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南宋詩人戴復古研究綜述

        2018-01-28 19:27:08吳茂云
        臺州學院學報 2018年1期

        吳茂云

        (政協(xié)溫嶺市委員會 文史委,浙江 溫嶺 317500)

        戴復古是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詩人,他以身在江湖的獨特身份和視角,反映當時社會現(xiàn)象,寫出了別具一格的詩詞,成為后世處江湖者標榜之旗幟,歷代詩詞選本一般都少不了他,清人評之為“晚宋之冠”,應是比較恰當?shù)?。戴復古一生寫?000余首,存世的1000余首,有《石屏詩集》六卷,詞一卷,文數(shù)篇。

        戴復古研究本是個冷門,一則是戴復古出身寒微,終身布衣,正史不載,資料難覓。再則是戴復古出生于江南海角小鎮(zhèn),缺乏保存文化的氛圍,地方文獻較少。三是戴復古等雖創(chuàng)一代詩派——江湖詩派,文學史上不可或缺,但一直未受到學術界的重視,研究者少,所以對戴復古的研究一直很不充分。由于資料缺乏,研究者要查找資料就有困難,筆者在上世紀80年代就曾專門到杭州西湖邊上的文瀾閣——浙江圖書館古籍部去查找,借住了半個月的學生宿舍,抄了一部《石屏詩集》回來研究。

        對戴復古的研究,自南宋開始,各個階段有不同的重點,前期從對其詩詞進行品味、評點,到對其詩詞的整理編選,從而打下了文獻學的基礎。20世紀以來,學界對戴復古研究,前后顯得很不均衡。大體上來說可分為三個大的階段,1986年以前為前期階段??傮w上看,前期論文少見,頗為冷清,但由于有一批文獻學者的不懈努力,為后30年的繁榮打下了好的基礎。1987—2006年為中期階段,人氣漸旺,專題論文約有30篇,2005年當?shù)氐拇鲝凸叛芯繒€舉辦了一次戴復古研究學術研討會。最近十年(2007—2017)為近期階段,專題論文有25篇。2007為其誕辰840周年,引起學者關注,這一年竟有7篇論文。

        一、前期階段:1986年以前

        在南宋嘉定年間開始,與戴復古同時的人就開始對戴復古的詩詞進行品味、評點。這些參與評論的詩人學者,大多數(shù)都是與戴復古交游的友人,有樓鑰、趙汝談、鞏豐、趙蕃、楊汝明、真德秀、包恢、劉克莊、吳子良、趙以夫、王、倪祖義、趙汝騰、姚鏞、李賈、武衍、嚴粲、嚴羽、鄒登龍、趙希邁、周弼、高斯得、胡仲弓、方岳、宋自遜等,當時是以序跋、詩詞酬唱的形式流傳下來,他們對戴復古的評論,有的引為知己,有的對其淡泊名利的品格高度贊揚,有的總結其詩歌特點和成就給予肯定。此后歷代都有人對其品評,其資料留存在各種詩話之中[1]。

        就歷史上的戴復古詩詞研究而言,20世紀80年代以前,研究者不多,主要是對其詩詞集的編印和選刊。選本可以表現(xiàn)出一個時代的文學生態(tài)環(huán)境,也體現(xiàn)了選詩家的審美理念,其重點在于倡導,不在批評,往往具有其獨特的影響力。南宋書商陳起編輯的一部詩歌集《南宋群賢六十家集》,其卷七十八至八十一就收錄了戴復古詩歌《石屏續(xù)集》四卷[2],《石屏長短句》一卷,這是戴復古部分詩歌的首次出版,現(xiàn)在還能看到其明代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直到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廬州通判馬金以其家所得抄本,與石屏十世孫六安學正戴鏞家藏板本校對異同,以選家眼光,選出詩900多篇,重加編次,按體裁分卷,定名為《石屏詩集》[3],遂成為定本(通稱明弘治本),此后各通行版本就以此為祖本。后百余年的明萬歷間(1615),潘是仁將《石屏詩集》收入《宋元詩四十二種》中[4],而收詩僅一半,刪去了大量應酬詩,應是精選本,只是流傳不廣。清康熙二年(1663)吳之振編《宋詩抄》[5],收錄其詩506首。乾隆四十二年(1777),清廷編《四庫全書》[6],收入全部六卷,總纂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對其詩品評[7]:“詩筆俊爽,極為當代所推許?!痹u其詞為“音韻天成,不費斧鑿”,“豪情壯采,實不減于蘇軾”。兩百年前的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臨海宋世犖刊的《臺州叢書甲集·石屏詩集》[8];近100年前的193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發(fā)行的《四部叢刊·石屏詩集》[3],這兩種書都據(jù)弘治本,是當今還能常見到的古籍。1986年臺北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石屏集》[6],乃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40年《全宋詞》收入其詞46篇[9],堪稱完璧。加上期間種類繁多的宋詩選、宋詞選,像宋謝枋得《千家詩》、劉克莊《千家詩選》、南宋中后期成書的《詩家鼎臠》(現(xiàn)學界認為是戴復古所編)、明初的《詩淵》、明曹明《石倉宋詩選》、晚明李《宋藝圃集》、清初張豫章《御定四朝詩》、清末陳衍《宋詩精華錄》[10]、1957年程千帆《宋詩選》[11]、1958年錢鐘書《宋詩選注》[12]、1986年金性堯《宋詩三百首》等,都有戴復古詩詞入選,其中劉克莊《千家詩選》分門別類收錄了戴復古詩歌65首,《詩淵》收100多首,《宋詩精華錄》選11首,《宋藝圃集》收36首、《御定四朝詩》收89首。從這些詩歌總集選本的選錄可以看出,戴復古詩歌在歷代詩壇具有較高的地位,陳衍評說戴詩:“石屏詩心思力量,皆非晚宋人所有,以其壽長入晚宋,屈為晚宋之冠。”[10]以上是幾種主要版本,各家精校精刊,使古籍善本得以保存和傳播,并以序跋、前言、注釋形式反映出了當時的研究成果。

