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國
(滕州市中等職業(yè)教育中心學校,山東滕州277599)
針對當前各種層次的學生,許多班主任或者輔導員并未對其進行深入調研,沒有全面總結、分析、了解這些學生的特征,從生源多元化角度來說,也沒有形成相應的管理思維和管理意識。目前,大多數班主任、輔導員的管理原則為不出事、一視同仁,進而在實際操作中,存在顯著的滯后性,同時存在接納性較低、不夠開放問題。
針對高考錄取學生的特點,高職院校管理者現已對其他的特點進行有效適應,仍然對傳統(tǒng)管理方式進行運用,充分表現出高職院校管理者不夠了解各種層次的學生。另外,隨著我國各種新型媒體的不斷發(fā)展,學校對學生對學習技能、信息的途徑進行了有效擴展,對學生的交往形式進行拓展,對以高中畢業(yè)生為中心管理對象的管理方式進行運用,要想使目前多層次學生存在的管理需求得以滿足,其難度是非常大的,“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無法體現出來的。
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和完善、管理制度執(zhí)行力度的大小,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目前,我國很多管理制度的制定都是將高考錄取學生的特征作為主要依據。目前,因為學生具有不同的特性,所以管理問題呈多樣化。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環(huán)境、學生學習環(huán)境復雜程度的不斷提高,單調的管理制度的適應性變得越來越小。因此,只有不斷完善學習管理制度,才能使當前中高職銜接多層次學生管理需求得以滿足。
1.對科研意識進行加強,將問題作為主要切入點,對更多的調查、研究進行開展,這樣才能夠使中高職銜接多層次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得以解決,才能夠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進行有效培養(yǎng),通過科研使人才培養(yǎng)獲取更多的借鑒作用。通過運用科研方式,學校進行深入研究,針對中高職銜接多層次學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管理問題、策劃問題、認知問題、組織問題等,能夠對其進行有效解決,能夠對問題產生共識,針對各個層次的學生,制定相應的解決對策。
2.對服務意識進行加強。目前,我國的大學生,特別是中高職銜接學生,他們具有非常顯著的個性,這些學生對民主、平等是非常重視的,所以作為中高職院校的管理人員,用相應改變自身的管理思維,對自身服務意識進行加強,在管理期間,應能夠高度尊重學生,使學生不但要按規(guī)矩辦事、講原則,而且一定要對老師和學生之間關系進行有效處理。管理人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一定要從學生角度來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不要對道理進行大談,最好對學生列舉一些學生周邊實際案例,開展合理教育,對工作效果進行有效提高。
3.對家長意識進行加強。作為高職院校的管理人員,我們應具有家長姿態(tài),能夠言傳身教。在學生剛入學時,教師應對新大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和入學教育,幫助學生能夠對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歷史具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對學生的在校行為進行有效規(guī)范,對學校校園文化特點、教育模式進行深入了解,幫助學生能夠進入適應校園生活,充分發(fā)揮家長引導作用。
1.素養(yǎng)學分管理考核方式。針對當前我國社會對高技能勞動者的需求,實行素養(yǎng)學分管理考核方式,能夠對八項核心能力培養(yǎng)目標進行有效切合,能夠全面評價學生,能夠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進行全面考核,使學生在對專業(yè)課程學好的同時,能夠對學生自身素質培養(yǎng)給予高度重視。
2.新媒體工具運用管理方式。對于中高職銜接學生,他們具有非常突出的個性、非常強的自尊心。在一些時候,輔導員并不能和學生進行較好面對面交流。另外,一位輔導員常常要對一二百位學生開展工作,這勢必會對教育效果產生不良影響。在選用新媒體工具運用管理方式時,輔導員便能夠對工作針對性、工作效率進行有效提高,能夠獲取比較好的效果。
3.分層分類的管理方式。分層分類的管理方式,就是指根據各種層次學生的特點,進行系統(tǒng)性分析,然后對更為人性化的管理方法進行實行,對專業(yè)管理觀念的導入進行增強,對文化基礎進行夯實,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和文化素質。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學院機構主要包括3個層面,即:其一,一線執(zhí)行層;其二,中層管理層;其三,學校決策層。只有同時推進以上3個層面,才能夠有效解決中高職銜接多層次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第一,作為學校決策層,應對中高職銜接多層次學生的特征進行深入考慮,根據實際情況,將有關指示指出來,將頂層設計完成;第二,作為中層管理層,將協(xié)調溝通工作做好,徹底落實學校頂層設計,并對學生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將社會變化因、多層次學生的特征作為主要依據,修改、補充傳統(tǒng)學校管理制度;第三,作為一線執(zhí)行層,根據學校管理制度,有效完成工作任務,使學生能夠真正受益,對學生滿意度進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