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儀征市馬集中心小學 吳愛琴
在教師教導小學生進行作文寫作時,不僅僅要重視他們的語言表達,也要重視作文中所體現(xiàn)的思想感情。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更多地進行閱讀,積累自己的基礎(chǔ)知識,為作文的寫作儲備更多的好詞好句。作文水平是小學生語文水平的一大重要體現(xiàn),現(xiàn)階段,許多小學生雖然喜歡語文這門科目,但是他們卻并不熱衷于寫作文,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會寫,給他們一個題目,他們也不知該從何著手。慶幸的是,小學時期正是寫作的起始階段,只要教師好好的利用這個時間,進一步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好的學習方法的傳授,就能夠讓學生重燃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想要讓自己的文章寫得有內(nèi)容,那么最簡單的方式便是將生活中的實際應(yīng)用進去。教師要讓學生更多的觀察生活中的人或事,并對其進行體會,這樣便能夠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有事可寫。我們都知道,一切藝術(shù)都是來源于生活的,通過讓學生更多的觀察生活,了解更多的人或事,能夠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練筆欲望,讓他們投身于語文寫作之中。因此這個階段教師的教學重點就在如何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耐心,讓他們細致的觀察生活,促進他們內(nèi)心寫作欲望的提升。
在描寫一樣事物,例如一棵樹時,一些平時不怎么觀察的學生會簡單的說我家的小院里有一棵茂盛的大樹,而一些觀察仔細的學生則會寫到:在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翠綠的大樹,它是那么的挺拔高大,它有著碧綠茂盛的葉子,當下雨時,我們就會走在它茂盛的枝干下,讓它來幫助我們抵擋雨水的侵蝕,夏天,它又為我們提供了一片陰涼的庇護處。同樣是描寫樹,這兩種描寫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者語言平淡,后者則生動形象,而造成這兩種不同寫法的原因就是學生對自然的觀察不同。教師要讓學生更多的提升自己的觀察能力,仔細的觀察身邊的一切,這樣,不僅能夠讓他們更加親近自然,還能夠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
語文的寫作是需要有豐富的想象力作為基礎(chǔ)的,想要寫好一篇文章,那么就必須要有充分的想象力把文章所要說的人或事描繪出來。比如,“一棵樹上的花兒開了”和“書上的花兒悄悄地露出了它們的笑臉”,同樣是喜歡,你會更喜歡哪一種表述呢?答案當然是后者了,前面一句話只是平淡的敘述了花開的事實,而后面一句則是運用了擬人的方法,通過想象生動形象的寫出了花兒綻放的美麗,使得整個句子都變得生動活潑了。想要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更優(yōu)美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那么小學語文教師便可以建議學生多看一些課外書,例如一些著名的童話故事,名人傳記或是小說等,這些書籍的閱讀有利于幫助學生鍛煉他們的想象力。這樣,當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就能夠?qū)⒆约簭恼n外看到的一些優(yōu)美句子應(yīng)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想要讓學生愛上寫作,那么就要克服他們對寫作的抗拒。教師要仔細的告訴學生寫作的意義及好處,讓他們知道寫作是非常簡單的,它既可以來源于生活,又可以來源于其他的書籍,也可以來源于意識的啟發(fā)或靈感。另外,教師必須要注重低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在他們這個階段,大多數(shù)作文都過于口語化,此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寫作,讓他們將自己的真實意思表示出來,更多的引用書面化的語言。
由于小學生自身的年齡不足,他們的理性認識能力較差,對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是不聞不問的,這對于他們的寫作是極其不利的。因此,教師必須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去觀察身邊的事物,通過眼睛、嘴巴、耳朵、手等充分的感受事物。教師可以制作一個表格,將各個感官列在上面,讓學生對一樣事物進行全面觀察后將自己的感受寫上。
在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語文思維得到鍛煉,然后再采用例證把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在語文寫作中,每個觀點都是需要論證的,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分析能力,讓他們通過邏輯的分析證明自己的觀點。
我們在寫作文時,最忌諱的就是假、大、空了,這種作文產(chǎn)生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成年人教學的不利。一篇好的作文是離不開真實情感的表露的,因此,教師要更多地帶領(lǐng)學生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種感情,讓學生在有所悟的情況下進行文章的寫作。這樣的寫作其實才是真正的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才是學生的真情實感的真正的表達,也只有利用這樣的方式才能夠提升學生能力。
綜上,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寫作想要得到質(zhì)的提高,那么就必須要小學語文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探索。教師要讓學生更多地進行感悟,觀察身邊的事,做到文章內(nèi)容不空洞。另外,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摘記、仿寫等方法來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他們作文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