        1961年郭紹虞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中[13],論及嚴羽的“禪悟說”,舉戴復古《論詩十絕》,將其歸入“以禪喻詩”之列。1963年游國恩等署名的《中國文學史》出版[14],在其《四靈和江湖詩人》一節(jié)里,專門論述了他曾從陸游學詩,詩集中有些“抒發(fā)愛國情思和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一定程度上繼承了陸游愛國主義的精神”。1984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編的《中國文學史綱要》[15],也在《南宋后期文學》一章的《四靈派與江湖派》中專敘一段,介紹其人其詩,評其詩:清健輕快,自成一家,無晚唐之纖陋,不肯濫作應酬詩,其詩歌創(chuàng)作自然高出于四靈和一般江湖詩人之上。1991年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16],將戴復古、劉克莊一起稱為江湖詩派之“翹楚”。1998年郭預衡的《中國古代文學史》[17],認為其詩“格調(diào)高古雄渾”,“有一種江湖狂者的英拔之氣”。

        就歷史上的戴復古生平研究而言,詩集中沒有現(xiàn)成的資料,只散見于其親友之序跋中?!端问贰分幸矡o傳記,而明清的地方志對此作出了貢獻。明代太平縣從黃巖縣分出后,嘉靖十九年(1540)所修的第一部志書《嘉靖太平縣志》的《人物志》就將他列入《文苑》中[18],有了300余字的小傳。接著清代嘉慶十四年刊行的《嘉慶太平縣志·人物志》,列入《隱逸》中,有400字小傳。1936年的民國《臺州府志·文苑傳》有700字的傳略[19],這些傳記都對其人其作品作了肯定。還有方回《奎律髓》卷二十、呂留良《呂晚村先生文集》續(xù)集卷二、嵇曾筠《浙江通志·文苑》卷一八一、厲鶚《宋詩紀事》卷六十三、吳之振《宋詩鈔》下[5]、管庭芬《宋詩鈔補·石屏詩鈔》、鄭方坤《全閩詩話》卷五、莊仲方《南宋文苑作者考》下、王梓材《宋元學案補遺》卷二十七、陸心源《宋史翼》卷二十九、唐圭璋《全宋詞》卷四中都有他的生平記載[9]。

        考察這一時期的單篇論文,20世紀80年代我曾查過《全國報刊資料索引》和《詞學研究,1949-1979論文索引》里沒有找到論戴之文,甚至跟他沾邊的也沒有?,F(xiàn)在在知網(wǎng)的期刊欄上用“戴復古”檢索篇名,1987年前的還是沒有。只是用“戴復古”檢索關鍵詞,還有19篇,而大都是對嚴羽和陸游研究中提到,基本沒有直接的論述。其中1959年喻朝剛的《陸游的愛國思想》,是至今能檢索到的最早提及戴復古的論文,文末最后作為陸游愛國思想對后世的影響提到:“陸游南宋后期的作家如戴復古、劉克莊、林景熙等人都直接繼承了陸游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使他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寫出了一些具有愛國思想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p>

        二、中期階段:1987-2006年

        1987年是戴復古誕辰820年,吳茂云的《戴復古家世考》發(fā)表[20],這是戴復古研究中單篇論文零的突破。吳文重在對籍貫、先輩、生卒、妻子、明代傳人的考證。同年又有費君清的《對南宋江湖詩人應當重新評價》和張瑞君的《戴復古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發(fā)表[21],費文強調(diào)了“優(yōu)秀的江湖詩人已經(jīng)認識到詩歌的社會作用,因而能自覺地用詩歌來表現(xiàn)自己憂國憂民的思想情緒,發(fā)揮詩歌的社會作用”,應當重新評價;張文重在戴詩的愛國主義思想內(nèi)容,三者不約而動地開始對戴復古的研究,從此逐漸引起學者的關注。1987—2006年,正好20年,這一階段共有專題論文30多篇,其中有碩士論文6篇。2005年當?shù)氐拇鲝凸艑W會還舉辦了一次戴復古研究學術研討會,會上作了座談交流,并出版《戴復古研究文集》[22],收論文20篇,均為臺州本地學者所作。張繼定、吳茂云與戴復古有同鄉(xiāng)之誼,研究成果較多。張繼定先生自1991年到2003年共發(fā)表戴學論文14篇,以考證性文章為主,全面論證了戴復古的生平、籍貫、師友、作品、版本等等,形成系列文章。吳茂云也對其家世、人生、著作版本、籍貫有其自己的看法,發(fā)表了6篇文章。兩人在戴復古生平研究、詩歌整理和版本研究上作出了較大貢獻。這一階段的文獻整理和出版也仍然比較興旺,有關戴復古的圖書出版約有10種。

