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聲華
[摘 要]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對于文本解讀的品質如何,直接關系到學生閱讀品質的優(yōu)劣。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學力基礎,對文本題旨、文本語言、文本結構等展開對應性解讀,為學生學習思維的啟動提供動力,為學生厘清學習路線做好科學引導。
[關鍵詞]閱讀教學;文本解讀;角度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34-0066-01
文本解讀是語文教師的基本功。在具體操作中,教師既要靜下心來閱讀文本,還要觀照學生的學力基礎和接受特點,對文本展開個性化解讀,為課堂教學設計提供強力支持。
一、題旨解讀,觀照學生的學力基礎
主旨是文本的靈魂。在進行文本題旨解讀時,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理解能力展開設計和引導,讓學生從實際學力基礎出發(fā),對學習內(nèi)容進行適度挖掘,并通過體味文本主旨,來獲得閱讀文本的路徑和方法。在具體操作時,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對文本的題目、開頭、結尾等進行重點關注,對集中表現(xiàn)文本主旨的語句展開針對性解析,讓學生對這些語句進行關聯(lián)性分析,從而形成閱讀的重要突破口。
蘇教版《愛之鏈》一課,講述了冬夜里充滿愛的故事。教師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然后對題目展開重點解讀:“‘愛之鏈”這個題目只有三個字,但其內(nèi)涵卻是極為豐富的,找出題目中的關鍵詞,體會課文要表達的主旨,理清助人故事的鏈接和延續(xù)?!睂W生紛紛展開閱讀討論,課堂學習氛圍熱烈。有學生認為:“愛之鏈”這個題目的關鍵詞是“愛”“鏈”,意思很清晰,就是愛的故事成了鏈條,環(huán)環(huán)相扣,助人故事得到了弘揚與傳承。有學生梳理了“愛之鏈”的故事:其一,喬依幫助老婦人修汽車,不收任何費用。其二,老婦人幫助女店主,將愛之鏈的故事延續(xù)下去。教師組織學生對文本內(nèi)涵展開深度剖析,對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給出了個性點評,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了學習認知構建。
教師讓學生以題目為突破口,對文本主題展開探究,學生的學習思維順利啟動,并在具體梳理過程中形成了清晰的認知。
二、語言解讀,激活學生的語感思維
小學生對語言展開欣賞,大多會關注其修辭方法的運用,這勢必會造成一種思維固化。一旦找不到文本中修辭方法的運用,語言賞析便難以進行下去。因此,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賞析角度,從遣詞造句、語言風格、句式特點、情感色彩等角度進行引導,以激活學生的語感思維,形成個性語言的鑒賞體驗。
《小草和大樹》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對重點語句展開賞析學習。如“小草和大樹”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三次,學生對其中的含義認知還比較膚淺。于是,教師就此展開了思維引導:“小草和大樹是兩種植物,小草能變成大樹嗎?在文中,‘小草和‘大樹分別指什么呢?”學生快速進入討論學習環(huán)節(jié)?!靶〔菔侵笅D女能夠做的事情,大樹是指婦女不能做的事業(yè)。小草是小草,大樹是大樹,小草當然不能變成大樹?!薄拔也贿@樣認為,小草也是可以變成大樹的。夏洛蒂姐妹原本是小草,但經(jīng)過努力,獲得了巨大成功,最終成為大樹。這小草和大樹都是比喻,都是為了說明后天努力的重要性?!?/p>
教師以關鍵語句為引導契機,發(fā)動學生展開深度討論。從學生的語言解讀中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的學習思維已經(jīng)成功被激活,對文本內(nèi)容的認知也呈現(xiàn)出個性化。
三、結構解讀,強化學生的認知構建
經(jīng)典文本中的結構屬于重要內(nèi)容,讓學生建立結構意識,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有重要幫助。小學生文本結構認知基礎較為薄弱,教師在具體引導時,需要利用直觀示意圖等,促使學生對文本結構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從具體分析比對中,感知文本結構的重要性。
如《草原》一課,教師讓學生閱讀文本,找出作者的行文路線和寫作順序。學生很快便給出正確解讀:這篇課文按照時間先后順序展開,先寫進入草原,然后是對身邊的景象展開觀察,進入牧民家庭,受到盛情款待,最后觀看牧民表演。教師與學生一起,對相關情節(jié)安排展開了確認式梳理,并讓學生對重點情節(jié)進行課堂演繹,課堂學習進入高潮,師生、生生互動達到了高度和諧,學生的閱讀認知也順利建立起來。
教師以文本構建順序進行教學引導,讓學生在充分閱讀感知的基礎上,理順文本的建構路線。之后,教師再和學生一起展開進一步確認,并開展一系列訓練活動,促使學生的學習思維進入活躍狀態(tài),使學習認知構建的呈現(xiàn)出高效化。
小學語文教材的內(nèi)容大多比較淺顯,教師對文本展開理性解讀并不存在太大難度。但教師對文本的理解不等同于就實現(xiàn)了文本解讀,課堂教學設計時還需要提高其匹配度,讓教學設計與學生的學習認知實現(xiàn)接軌。這就要求教師要進行深層閱讀解析,找到教學設計的起點,為學生順利進入學習理解的氛圍提供重要幫助。
(責編 劉宇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