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海
[摘要] 目的 探討應用小劑量神經遞質調節(jié)藥物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伴有睡眠障礙的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療效。 方法 納入年齡50~65歲之間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例43例,在治療前、治療2周、治療4周時評估患者的胃腸道癥狀與情緒障礙癥狀。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卡方檢驗。 結果 患者胃腸道癥狀在治療2周后有32例(74.4%)得到改善(進步14例,有效18例),治療4周后38例(88.4%)得到改善(進步6例,有效32例);治療2周與治療4周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68,P<0.05)。治療4周后,43例睡眠障礙患者有36例較治療前得到改善(P<0.01);有業(yè)余愛好或社交興趣減低的37例患者28例得到改善;患者敘述臨床癥狀多且亂的34例患者有23例得到改善。未觀察到不良反應。觀察病例中有5例患者治療4周仍然無效。 結論 小劑量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伴有睡眠障礙的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安全有效。
[關鍵詞] 功能性消化不良;女性;睡眠障礙;氟哌噻噸美利曲辛
[中圖分類號] R5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35-003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low-dose neurotransmitter-modulating drug flupenthixol- melitracen on functional dyspepsia female patients with sleep disturbance. Methods 43 cases of female functional dyspepsia aged 50-65 year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mood disorders of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efore treatment, at 2 weeks and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chi-square test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symptoms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were improved in 32 patients(74.4%)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improvement in 14 cases and effective in 18 cases), and 38 cases(88.4%) improved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improvement in 6 cases, effective in 32 cases). The data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and 4 weeks of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the difference had clear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χ2=6.68, P<0.05).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36 of 43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1). 28 of 37 patients with hobby or social interest reduction got improved. 23 of the 34 patients who reported clinically significant and messy symptoms improved. No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Five observed cases were still ineffective after treatment for 4 weeks. Conclusion Small dose flupentixol-melitracin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women with sleep disorders.