        (一)論文

        1、關于戴復古及其詩詞的考證。吳茂云在《戴復古家世考》之后,又作《石屏人生與詩》著重對其生平作論述,提出戴復古游食江湖,是為了求用于世,在四處碰壁后,才以身許詩,成為布衣詩人。并初步認定三次出游,七十歸家,推定卒年為1246年。分析其詩歌有:傷時憂國、諷喻朝政、同情疾苦、歌詠景物、吟唱友情等內(nèi)容;其創(chuàng)作風格有:意境開闊、風格豪放、少用典、語言多采多姿的特點。1989年常國武發(fā)表《石屏詩初探》:戴復古主張詩歌應該陶寫心情,經(jīng)世致用。他的詩傷時憂國,在盛唐和中晚唐中轉益多師,平而尚理,工不求異。以寫景入情取勝。認為其文學成就超過劉克莊。1991年張繼定與當?shù)乩顖A疆合作《江湖派名家戴復古及其詩歌》[23],論述了戴復古為了實現(xiàn)父親臨終遺言,而走上了布衣詩人的道路,通過廣交詩友,游歷江湖,刻苦創(chuàng)作,終于成就了詩詞大業(yè)。其愛國詩、憂民詩、諷世詠懷詩和風景詩以白描手法,形成了其詩詞的江湖派特色。1992年張繼定又作《“四海九州雙腳底 千愁萬恨兩眉頭”——讀石屏詞》[24],分析概括其詞的四個特點:愛國情感激越;個人身世與江湖廊廟之憂結合,具有強烈的時代悲劇感;風格豪放輕健率真;以詩為詞,擴大了詞的境界。1993年張宏生作《論戴復古詩的創(chuàng)作成就》,認為戴復古不僅在南宋江湖詩人中生活狀態(tài)最為典型,而且詩歌創(chuàng)作也有著突出的成就。并以憂時主題為例,指出戴氏在這種當時習見的思想感情中所表現(xiàn)的個人特色;然后從多樣的風格、生動的理趣等幾個方面分析其藝術成就;最后論述戴詩的藝術淵源,并進一步說明,即使是對前人的師法,戴復古也是有異于同時江湖詩人的。

        1993年戴復古墓在其故里附近的丁岙被確認,吳茂云(筆名景嵐)對此作了報道:《南宋詩人戴復古之墓在臺州被確認》。1993年新發(fā)現(xiàn)一塊戴復古為其族侄戴丁之妃毛氏所撰的墓志銘,1994年陳福正、蔣永根、池太寧發(fā)表《新發(fā)現(xiàn)的戴復古重要史料及其考證》[25],對戴復古的卒年、戴復古與戴丁的關系、戴氏祖墳的所在地作了考證。指出《嘉靖太平縣志》弄錯了輩份,戴復古之父戴敏與戴舜欽、舜文是并輩,而非子侄輩。認為戴復古卒年要在1246年農(nóng)歷十一月之后。對此張繼定作《對〈新發(fā)現(xiàn)的戴復古重要史料及其考證〉的幾點辨正》[26],和《戴復古生卒年考辨》[27],認為其生是公元1168年,卒年以1248年或1250年較近事實。

        2、關于《石屏詩集》版本方面的考證。1993年吳茂云發(fā)表《石屏詩詞版本述略》[28],基本厘清了石屏詩集和石屏詞的版本源流。1994年張繼定的《戴復古詩集及其版本考述》[29],對其詩詞集中的宋編本作更加深入的考證和細化。張繼定又有《戴復古及其作品考辨》[30],認定黃巖老非戴復古,進一步論證戴復古籍貫非天臺縣,《初夏游張園詩》非戴敏作。1997年張繼定在《戴復古佚詩輯錄》里[31],從類書《詩淵》、方志、詩集等新輯佚詩44首,功業(yè)卓著。但也有7首誤輯,以致2008年溫嶺市戴復古研究會整理編輯的《戴復古全集》[32],據(jù)此將白玉蟾《月夜泛舟》、劉克莊《海棠》三首、梅堯臣《古意》、和范成大《次韻謝送茉莉二檻》二首誤作戴詩收入。2004年王嵐作《〈詩淵〉所收戴復古集外詩》[33],指出了張文中之錯誤,并從其它書中輯得佚詩兩首一句。1997年張繼定發(fā)表《關于弘治本〈石屏詩集〉及其點校本的幾個問題》[34],指出:編目次序不當,文字常識性失誤,收詩不全。

        3、戴復古籍貫之考證。張、吳各篇文章中均有論及,本已無多少問題,但1998年江西戴氏后人對此提出異議,以宗譜為依據(jù),撰文認為戴復古世居江西修水。當年吳茂云等人赴江西考察,認定江西戴石屏另有其人,是早于戴復古百年之武官,名石屏,號麓公,至清道光年間戴氏生員將兩人相混。遂撰《戴復古原籍會在江西嗎?》[35],以澄清事實,但江西人卻不接受,至今建有“戴復古文化研究會”,作宗親聯(lián)誼活動。

        4、對戴復古師承與交游方面的考證。有張繼定《戴復古師承林憲、徐似道、陸游考》[22]。該文指出:林憲是戴少年時學詩之啟蒙老師,徐似道是戴敏詩友,與戴復古關系密切,在詩法方面對戴以進一步的指導。陸游是第三位老師,也是使得戴復古詩歌有突破性進步,成為愛國主義詩人的關鍵性指導者。對登門拜師的時間,認為是在1190—1196年之間。還有張繼定的《石屏詩編選者及序跋作者考述(上)》[36],考證了樓鑰、鞏豐、真德秀、楊汝明、趙汝讜、趙汝談、趙汝騰、趙蕃、倪祖義、王、袁甫等人的生平簡歷與和他們的交往,也可見南宋詩壇的狀況和特點。池太寧的《關于戴復古的學習筆記》[22],認為:戴復古師從陸游當在1196年到1202年之間。池太寧還有《為〈石屏集〉編印作序的有關人物》和《戴復古及其族人與南宋第一相杜范的交誼》[22],前文介紹了戴復古與樓鑰、趙汝騰、趙汝讜、包恢、王子文的交往,未作深入論證。后文介紹了戴復古、戴木、戴與杜范的交往。2001年龍建春的《戴復古詞部分交游材料補證》,是對朱德才《增訂注釋〈全宋詞〉》的補證,將未注出的戴復古詞友徐似道、真德秀、吳柔勝、陳垓、趙必、劉、宋自道、李華一一作介紹,并考證其行跡與交游的情景。

