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華
【中圖分類號】G5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070-01
一、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教育質量
法律是維護社會和諧的基石。法律規(guī)范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也規(guī)范了人的行為。它明確告訴人們:哪些是該做的,必須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不能做的。正因為有了這一法律準則,我們的社會才定而不亂,繁而有序。
遵紀守法是每個公民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法律一經頒布就必須遵守,守法是每個公民的義務。一個國家即使經濟實力再強,沒有守法的公民,仍不能算一個真正文明強大的國家。守法是光榮的,違法亂紀者,必將自食其果。
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體罰學生,有償家教,以教謀私等現(xiàn)象依然存在,有些教師法律觀念淡薄,法律知識不足。嚴重影響了教師的形象和聲譽,影響教育事業(yè)的改革和發(fā)展。教師的職業(yè)告訴人們,你必須是一個忠誠的守法者。教師,正所謂為人師表。要做表率,起示范作用。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是活生生的極具模仿力的孩子。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深深地影響到學生。我們不僅要傳播知識,還要教學生做人。怎樣做人,做什么樣的人。這些實際上就是對學生進行法律的啟蒙教育。
二、提高文化素質,傳播科學知識
教師應精通自己的學科,具有扎實而淵博的知識。對老師來說,不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內容,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要加強業(yè)務進修和廣泛的學習,跟蹤學科學術動態(tài),了解新觀點,掌握新信息,不斷更新知識,站在學科的前沿,由經驗型到科研型的轉化。
教師既要有廣博的知識,又要通曉基本的社會學科、自然學科等方面的知識,做到博學多才。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的博學多才是至關重要的。隨著教材的改革,相鄰學科的聯(lián)系日益加強,文理相互滲透。教師的知識越淵博,越能啟迪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三、具備教學研究能力,提升教學水平
語言表達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備的主要能力。由于條件的限制,很多實事不能再現(xiàn),需要教師依靠語言表達,把豐富的知識通過口頭傳授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準確清晰,具有學科性;簡明練達具有邏輯性;生動活潑,具有形象性;抑揚頓挫,具有和諧性。
具有較高的科技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知識時代對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就必須要創(chuàng)新型的教師。創(chuàng)新型的教師就是要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廣博的視野以及善于綜合、開拓新領域的能力,掌握創(chuàng)新知識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懷疑和批判的學科精神,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將其運用到教學中,并有獨特的見解,能夠發(fā)現(xiàn)行之有效的新教學方法。簡言之,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包括:獨到的見解、新穎的教法、創(chuàng)新的思維、凸現(xiàn)的個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識等。
組織能力是一個教師取得教育和教學成功的保證。缺乏組織能力和指導能力的教師,無論其知識多么廣博,都難以完成教育和教學任務。
四、遵循職業(yè)道德,百年樹人
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yè),模范的遵守教師職業(yè)道德標準,熱愛學生,為人師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和社會主義道德情操的教育;進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觀點的教育;進行科學人生觀、世界觀的教育。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好壞與思想覺悟的高低,在實施素質教育中極其重要。教師必須身正為范,以身作則。高尚的職業(yè)道德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個人的思想品質精神和行為規(guī)范的綜合表現(xiàn)。
不斷進行功能的完善與改進,立志打造一站式校園服務平臺,為高校學生提供一個更加便捷的校園服務獲取途徑。
參考文獻
[1]王婷,劉水.從新聞學視角探索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管理維護[J].教育教學壇,2015(18).
[2]何云亮,張貴云,蔡德坤.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中的應用研究[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4(03).
[3]洪海娟,盧振波.基于微信的高校圖書館品牌營銷現(xiàn)狀與策略研究[J].現(xiàn)代情報,2014(12).
[4]楊珍.移動網(wǎng)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研究——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開發(fā)與應用[J].高教學刊,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