,修辭是語文作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在進行交際的時候能夠熟練運用語言是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而作文修辭的運用,更是教育中職學生來提高漢語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由于沒有具體的綱領性說明和明確的修辭教學重點,許多語文教師都是依賴語文教材和教師教學參考用書作為修辭講解的依據(jù)。僅僅把修辭教學當成了語文教學的一種點綴,許多教師也沒有把語言表達訓練與修辭聯(lián)系起來,導致了學生對修辭認識的模糊,寫作時常常會避而遠之,這極大的影響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明喻一般也叫做“直喻”。所謂明喻,“就是以喻詞或?qū)εe的方式將客體介紹出來,兩者用‘像、如、仿佛、如……一般、像……一樣’等等比喻詞作聯(lián)結”。
在某中職院校的學生作文中,明喻的使用非常多,一共38句。如:(筆者用M表示某中職學生漢語作文中的暗喻句)
(1)喻詞為“像”的明喻句
M1.她的臉就像十五的月亮又圓又大,眉毛又粗又濃。
M2.它的邊緣有些不太規(guī)則的棱角,像一把扇子,很美。
M1中,用月亮來比喻她的臉,形容其圓滿、面積大的情況;M2中,用扇子來比喻樹葉,形容其不規(guī)則的形狀;在某中職學生漢語作文明喻句中,用“像”為喻詞的句子是最多的,達到了20句。
(2)喻詞為“好像、像……一樣”、仿佛、如、如……一般、如……似的、似的”等的明喻句
這些喻詞僅次于“像”的使用,具體的句子有:
M4.那畝畝莊稼,遠看好像翻滾的千層波浪。
M5.中,那時真覺得老師的眼神像尖刀一樣刺得我難受,所以便有些害怕上數(shù)學課了。
M4中,用波浪來比喻莊稼,形容其被風吹動時,前后翻動的樣子;M5中,用尖刀來比喻眼神,形容其眼光的犀利;
(3)喻詞為“似乎、猶如、好似、好比、如同”等的明喻句
這些喻詞,在明喻句中出現(xiàn)的幾率遠小于“像”等常用喻詞,所以某中職學生運用的比較少,一共也只有4句:
M8.我和數(shù)學老師的關系,好比貓和老鼠的關系。
M9.煮熟了的餃子猶如一個個胖乎乎的娃娃。
M10.飄落的桂花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銀色的彩帶。
M11.美麗的校園似乎就是梁豐生態(tài)園。
暗喻是不明確的打比方,用“是、就是、成、變成、當、化作”一類詞語把主體直接說成客體,在一般情況下,本體事物和喻體事物都同時出現(xiàn)。
在某職業(yè)高級中學的學生作文中,暗喻句一共是16句。
(1)喻詞為“是”的暗喻句
在某中職學生漢語作文暗喻句中,用“是”為喻詞的句子是最多的,一共13句。具體的句子有:(筆者用A表示中學學生漢語作文中的暗喻句)
A1.如果把其他老師喻為星星,他就是那不滅的太陽。
A2.老師是我們的明燈,指引我們的方向。
A1、2中,把老師比作為“太陽、明燈”。
(2)喻詞為“成、當、變成、化作”的暗喻句
這些喻詞在暗喻句中出現(xiàn)的幾率較小,在中職學生漢語作文的暗喻句中,只有8句。具體的句子有:
A4.步行街一到周末,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A5.海浪沖擊著巖石,化作朵朵銀花。
A4是把步行街比作“海洋”; A5是把海浪比作“銀花”。
借喻是把原來適用于描寫課題的詞語直接拿來描寫主體或代替主體,在形式上不構成比喻,卻隱含一個比喻。
在某職業(yè)高級中學的學生作文中,借喻一共 4例:(筆者用J表示中學學生漢語作文中的暗喻句)
J1.我被這突如其來的狂風驟雨(父親對“我”做錯事的批評)嚇到了,愣愣的站在那里,半天才緩過神來。
J2.雖然老師們都說這專業(yè)學習起來有點難,但是我相信我的“核心處理器”(我的頭腦)還是能接受的。
J3.一艘小船(月亮)停泊在夜空之中。
J4.微風拂面,那紅黃色的風衣(銀杏葉)如一只只枯葉蝶一樣,你追我趕的滑落枝頭。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學生對比喻的理解基本以“明喻”為主,暗喻次之,借喻基本不涉及。
語文老師有了過硬的專業(yè)知識,能夠勝任語文教學,但教師的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也要加強。一些老師在講授某個知識點后,讓學生頻繁重復,教學方法上采取死記硬背,照本宣科,這些呆板的授課方式,使本來學習吃力的中職生越來越不愿上課。筆者認為,語文老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
可以運用情景互動、交互提問評價等手法,讓中職學生對修辭能有形象化的認識,強化加深了修辭概念的理解,并能夠進行整理和運用
雖然統(tǒng)計的語料篇數(shù)有限,但我們可以看出:中職學生作文修辭手法的基本類型為比喻。因為“比喻是語言形象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語言形象化是語文教材的重要特點。但如何讓中職學生學會更多的修辭、樂于運用修辭手法,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望我的研究能能起到“投石問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