        戴復古與嚴羽的交往,有吳茂云的《戴復古與嚴羽》[22],論證了1234年前后兩人的訂交,分析了兩人詩歌理論既相近,又各樹一幟。2001年張繼定發(fā)表《嚴羽與戴復古身世行跡諸問題考——對嚴羽評傳的幾點商榷性意見》[37],和《嚴羽戴復古異同論》[38],前文否定了《嚴羽評傳》認定的訂交于1221年,提出1232年說,并對戴復古曾為邵武軍學教授一說作了否定。后文對兩人作了比較,認為兩人同為愛國憂民,無意科舉,喜飲酒,作詩論詩,游歷江湖,懷才不遇,詩歌創(chuàng)作見解相近。而兩人又有很多不同:年齡相差25歲,戴詩多而成就高,詩壇聞名,且調(diào)和各派。嚴羽創(chuàng)立系統(tǒng)理論,對江西詩派的批評尖銳而深刻。

        5、關于戴復古的詩論。1991年張瑞君和周毅發(fā)表《論戴復古詩歌的藝術特征》[39],概括出“言志情、語言質(zhì)樸自然、構思簡潔明快三個藝術特征”,并認為其詩已經(jīng)達到了內(nèi)容和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1996年張福勛的《調(diào)?!ぷ兏铩?chuàng)新》[40],結合當時江湖詩派要求在“江西”和“四靈”兩種詩風中變革的時代背景,以及戴復古的創(chuàng)作實踐,認為戴詩企圖調(diào)停“江西詩派”和“四靈”的偏頗,變革“雕搜太過傷于巧”和“樸拙太過近于村”,創(chuàng)新出一種“豪健輕快,自成一家”的風格,對其詩論給予了高度評價。2006年慈波的《戴復古與季宋詩風》[41],認為戴詩由四靈窺入,出入晚唐,又時參江西詩法。在創(chuàng)作思想上,提倡抒發(fā)憂國傷時的廊廟之思,主張“永嘉、江西互補,并自出機杼”。這種主張扭轉了詩壇風習,促進了江湖詩派、江西詩風的合流,繼而對后來遺民詩人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

        (二)學位論文

        2006年前有關戴復古的學位論文能檢索到6篇:1995年張宏生博士論文《江湖詩派研究》[42],1995年呂滇雯《論戴復古詩歌的平民意識與藝術成就》。呂文是最早研究戴復古的學位論文,只是現(xiàn)在找不到全文了。1996年趙平《戴復古及其詩歌考議》,2003年劉麗玲《戴復古年譜》[43],2004年王相紅《戴復古研究》[44],2006年王開春《戴復古研究》[45]。而能全文下載的只有這4篇。

        趙平的《戴復古及其詩歌考議》,全文分兩個部分,上部將詩人置于一個由家庭和社會共同組成的人文環(huán)境中,分別從先輩、晚輩、老師、朋友四個方面,考察一位典型的江湖詩人與詩結下的不解之緣,下部將著眼點落在詩人故里,作者憑借同為臺州人的優(yōu)勢,對故居、籍貫、妻子等較有爭議的問題,分專題進行辨析。豐富了戴復古社會交往方面的研究課題,為后來者提供了參考。

        劉麗玲《戴復古年譜》,以時事、生平、交游、詩文四方面的考述,對其生平事跡和創(chuàng)作成就進行了初步的系統(tǒng)描述。譜中體現(xiàn)的考證功夫已屬上乘,但對其父戴敏的卒年判斷則從前人而有誤;又定戴復古8歲離家百余里從林憲學詩,太早。定24歲師從陸游并游江西,致富翁愛其才,以女妻之,也似乎太早;對交往人物的事跡考證略顯偏題,還有一些材料只是羅列出來,未能對其創(chuàng)作做系統(tǒng)闡述則是其不足。

        王相紅的《戴復古研究》,重點考察了戴復古的交游情況,論述其出游目的,描述了他出游中的心靈,闡述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主張,分析了詩詞創(chuàng)作特色,探討了其主張與創(chuàng)作實際之間的關系。通過對其詩詞中涉及次數(shù)較多者的考述,認定戴復古是個干謁者,出游是為求名求利,他所選擇的對象多為賢官,但現(xiàn)實中其心靈經(jīng)常處于“行藏兩無策”的夾縫中。其創(chuàng)作主張與創(chuàng)作實際間也有矛盾處:對晚唐、“陳黃”有所反對,而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卻多所接受。

        王開春的《戴復古研究》,分戴復古的詩歌理論、詩歌文本解讀、戴復古年譜三方面進行,并作了較深入的挖掘。戴復古的本體觀認為詩歌應該抒發(fā)“性情之正”,進而起到有補于世的作用;其創(chuàng)作觀是重視功力和頓悟,并追求由鍛煉而達到平淡的境界。其詩歌文本具有內(nèi)容的豐富性,以自然平易、清新清雅、講究氣骨的特色而自成一家。所編年譜較簡略,僅有1210—1239年的江湖游歷期間,提供了一些新材料和不同的結論,是對劉麗玲所編年譜的討論和補充。