[Key words] Functional dyspepsia; Female; Sleep disorders; Flupenthixol-melitracen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xiàn)D)是消化內科常見疾病[1],由于大量患者在社區(qū),因而更難獲得有效診治。近年對于消化系統(tǒng)疾病,特別是FD與神經心理因素之間的關系不斷得到重視,引進神經遞質調節(jié)藥物(如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多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并取得一定的療效[2-5]。但神經遞質調節(jié)藥物也存在一些副作用[6,7],因此有學者進行較低劑量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嘗試[8,9]且取得了一定療效。在醫(yī)療實踐中,本文對部分FD女性患者在應用消化系統(tǒng)治療藥物的同時,也采取應用小劑量神經遞質調節(jié)藥的方案,取得一些經驗與臨床效果,以期對基層醫(yī)師予以借鑒,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對象43例,均為女性,選擇女性作為觀察對象是因為該藥早期說明書僅用于女性?;颊呔鶠?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間在消化內科專家門診就診病例。年齡50~65歲,平均(57.2±4.6)歲。均符合羅馬Ⅲ關于FD的診斷標準。
納入標準:(1)反復在多家醫(yī)療機構就診(兩家及以上);(2)反復多項檢查而影像學及生化學檢查排除可以解釋癥狀的器質性病變(多種檢查項目大于3項);(3)多種藥物臨床治療效果不佳;(4)以上消化道癥狀為主,同時排除下消化道器質性病變;(5)伴隨有睡眠障礙;(6)患者未應用過同類藥物。排除標準:(1)存在與胃腸道癥狀發(fā)生或加重相關的精神應激事件;(2)存在下列問題則轉診精神??芠10]:①嚴重抑郁,可能伴有自殺傾向;②慢性頑固性疼痛;③嚴重的社會功能喪失;④不良的疾病適應行為;⑤醫(yī)患溝通困難;⑥偏執(zhí)的健康理念;⑦其他可識別的精神問題(軀體化障礙、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重度焦慮);⑧導致持續(xù)痛苦和(或)明顯的痛苦受虐史。endprint
1.2 研究方法
1.2.1 胃腸道癥狀評分 于治療前、治療2周、治療4周進行胃腸道癥狀評分。胃腸道癥狀評分參照一般常規(guī)應用的方法學量化處理[2-5]。觀察指標為餐后飽脹不適、上腹痛、上腹燒灼感共3項。未納入“早飽”是因為多數(shù)患者并不能正確區(qū)分“餐后飽脹不適”與“早飽”,故合并為同一項。各指標無癥狀計0分,偶爾有癥狀但不影響生活工作計1分,有癥狀且偶爾影響正常生活工作計2分,經常有癥狀、明顯影響正常生活工作并有就醫(yī)行為計3分,癥狀嚴重影響正常生活計4分??偡址秶鸀?~12分。減分率=[(治療前癥狀評分-治療后癥狀評分)/治療前癥狀評分]×100%。減分率<30%為無效,30%~60%為進步,>60%為有效。在用藥后2周及4周觀察用藥效果。連續(xù)用藥4周無效則逐漸減量后退出觀察。
1.2.2快速識別觀察指標 通過以下幾個簡便的問題(便于基層醫(yī)師觀察、隨訪提供標準)快速識別FD患者的精神因素,共觀察3項內容(即下述快速識別觀察指標[1]的②③④項),比較改善情況??焖僮R別觀察指標[1]:①是否存在與胃腸道癥狀發(fā)生或加重相關的精神應激事件;②患者是否存在睡眠障礙。焦慮患者往往有入睡困難,抑郁患者更易出現(xiàn)早醒;③患者業(yè)余愛好或社交興趣有無改變;④患者的主訴癥狀是否多且亂,能否用胃腸道病理生理學機制解釋。存在第1條為排除指標,不納入研究,患者應優(yōu)先去精神??凭驮\;第2條為入組必備條件?!?項納入觀察。
1.2.3 藥物干預方案 ①應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商品名:黛力新,丹麥靈北藥廠),每次1片(含氟哌噻噸0.5 mg,美利曲辛10 mg),每天1次,早餐后1~2 h服用。觀察治療用藥時間為4周,無效病例逐漸減量至停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有效病例繼續(xù)治療4周后逐漸減量停藥。②常規(guī)對癥處理:對于消化道癥狀,如燒心反酸給予質子泵抑制劑類藥物,腹脹患者給予胃腸動力類藥物。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擇SPSS10.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43例患者治療后胃腸道癥狀評估情況比較
43例女性患者治療4周癥狀改善率已經達到88.4%[38(進步6例+有效32例)/43]。有5例患者治療4周無效,遂逐漸減量(每日半片,1周后隔日半片)至停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有效病例繼續(xù)治療4周后逐漸減量停藥。治療2周與治療4周胃腸道癥狀評估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43例患者治療前后快速識別癥狀評估情況比較
