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常福
摘 要:近年來我國高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fā)展,國家對于高等教育的支持不斷加大, 有效激勵學生學校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內(nèi)動力,同時促進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因此本文對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現(xiàn)行學生獎學金評選機制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優(yōu)化學生獎學金評選機制的策略,旨在完善大學生獎學金評選機制。
關鍵詞:國家獎學金 高等教育 評選機制 研究
獎學金是由政府、學校以及社會人士所提供的,為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表彰和鼓勵優(yōu)秀學生而設立的獎勵資金,這也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獎學金的設置,給學生帶來一定的物質獎勵,同時給予學生社會榮譽,為學生今后的科研與求職等提供有利條件。因此,學生對于獎學金這一內(nèi)容比較關注,獎學金評定也是高校中的敏感話題,如果評獎機制不完善,就會影響到評獎的公平性,可能會打擊學生的學校積極性,對其今后的學校和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高校要不斷完善獎學金評選機制,促進教育的公平性,使其更好地發(fā)揮激勵學生的作用。
一、當前學生獎學金評選機制存在的問題
1.育人功能有待完善
當下高校普遍實行綜合評定機制,對學生進行各項評定,依此評定獎學金獲取人員采用這種測評方式,往往存在顧此失彼的問題,評定結果也缺乏客觀性與公平性,沒有達到育人的功能[1]。例如,有的高校將德育、智育、體育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對學生的總分值進行排序,將此結果作為評選獎學金的主要依據(jù),這種方法主要存在的弊端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對學生的品行進行量化考核,這種方法本身就缺乏科學性;其次,在對學生的德育、智育和體育三方面進行測評時,各個學校將重心側重于學生的智育方面,這種“重智育、輕德育和體育”的觀念,不利于獎學金評選的公平性;最后,采用這種“三合一”測評方式,嚴重違背了因材施教原則,不符合教育規(guī)律。因此,許多學校成績一般,但是其他素質突出的學生難以獲取獎學金,使得學生失去自我完善的機會,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與學校管理制度不兼容
在新時期,高校對自身管理制度進行了改革,但是學校的獎學金評選機制并沒有發(fā)生多大變化,這就造成獎學金評定機制與學校管理制度不相一致現(xiàn)象。目前,各個高校普遍使用學分制、自主選課制、彈性學制等,為大學生提供了更為自由和廣闊的選擇權,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課程,完成教育。在這種模式下,造成許多學生“同班不同學,同學不同班”的情況,所以獎學金評選的基礎缺乏同一性[2]。因此,這與高校學年制和班級評選制度自相矛盾,造成評價不全面的現(xiàn)象,難以發(fā)揮獎學金機制的激勵作用。
3.爭議處理程序不健全
目前,高校現(xiàn)行獎學金評選機制存在許多爭議的地方,但是這些問題不能進行及時解決,影響了獎學金機制的職能發(fā)揮。當下,高校獎學金爭議方面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爭議處理機制,對于在獎學金評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只能通過班主任或者是輔導員進行解決,但是這種處理方式個人主觀性較強,難以消除學生的質疑。筆者對我校的學生進行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在獎學金評選中出現(xiàn)這種情況達到20%以上,其中10%的爭議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一般是由班主任或者是輔導員通過思想教育來穩(wěn)定學生的情緒,這種處理手段缺乏針對性,取得的效果也并不明顯[3]。因此,為了確保獎學金評選的公平性,消除學生的質疑,必須建立一套相對應的爭議處理機制,及時處理獎學金評選中出現(xiàn)的問題,讓評選結果更具有客觀性。
4.獎學金投入有限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高校遍布全國各地,因此,在分配教學資源時,難免有心無力,無法對所有學校提供充足的教學及資源,這就造成各個學校的獎學金投入力度不一,不可能對所有學生進行平均分配。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國投入到獎學金的資金有限,資金投入難以與對貧困生的補助力度相比肩,許多學校存在“獎貧不獎優(yōu)”的現(xiàn)象。從獎學金的覆蓋范圍來看,我國高校獎學金覆蓋面保持在15%-20%之間,針對貧困生的獎學金更加少,其覆蓋率甚至不到10%;國家助學金是由國家提供的資金,該項助學金的資助率達到25%[4]。從獎學金的資金額度而言,學校獎學金的一等獎學金也不過1000元左右,學校以下級別的獎學金更低。盡管國家獎學金的獎勵額度可達8000元,但是該項獎學金申請難度高,極少學生才能獲得。國家助學金最低也有2000元,高者可達到5000元,這對學生造成一個錯覺:與其勤奮學習,不如獲取貧困生名額更有效,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優(yōu)化學生獎學金評選機制的策略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獎學金的激勵作用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將獎學金評定與高校宣傳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學校要加強對獎學金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實現(xiàn)獎學金發(fā)放宣傳的制度化,使其更好地發(fā)揮導向與激勵作用[5]。筆者對我校的學生進行大量的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果顯示23.9%學生是通過學校渠道得知學校的獎學金制度,55.6%的學生是通過其他學生的傳播了解學校獎學金制度,而另外20.5%的學生表示對獎學金并不了解。由此可見,為了凸顯出獎學金的激勵作用,必須加大對其的宣傳,讓更多學生了解學校獎學金評定情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良好的校園學習環(huán)境。