        (三)校注作品

        1987年繆鉞《宋詩鑒賞辭典》、1989年錢鐘書《宋詞選注》出版,都有戴復古詩詞入選。1992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整理重編的《戴復古詩集》出版[46],增補了31首佚詩和幾篇序跋、題詠。此后國內(nèi)出版漸多,有關戴復古的圖書約有10種:有1993年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張可求、吳茂云選注之《石屏詩詞三百首》[28];2004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之《全宋詩·戴復古》收詩較全[47];2004年四川大學古籍所出版《宋集珍本叢刊·石屏詩集》,影印了古籍清刻本《石屏詩集》和清鈔本《石屏續(xù)集》,撰寫了《提要》,著重論述了版本流傳及其優(yōu)劣。

        三、近期階段:2007-2017年

        2006年何方形發(fā)表《戴復古鄉(xiāng)關之思的審美意蘊》[48],于是一發(fā)而不可收拾,在戴復古詩學、詩藝方面作深入開拓,寫出了系列論文,到2014年,共有11篇文章發(fā)表,成為近期階段研究戴復古的生力軍。2007年是戴復古誕辰840周年,這一年學術研究達到高峰,學術論文就有7篇發(fā)表,其中有5篇是何方形的作品。吳茂云在這一階段也有了8篇相關戴復古及其家族的研究成果。

        (一)論文

        1、有關戴復古詩詞的研究。何方形在《戴復古鄉(xiāng)關之思的審美意蘊》認為,詩人幾十年亡命江湖,飽嘗各種人生況味后,更深深觸動鄉(xiāng)思,通過對節(jié)感懷、睹物思歸、寄情山水、直抒胸臆等手段,表達了思鄉(xiāng)戀親、思鄉(xiāng)念國之情。詩人以寫實手法,構建審美的藝術人生,把這一思鄉(xiāng)之情表達得豐富、深刻而又頗具審美意義,多層次地展示內(nèi)心情愫,并努力使個體的審美經(jīng)驗升華為一種人類共同的審美感受,從而更深刻地傳達了詩人的體驗。2007年《戴復古詩歌屈騷精神的美學風范》[49],和《戴復古接受屈騷精神的途徑及意義》[50],二文中認為“屈原與屈騷精神是戴復古作品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歷史人物話語,對其無比崇尚,通過對戴復古作品的全面解讀,可知詩人在諸多方面與屈子千古同調(diào):其詩能將個體情感與民族安危、生民哀樂聯(lián)系,表現(xiàn)出極強的歷史傳承性,因而戴復古的詩歌也具有了屈騷精神”。何方形對戴復古的山水詩作了較深入的研究,有《戴復古山水詩的時空意識》[51],認為“戴復古的山水詩都能表現(xiàn)出較為宏大的時空意識,展現(xiàn)出一個廣闊的詩意空間,隱性折射了時代風云,組成錯綜而和諧的旋律”。又有《戴復古山水詩的寫意藝術》[52],和《戴復古山水詩的審美情感》[53],分析了戴復古山水詩表現(xiàn)出來的自然之趣、家國之念、羈旅之愁、河山之情,而這都是在當時詩性缺失的年代里探尋詩之美,因而顯得特別動人。

        2010年作的《戴復古詩藝試論》[54],對戴詩的題材多樣、眾體皆善、對仗精美、拗格技藝嫻熟,認為都源于受杜甫的浸潤,立足南宋,吸取唐人詩藝并融會貫通,從而取得如此成就。《戴復古的詩學思想述評》[55],認為戴復古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逐步建構起屬于自我的美學體系,詩學思想也在實踐中得以發(fā)展。詩人緊扣詩歌美學的藝術本質(zhì),講求藝術基本法則,主要表現(xiàn)為:詩要有正脈、詩為人伴侶、詩思費斟酌、詩味求雋永、詩風尚雄渾。《戴復古詞的詩意言說》認為[56],戴詞基本上慢詞長調(diào),展現(xiàn)深摯的人生況味與時事憂情,化俗為雅,氣勢壯闊,呈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詩化傾向,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詞體的言說空間??傮w上看,戴復古是宋代蘇辛詞派的殿軍之一?!洞鲝凸懦曩浽姅⒄摗氛J為[57],戴復古的酬贈詩,吸納“歷代已有成就,又深入到個體生命的靈魂深處,表現(xiàn)個人深刻的人生感悟,貼近生活,既作了情感深度的開掘,又有著極為強烈的現(xiàn)實感”,代表當時人類的普遍感受,構成了至情至性的的動人詩境。內(nèi)容有慰人或自憐,剌時及參政,談詩與論文?!赌纤闻_州戴氏家族詩歌創(chuàng)作及傳承》認為[58],以戴復古為代表的南宋臺州戴氏家族著力領悟自然真意,表達人類深細情感,包括生命意識、人格意識、憂患意識,開拓出屬于自我的詩歌空間。讀戴敏、戴、戴汝白等人之詩,可看出其家族有著遵奉禮樂、勤于耕讀的風范,從而形成了一個較強大的詩人族群。