43例女性FD患者治療4周后睡眠障礙有36例患者得到改善,有效率達83.72%(36/43),有7例患者改善不明顯,治療前與治療4周后比較,存在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χ2=61.96,P<0.01);在治療4周后,業(yè)余愛好或社交興趣減低的37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得到改善,有效率達75.68%(28/37),治療前與治療4周后比較,存在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χ2=38.85,P<0.01);在治療4周后,存在主訴癥狀多且亂的34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得到改善,有效率達67.65%(23/34),治療前與治療4周后比較,存在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χ2=31.36,P<0.01)。見表2。
3 討論
功能性胃腸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xiàn)GID)(包括FD)是具有慢性或反復發(fā)作的胃腸道癥狀,但缺乏能解釋該癥狀的器質性疾病或其他異常證據(jù)的一組疾病[1]。FGID有以下突出的臨床特點:①患病率高,約占消化科門診的50%~70%。②癥狀產生機制復雜,可能涉及胃腸道運動、分泌和感覺紊亂,以及機體對胃腸內臟感覺的超敏反應(即內臟高敏感現(xiàn)象)。研究顯示[10],遺傳背景、社會經濟狀況,特別是心理和精神應激因素在臨床患病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約40%~60%的FGI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和心理障礙。③常用于消化道生理環(huán)節(jié)的治療藥物(包括PPI、促動力藥等)對相當一部分FGID患者的療效并不理想,因此,F(xiàn)GID的診治是目前消化內科臨床實踐中的難點之一,也是消化內科醫(yī)師不斷探索的領域,其中聯(lián)合應用抗焦慮抑郁藥(或稱神經遞質調節(jié)藥)是方向之一[2-5,11-18]。
本組病例具備反復就診、反復檢查且排除可以解釋癥狀的器質性病變、多種藥物臨床治療效果不佳、伴隨有睡眠障礙等特點,而且部分病例同時存在業(yè)余愛好或社交興趣減低、主訴癥狀多且亂等相關癥狀,考慮與患者內臟高敏感性及心理因素(情緒障礙)有一定的相關性,因此也可以解釋為何常規(guī)藥物治療效果欠佳,而使用神經遞質調節(jié)藥物后大部分患者癥狀得到改善。本研究用藥2周多數(shù)患者可以取得癥狀改善[74.4%(32/43)],無不良反應發(fā)生,提示小劑量氟哌噻噸美利曲辛也可以達到起效快、服用簡單的目的。用藥4周大部分患者(36/43)睡眠質量得到提高,業(yè)余愛好或社交興趣增加,患者敘述臨床癥狀多且亂這一現(xiàn)象也得到改善,說明對于FGID病例,在應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同時,加用小劑量神經遞質調節(jié)藥可以改善大多數(shù)病例的不適癥狀。
胃腸道疾病??漆t(yī)師選擇應用神經遞質調節(jié)藥的目的在于將其作為胃腸生理環(huán)節(jié)治療藥物的輔助方法改善FGID患者的癥狀,而不是實施或取代精神疾病的??浦委煛I窠涍f質調節(jié)藥物應用于FGID的情況主要有3種[4]:①患者有典型的精神疾病特征,胃腸道癥狀只是精神疾病的軀體化表現(xiàn),治療精神疾病能較好地改善胃腸道癥狀。②FGID患者同時合并有精神疾病的表現(xiàn),即所謂的“共病現(xiàn)象”。精神疾病得到治療,胃腸道癥狀亦有明顯改善。反之,胃腸道癥狀得以改善,其精神障礙表現(xiàn)也會隨之減輕。③患者只有胃腸道來源的癥狀,缺乏明顯的精神疾病表現(xiàn),但作用于胃腸道生理環(huán)節(jié)的常用藥物療效不理想。但是,根據(jù)本文結果,仍然有11.6%(5/43)的患者加用神經遞質調節(jié)藥物后無效;部分患者的睡眠障礙(7/43)、業(yè)余愛好或社交興趣減低(9/37)、主訴癥狀多且亂(11/34)等相關癥狀改善不明顯,提示對于伴有情緒障礙的FGID或FD患者,在加用神經遞質調節(jié)藥物后若仍然無效,需要:①及時退出治療,不能一味堅持用藥,但根據(jù)該類藥物的特點,需要逐步減量停藥,不能突然停藥;②重新評估病情,必要時轉診精神??埔悦鞔_診斷;③重新考慮診斷,包括是否真正排除可以“解釋癥狀的器質性病變”;④需要繼續(xù)尋找治療方法、治療失敗的原因。筆者認為也不能隨意提高用藥劑量。endprint
在既往FGID的研究中[2-5,11-18],均采用量表、各種評分表等方法學進行病例評估以及療效評價,這些指標相對客觀有效。但是,量表以及各種評估表格對于普通??漆t(yī)師、特別是基層醫(yī)師掌握有一定困難,而大量的FD患者在社區(qū)。因此,本文主要通過幾個簡便的問題快速識別FD患者的精神因素[1,5],并且嚴格掌握轉診精神??芠10]的指征以及時轉診。應用快速識別指標的另一個原因是,該項指標易于掌握、適合于基層全科醫(yī)師應用;對于快速識別指標的第一項不納入,也是基于提示全科醫(yī)師需要主動去獲取精神??漆t(yī)師支持。同時,非精神專科醫(yī)師、特別是基層全科醫(yī)師關注焦慮/抑郁癥狀也是發(fā)展趨勢;專科醫(yī)生也需要注重患者心理、精神方面的問題,注重向社會-生物-人文醫(yī)學模式轉變。
對易于發(fā)生副作用的藥物,特別是在基層,小劑量用藥安全性較高,而且也符合藥物經濟學的原則。本文采用的快速識別觀察指標,易于掌握,更適合于基層的全科醫(yī)師應用,可以起到正確篩選及分流患者的作用。同時,也符合“雙向轉診”,達到使大部分患者可以在基層依靠全科(家庭)醫(yī)師復診、隨訪的目標,這也符合醫(yī)改的方向,讓全科醫(yī)師發(fā)揮貼近患者的優(yōu)勢,發(fā)揮健康守門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勝良. 淺析抗焦慮抑郁藥治療功能性胃腸病的理論和實踐[J].中華消化雜志,2013,33(7):433-436.