例如,高校在招生工作中,可以將學校關于獎學金的相關內(nèi)容設計在其中,通過宣傳海報或者是小冊子等形式,讓學生了解學校獎學金分配情況,然后自覺重視獎學金相關事宜,為了提升自我價值,獲得物質獎勵和社會榮譽,學生會積極參與獎學金評選活動中,提高獎學金評選的客觀性。
2.結合學校實際,創(chuàng)新獎學金評定機制
近年來,為了適應新的教育環(huán)境,高校的教育管理體制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造成獎學金評價機制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脫節(jié),針對這一現(xiàn)狀,改革和創(chuàng)新獎學金評選機制勢在必行。在以往的評比模式當中,學生成績是主要的評選依據(jù),因此,要充分發(fā)揮其導向作用,促使學生好好學習;同時,注重德育部分的考核,并積極探索量化獎學金的德育目標,讓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使獎學金發(fā)揮其育人的功能,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完善;運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對學生各項能力進行綜合測評,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6]同時促進獎學金評選的公正性。endprint
例如,高??梢愿鶕?jù)學生的特長,設置科技、文藝、競賽等獎學金,在這一領域有特長的學生可以獲得相對應的獎學金,以此鼓勵學生更好的學習,促進學生成為優(yōu)秀的高素質人才,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力量。又如,學??梢栽O立社會工作先進個人獎、躍進獎等,對于學校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學生,也給予表彰,這種獎項不僅肯定了學生的能力,同時促使其他學生也積極發(fā)揮其特長,為學校的發(fā)展獻計獻策,促進學校的進一步發(fā)展。
3.簡化申請流程,實現(xiàn)獎學金評審規(guī)范化
在以往的獎學金評定工作中,班主任和輔導員占有絕對的權威,各項獎學金評選活動通常是在班主任和輔導員的領導下完成,這也是獎學金評定存在諸多爭議的原因。因此,為了提高獎學金評選的公平性,減少爭議的發(fā)生,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也參與到評選活動中,實施民主評選,提高高校學生獎學金的評選工作效率。首先,對高校原有獎學金評定機制進行簡化,這樣使獎學金評選流程更為簡潔明,學生可以對獎學金評選制度一目了然,在進行評選的時候也可以更為規(guī)范;其次,嚴格評審程序[7]。對于高校獎學金評審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嚴格按照規(guī)范進行,確保評選結果的權威性。例如,在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的時候,有的學生條件不符合,經(jīng)篩選,將不符合條件的學生剔除出名單,讓評選工作更為規(guī)范;最后,建立意見反饋渠道。對于有的學生對評選結果產(chǎn)生的質疑,利用反聵機制,將學生的質疑反饋給班主任或者輔導員,然后輔導員和班主任可以對該學生進行談話,消除學生的疑慮,體現(xiàn)獎學金評審的公平、公正。
4.拓展資金來源,充分發(fā)揮其激勵功能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獎學金的激勵作用,高校應該加大獎學金的資金投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獲獎機會,為學生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一方面,學校可以爭取政府的資金和政策支持,設立專項獎學金,并不斷增加獎學金的比重,讓更多學生獲取獎學金,激勵學生好好學習;另一方面,對學校的投資結構進行調(diào)整,將一些不合理的投資項目撤銷,將其投入到獎學金當中,充分利用學校資源,使其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結語
綜上所述,獎學金評選是高校進行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獎學金對于促進學學校熱情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高校獎學金評選還并不完善,不利于發(fā)揮其激勵作用。因此,高校要對獎學金評選機制進行完善,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評選機制,為學生成長提供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王曉晨.高校國家獎學金制度的育人功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5.
[2]單正義.高職院校學生獎學金評價機制改進研究[J].文教資料,2015(18):112-113.
[3]包曉丹.高職院校獎學金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以A高職院校為例[D].南京師范大學,2016.
[4]薛然,張蕊杰,陶瑩等.醫(yī)學研究生綜合素質測評量表的研制及在評獎評優(yōu)工作中的初步應用[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7,16(1):1-6.
[5]秦艷龍.公平與效率視角下的獎學金評選機制考量 —以P大學X學院為例[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10):3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