        2012年胡傳志作《元好問與戴復古論詩絕句比較論》[59],認為元好問《論詩三十首》與戴復古《論詩十絕》是論詩詩史上的代表作,元詩早于戴詩16年,都是與其他詩人切磋詩藝的產(chǎn)物,皆具實用性。內(nèi)容上,元年輕氣盛,重在批評他人,告誡自己;戴年近古稀,意在自述體會,教導他人。戴詩稍嫌拘謹,而元詩大量運用對比、設問、比喻、引用等手法,成功克服了絕句先天的局限,大大發(fā)揮了論詩絕句的潛能,從而超越杜甫《戲為六絕句》,成為后代廣泛仿效的對象。2015年陳宇的《論〈詩家鼎臠〉與戴復古及江湖詩派之關系》發(fā)表[60],認為:舊題宋佚名編集的《詩家鼎臠》,在編者與選本的價值方面,學術界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根據(jù)清代丁日昌的《持靜齋書目》卷四《詩文評類》云“《詩家鼎臠》二卷,舊抄本,宋戴復古撰”。確定為戴復古編。該集不僅是江湖詩派的微型選本,更是戴復古個人好友的詩歌選集,對于認識前期的江湖詩派及詩社交往都有一定的的參考價值。此書對后世詩話、選集諸如《詩人玉屑》、《千家詩選》影響至深。

        2、有關戴復古生平的研究。吳茂云在這段的研究仍舊側重于其生平和家族的考證。2010年7月,在戴復古故里附近出土了六方宋代墓志銘,是戴復古堂兄戴忱及其子戴勛、戴溫夫婦的墓志。再加上稍早發(fā)現(xiàn)的戴鐘和戴丁夫人毛氏兩方墓志,覺得可以訂正原來縣志里記載的一些誤差,清晰其家族體系,于是寫成了《新出土戴氏家族墓志與戴復古家世新考》[61],對早年的《戴復古家世考》略作修正。2011年,根據(jù)搜集到的《戴氏家譜》資料,作《溫嶺戴氏來歷考》[62],對當?shù)厮未膬纱蟠餍站劬拥剡M行了梳理,南塘戴氏由福建泉州遷來,泉溪戴氏由溫州平陽金鄉(xiāng)遷來,而兩地戴氏均源于福建的戴天裕。2012年吳茂云等到寧波天一閣查閱戴氏宗譜,發(fā)現(xiàn)《四明桃源戴氏家乘》,這是南塘戴氏后人遷居寧波后修的譜,譜中收錄有非常難得的宋代《南塘戴氏族譜序》兩篇,和宋南塘譜系、南塘譜實兩章,使南塘體系得以流傳下來,其中明確記載了戴復古的世系和生卒年。再與歷代縣志、宗譜、詩集中的記載相印證,于是搞清了:1、戴復古生于乾道三年十二月四日(公元1168年1月15日),卒于淳七年三月十三日(1247),年八十一。2、其父戴敏的生卒年,其父卒時戴復古是四歲,而不是一貫推測的兩歲。3、戴復古還有個長兄,名戴翼。4、戴復古卒后葬于當?shù)氐钠辽桨讕r下,而不是一直記載的委羽山。于是作《新發(fā)現(xiàn)〈戴氏家乘〉中戴復古家世和生卒年》[63]。2014年又對戴氏家族中的詩人進行考證,有《南宋詩人戴敏生平、詩歌、版本及佚文》[64],和《戴〈東野農(nóng)歌集〉版本與功名考》[65]。前者于甚少的資料中鉤稽出其生卒年和家世,戴敏一生正逢北宋末之亂世,不為舉子業(yè),而專以詩酒為生涯,而老來得子,其臨終遺言激勵了戴復古的成名。新發(fā)現(xiàn)于《沈岙潘氏宗譜》的戴敏散文《一軒記》,是為姻親潘家所作,內(nèi)容深邃,文筆老到,說理酣暢,確是傳世文章,可補《全宋文》之缺。后者對戴生平進行梳理,同時對《全宋詩》中延續(xù)《四庫全書》本和《宋詩鈔》本的錯誤,將兩首石屏詩作為戴詩收入之誤作了辨正。還對《全宋詩》、《全宋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宋人別集敘錄》中誤將戴作“登進士第”,作了辨正,戴只是“發(fā)解于州”,而未中進士。2008年的《旅行家徐霞客與戴復古之比較》[66],對戴復古以旅行家之視角考察,并與徐霞客對比,頗新穎。兩人雖然隔了一個朝代,但兩人都生當末世,家境相似;經(jīng)歷相近,但旅行的目的不同,一為詩,一為山水本身。都是歷盡艱難,各成經(jīng)典,如果一定要分出高下,那么亂世中的詩人,更具有人文情懷?!赌纤卧娙舜鲝凸拍曜V》[67],是吳茂云醞釀多年之作。1985年為研究其家世生平,就作了詩系年,后作全集注釋,2010年又做了《戴復古交流人物索引》和《戴氏名錄索引》[67]。2012年,根據(jù)新發(fā)現(xiàn)的一些資料,吸收前人的成果,著手編撰年譜,對其生平、行跡、詩歌創(chuàng)作年代有了自己的觀點,與前人所作多有不同。提出了:15歲前在家跟母親、老師學識字、學詩文基礎;15—31歲遵父遺志立志學詩,到臨海、上珙分別拜師林憲和徐似道講明句法;31歲開始出游,先訪陸游于紹興,繼至臨安,36歲離開京城到江西,遇富翁女留宿三年;因長兄戴翼去世而回家,發(fā)現(xiàn)發(fā)妻已亡;家住半年,續(xù)弦,40歲二次出游,江湖詩禍案發(fā),62歲回家避禍,次年詩禁漸弛,第三次出游。因史料缺乏,有些還只能是或然判斷。

        (二)學位論文

        2007年以來有5篇學位論文發(fā)表:2009年劉林林《戴復古論詩詩研究》[68],呂秀妍《戴復古詩歌研究》[69],2013年黃思逾《戴復古及其詩歌研究》[70],2013年袁玲《游士文化視野下的戴復古研究》[71],2017郭娜《石屏詞研究》[72]。