[2] 張莉莉,趙威,晉弘,等.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lián)合抑酸及促動力藥物對癔球癥的療效觀察[J].中華消化雜志,2014,34(11):756-757.
[3] 鄒多武,張玲,袁耀宗,等.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lián)合多潘立酮治療伴有焦慮抑郁狀態(tài)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療效研究[J]. 中華消化雜志,2013,33(7):441-445.
[4] Ford AC,Talley NJ,Schoenfeld PS,et al. Efficacy of antidepressants and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in irritable howel syndrome: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Gut,2009,58(2):367-378.
[5] 陳勝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精神障礙的臨床診治策略[J]. 中華消化雜志,2015,35(9):585-587.
[6] 王成強. 黛力新的用藥注意事項[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 7(16):180-181.
[7] 汪春運. 黛力新的臨床應用[J]. 神經醫(yī)學雜志,2016,29(4):314-317.
[8] 車曉玓. 較低劑量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醫(yī)刊,2016,43(7):21-22.
[9] 陳金煜. 探討低劑量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效果[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26):263-264.
[10] Drossman DA. 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377-1390.
[11] 趙燕穎,李亞剛,顏波群,等.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和(或)鹽酸伊托必利治療伴抑郁的非糜爛性反流病90例療效分析[J]. 中華消化雜志,2014,34(11):758-760.
[12] 彭濤,劉玉蘭,夏志偉,等.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lián)合布拉酵母菌治療伴有焦慮抑郁狀態(tài)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療效評估[J]. 中華消化雜志,2015,35(2):122-126.
[13] 楊德生,索志敏,李福春,等.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輔助治療伴有焦慮抑郁的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140例療效觀察[J]. 中華消化雜志,2013,33(7):476-478.
[14] 賈立鋒,張繼喬,鄭曉輝,等. 常規(guī)治療聯(lián)合氟哌噻噸美利曲辛對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J]. 中華消化雜志,2015,35(12):811-815.
[15] 張國順,劉斌,方正亞,等. 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前后臨床特征比較[J]. 中華診斷學電子雜志,2016,4(3):157-159.
[16] 袁雨,朱丙喜.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中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療效的Meta分析[J].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6,25(4):457-460.
[17] 楊勇.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在治療伴有焦慮或抑郁的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臨床應用[J]. 國際消化病雜志,2016,36(5):287-290.
[18] 廖國建.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聯(lián)合質子泵抑制劑對上腹痛綜合征的療效及對睡眠、心理狀態(tài)影響[J]. 臨床消化病雜志,2015,27(4):209-212.
(收稿日期:2017-10-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