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卿
摘 要:建筑施工企業(yè)在施工中,既要保證施工工人的既得利益,又要保障企業(yè)的收益,如何將二者統一,就要求企業(yè)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必須以成本管理為核心,特別是人力成本需要高度重視,加強管理,從而達到最佳經濟效益。
關鍵詞:建筑工程項目;人力成本;管理;問題與對策
西藏地處高原,全區(qū)除林芝地區(qū)海拔稍低外,其它區(qū)域海拔平均在3500米以上,在建筑項目施工中,西藏施工有效日歷天全年只有240天左右(3月中旬-11月中旬),同時由于海拔相對較高,工人勞動強度大,勞動工作效率相對區(qū)外要低,因此,在施工中如何保證施工進度、又要保證工人既得利益、還要保證企業(yè)收益是西藏目前眾多建筑施工企業(yè)面臨的抉擇,特別是近幾年來,西藏地區(qū)建筑工人工資飛速攀升,而工程定額中定額人工費遠低于市場人工費,這就要求施工企業(yè)加強施工中人力成本管理,做好人力資源合理配置方案,加強施工管理,制定可行措施。
1.現行建筑工程造價中的人工費用
建筑產品的價格是建筑產品價值貨幣表現,產品價格是勞動者在生產產品過程中創(chuàng)造產品的成本、并獲取利潤的表現形式,所以建筑工程造價是由直接費、間接費、利潤和稅金等四部分組成。
直接費由直接工程費和措施費組成,直接工程費主要由人工工資、材料和施工機械費組成,在計算相關費率上,可采取3種方式,一是以直接費為計算基礎的費率;二是以人工費、機械費為計算基礎的費率;三是以人工費為計算基礎的費率。可見人工成本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人工費,人工工資是直接從事建筑安裝工程施工的生產工人開支的各項費用,目前定額中定額人工費是按有關文件規(guī)定確定的,基本上由各省、市制定??梢哉f現行定額人工費反映的是計劃經濟體制下平均工資水平,與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人工工資水平相差甚遠,遏制了工人勞動積極性,另外,工人完成分項工程的同時,也相應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利潤。目前定額中利潤的計取方法,使工人創(chuàng)造的利潤永遠是在定額基礎上的利潤,不能真正反映出工人剩余時間創(chuàng)造的價值(利潤)。
2.西藏現行定額人工費與市場人工費的對比分析
西藏現行(2011)定額中人工費在63.00/工日-69.00/工日之間,建筑施工企業(yè)執(zhí)行63.00/工日標準,上述人工工資單價按照3500m 西藏現行定額人工費與市場人工費相差甚大,如AC0102定額中,每10m3人工費為1193.73元,經折算,定額中290×190×190C10砌塊每10m3為955塊,即每m3為96塊,每塊人工費為1.24元。但在目前市場人工費中,砌290×190×190C10砌塊,技術工人每天最多只能砌360塊左右,按照定額只能結算360×1.24=446元日工資。在實際施工中,企業(yè)支付技術工人工資及生活費達到每天380元,一個技術工人最低配備一個輔助工(小工)用于傳遞砂漿和傳遞砌塊,每天支付輔助工(小工)的工資最低200元,即每天完成360塊C10砌塊,需支付580元,按照定額只能結算446元,企業(yè)虧損人工費134元。這只是建筑施工中人工費的一個縮影。筆者經過幾年的調查發(fā)現,施工企業(yè)目前普遍在人工費存在的問題是,定額人工費偏低,經隨機抽樣,加權計算,施工企業(yè)支付的市場人工費高于定額人工費的30%以上。因而有的施工企業(yè)就以拖欠民工工資、偷工減料等不合規(guī)手段來維持項目建設,導致質量不穩(wěn),糾紛不斷,為項目建設帶來了極大隱患。 3.建議與對策 目前西藏本地市場人力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日歷天較少,按照每個技術工人每年以240天×85%=200天左右出勤率,每年的毛收入為7萬元左右,扣除全年生活成本、交通、差旅等費用后,全年普遍只有3萬元左右積蓄,但付出的勞動體力消耗巨大。因此,隨著區(qū)外人工工資上升,西藏的人工成本也要繼續(xù)攀升,筆者預測,西藏建筑施工人力成本未來要占建筑總成本的40%以上,對施工企業(yè)來說,壓力巨大。為切實保障工人利益,企業(yè)收益應采取以下對策: (1)在2016年新編定額中,其定額人工費的制定應摒棄常規(guī)制定規(guī)則,根據西藏高原特殊的區(qū)域環(huán)境,結合市場制定出一個合理的讓企業(yè)、工人都能接受認可的定額人工費。 (2)施工企業(yè)本身要加強項目成本計劃編制與控制,高度重視施工組織設計中降低人力成本的措施。 (3)在施工中,重視事中人力成本的管理,如技術工人與輔助工人的合理搭配,外來工人與當地工人的合理配置,施工時間合理安排,平行作業(yè)、交叉作業(yè)的合理與規(guī)范,技術人員一專多能。 (4)在不影響質量的前提下,節(jié)約材料,其費用可用來補貼一部分人力成本。 4.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在建筑行業(yè)中,施工中的大部分生產工序不像其它行業(yè)一樣,采用機械替代人工,生產工人用是施工主體,目前建筑行業(yè)的生產工人大部分是60后、70后,這些工人在未來5-10年內將逐步退出建筑市場,新生代80后、90后、00后的青年人從事建筑行業(yè)的意愿越來越少,因此,建筑人力成本只會越來越高,特別是高原地區(qū)的人力成本只會更高,因而建筑施工企業(yè)要未雨綢繆,從人力資源管理,薪酬增幅、節(jié)能降耗等各方面綜合考慮,從而才能保證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齊驥等主編.工程造價管理相關知識[M].北京: 中國計劃出版社, 2000. [2]成虎.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張建.淺談我國建筑工程造價的信息管理[J].城市建設, 2011(9). [4]王國友.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29). (作者單位:西藏大學后勤處,西藏 拉薩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