        劉林林的《戴復古論詩詩研究》年代過早,呂秀妍《戴復古詩歌研究》和袁玲《游士文化視野下的戴復古研究》因網(wǎng)上未收錄,找不到內(nèi)容。黃思逾《戴復古及其詩歌研究》,有12萬字篇幅,內(nèi)容豐富,是近期的一部力作。作者主要從戴復古生平行年、詩集版本、詩歌接受、詩歌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四方面進行研究。生平研究是在劉麗玲《戴復古年譜》基礎上作補正,指出了劉譜的八處不準確。版本考主要梳理宋元明清四朝的版本流傳。詩歌接受方面,認為宋代評論較多,評價亦高,元、明受冷落被埋沒,清代又出現(xiàn)十分推崇的學者,而影響不夠大。歷代評論者以褒揚為主,也有個別貶抑者。詩歌思想內(nèi)容方面主要為:表現(xiàn)羈旅漂泊之苦、反映民生傷時憂國、描繪山水田園風光、表現(xiàn)友朋交游情誼、詠物題畫等。藝術特色方面有:題目世俗化、敘事性,以議論為詩、白描、用典和苦吟等藝術手法,形成輕健俊爽、清淡輕快,古樸自然、富有真味、沉郁雄渾、氣骨終勝等風格。最后還對戴復古部分詩歌進行系年。

        郭娜的《石屏詞研究》,在對石屏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傳播情況進行梳理后,發(fā)現(xiàn)宋末社會的動蕩與個人身世的飄零,促使其作品帶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石屏詞的兩個版本系統(tǒng)中,汲古閣本是最好的版本。石屏詞的內(nèi)容時有新意,大致可分:憂國傷世,人生況味,相思戀情,瀏覽登臨,酬唱贈答,論詩與調(diào)解六方面。石屏詞風格多樣,有豪放,有綿麗,以詩為詞以文為詞,甚至以俚語入詞,特色彰顯。語言自然樸實,渾然天成。戴復古師承陸游,內(nèi)容風格皆受其影響,與同為辛派詞人的劉克莊相比,各有特色,戴復古作為布衣文人,其愛國詞多通過懷古、登覽、贈答、干謁等內(nèi)容委婉地表現(xiàn)出來,傾向于用情引領詞中的脈絡,而非直接對政治時事的干預;而劉克莊身居高位,政論詞有一定比例,以當時重大的社會事件為背景,對其進行政治批判,并闡述自身的觀點,所以好以議論入詞,兩人在詞壇上各演本色,各有千秋。

        (三)專著

        201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吳茂云的論文集《臺州文化研究叢書·戴復古論稿》[67],書中收集了吳茂云從1987年開始發(fā)表的論文15篇,分為生平與詩、家世籍貫生卒年考、版本考、年譜、族人考、附錄等六卷,其中《年譜》、《戴復古交流人物表(索引)》、《戴氏名錄索引》為新增之作。

        (四)校注作品

        2008年吳茂云校注之《戴復古全集校注》出版[73];其后計有:張可求編《戴復古全集》[32];2012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吳茂云、鄭偉榮校點《浙江文獻集成大家全集系列·戴復古集》[74];浙江古籍出版社再版金芝山點校之《戴復古詩集》[75];201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吳茂云點?!杜_州叢書·石屏集》[76],為繁體直排本;2016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吳茂云之《溫嶺叢書·戴敏集 戴復古集校箋》[1],為簡體橫排本。唯2008年文史出版社出版吳茂云的《戴復古全集校注》是首部全集校注,注釋詳細,增補佚詩63首、佚文兩篇,比較完整地反映了戴復古詩詞的全貌,為研究工作提供了較為詳盡的資料,使用方便。經(jīng)過這一階段的整理出版,文獻資料缺乏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綜上所述,近30年來的研究,對其生平、詩詞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并有一定的成就,但也有一些不足:一是選題過于集中,大多數(shù)學者的文章圍繞其詩歌內(nèi)容分類,和簡單的創(chuàng)作特色評說,數(shù)量雖然不少,但已難出新意。二是關注面窄,在千余首戴復古詩歌中,學者僅對不到百首的詩詞進行過解讀。三是研究視野不夠開闊,對其詩集在海外的流傳和接受,至今未見探討,大部分學者不關心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四是在比較方面,戴復古與陸游、辛棄疾、劉克莊、劉過、趙師秀等人的比較研究,尚少人問津,今后尚需作更大的開拓。

        參考文獻:

        [1]戴復古,吳茂云.溫嶺叢書·戴敏集戴復古集校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年:附錄二611-655.

        [2]戴復古.南宋群賢六十家小集·石屏續(xù)集[M].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明代.

        [3]戴復古.四部叢刊續(xù)編·集部·石屏詩集[M].上海:上海書店,1934.

        [4]戴復古.宋元詩四十二種·石屏詩集[M].潘是仁刻本,明代.

        [5]戴復古.宋詩鈔·石屏詩鈔[M].吳之振刻本,1671.

        [6]戴復古.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石屏詩集[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7]紀昀.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詞曲類·石屏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898.

        [8]戴復古.臺州叢書·石屏集[M].宋世犖刻本,清代.

        [9]唐圭璋.全宋詞[M].北京:中華書局,2009.

        [10]陳衍.宋詩精華錄[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11]程千帆,繆琨.宋詩選[M].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12]錢鐘書.宋詩選注[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2.

        [13]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M].北京:中華書局,1961.

        [14]游國恩.中國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15]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中國文學史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16]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7]郭預衡.中國古代文學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8]浙江省溫嶺市地方志辦公室.太平縣古志三種[M].北京:中華書局,1997.

        [19]喻長霖.民國臺州府志[M].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20]吳茂云.戴復古家世考[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4).

        [21]張瑞君.戴復古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7(6).

        [22]溫嶺市戴復古研究會編.戴復古研究文集[C].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

        [23]張繼定,李圓疆.江湖詩派名家戴復古及其詩歌[J].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4).

        [24]張繼定.“四海九州雙腳底千愁萬恨兩眉頭”——讀石屏詞[J].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3).

        [25]陳福正,蔣永根,池太寧.新發(fā)現(xiàn)的戴復古重要史料及其考證[J].寧波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1).

        [26]張繼定.對《新發(fā)現(xiàn)的戴復古重要史料及其考證》的幾點辨正[J].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5).

        [27]張繼定.戴復古生卒年考辨[J].文獻,2003(1).

        [28]張可求,吳茂云.石屏詩詞三百首[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1993.

        [29]張繼定.戴復古詩集及其版本考述[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2).

        [30]張繼定.戴復古及其作品考辨三題[J].浙江學刊,1994(2).

        [31]張繼定.戴復古佚詩輯錄[J].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5).

        [32]張可求.戴復古全集[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8.

        [33]王嵐.《詩淵》所收戴復古集外詩[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4(1).

        [34]張繼定.關于弘治本《石屏詩集》及其點校本的幾個問題[J].浙江學刊,1997(2).

        [35]吳茂云.戴復古原籍會在江西嗎?[J].臺州師專學報,1999(2).[36]張繼定.石屏詩編選者及序跋作者考述(上)[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

        [37]張繼定.嚴羽和戴復古身世行跡諸問題考[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4).

        [38]張繼定.嚴羽戴復古異同論[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5).

        [39]張瑞君,周毅.論戴復古詩歌的藝術特征[J].教學與管理,1991(6).

        [40]張福勛.調(diào)停·變革·創(chuàng)新——戴復古的詩論[J].文科教學,1996(1).

        [41]慈波.戴復古與季宋詩風[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06(2).

        [42]張宏生.江湖詩派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1995.

        [43]劉麗玲.戴古年譜[D].成都:四川大學,2003.

        [44]王相紅.戴復古研究[D].武漢:湖北大學,2004.

        [45]王開春.戴復古研究[D].蕪湖:安徽師范大學,2006.

        [46]金芝山.戴復古詩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47]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纂.全宋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8]何方形.戴復古鄉(xiāng)關之思的審美意蘊[J].臺州學院學報,2006(2).

        [49]何方形.戴復古詩歌屈騷精神的美學風范[J].九江學院學報,2007(2).

        [50]何方形.戴復古接受屈騷精神的途徑及意義[J].臺州學院學報,2008(1).

        [51]何方形.戴復古山水詩的時空意識[J].名作欣賞,2007(7).

        [52]何方形.戴復古山水詩的寫意藝術[J].臺州學院學報,2007(2).

        [53]何方形.戴復古山水詩的審美情感[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6).

        [54]何方形.戴復古詩藝試論[J].臺州學院學報,2010(4).

        [55]何方形.戴復古詩學思想述評[J].甘肅社會科學,2007(3).

        [56]何方形.戴復古詞的詩意言說[J].臺州學院學報,2011(2).

        [57]何方形.戴復古酬贈詩敘論[J].臺州學院學報,2014(4).

        [58]何方形.南宋臺州戴氏家族詩歌創(chuàng)作及承傳[J].臺州學院學報,2012(2).

        [59]胡傳志.元好問與戴復古論詩絕句比較論[J].文學遺產(chǎn),2012(4).

        [60]陳宇.論《詩家鼎臠》與戴復古及江湖詩派之關系[J].中國韻文學刊.2015(2).

        [61]吳茂云.新出土戴氏家族墓志與戴復古家世新考[J].臺州學院學報,2011(2).

        [62]吳茂云.臺學研究·溫嶺戴氏來歷考[C].臺州學院,2011.

        [63]吳茂云.新發(fā)現(xiàn)《戴氏家乘》中戴復古家世和生卒年[J].臺州學院學報,2013(2).

        [64]吳茂云.南宋詩人戴敏生平詩歌版本及佚文[J].臺州學院學報,2014(4).

        [65]吳茂云.戴《東野農(nóng)歌集》版本與功名考[J].臺州文化學刊,2013(1).

        [66]吳茂云.旅游文學史上的兩座豐碑[J].臺州學院學報,2008(5).

        [67]吳茂云.臺州文化研究叢書·戴復古論稿[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68]劉林林.戴復古論詩詩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09.

        [69]呂秀妍.戴復古詩歌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

        [70]黃思逾.戴復古及其詩歌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3.

        [71]袁玲.游士文化視野下的戴復古研究[D].廣州:中山大學,2013.

        [72]郭娜.石屏詞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6.

        [73]戴復古,吳茂云.戴復古全集校注[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

        [74]戴復古,吳茂云,鄭偉榮.浙江文獻集成·戴復古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

        [75]戴復古,金芝山.戴復古詩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76]戴復古,吳茂云.臺州叢書·石屏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中国丰满熟妇xxxx性| 后入内射欧美99二区视频| 国产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少妇一区二区三区精选|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亚洲色在线v中文字幕| av超碰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av他人妻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日韩毛片在线看|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亚洲| 国产人妻熟女呻吟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人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91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av| 亚洲蜜臀av一区二区三区|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无码swag专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a| 色婷婷五月综合激情中文字幕| 无尽动漫性视频╳╳╳3d| 亚州五十路伊人网| 久久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521色香蕉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y|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无码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插b内射18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不卡二区| 欧洲多毛裸体xxxxx|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无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