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柳向陽
大唐開成二年(837)秋末,杜牧第二次到宣州,繼續(xù)他“十載飄然繩檢外”的幕吏生涯。
今年早春,在揚州養(yǎng)病的弟弟杜顗眼疾惡化,在洛陽任職的杜牧請了長假,帶著眼醫(yī)趕到揚州。秋末,假滿自動去職的杜牧,應宣歙觀察使崔鄲之聘,帶了弟弟,又到宣州,任團練判官、殿中侍御史內供奉。
唐代幕府自辟幕僚,頗具古風,通常是“卑辭幣馬”,上門延請:言辭謙卑的聘書、豐厚的聘錢,甚至贈送馬匹,“禮儀相當隆重,即使所辟者只是基層的巡官、推官和掌書記都如此”。幕主崔鄲,正是九年前杜牧舉進士時的主考官崔郾之弟。杜牧這次入幕,已是中層官員,待遇更為優(yōu)厚——對身負養(yǎng)弟責任的杜牧可謂雪中送炭。
宣城以詩城知名。東晉詩人謝朓曾任宣城太守,在城北修建高齋樓,后世稱“謝朓樓”,所以宣城又稱“小謝城”。盛唐大詩人李白盛愛宣城,流連宣城,《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一詩堪稱遺世高蹈,《獨坐敬亭山》更寫出他對宣城的癡戀。在杜牧眼中,山城宣州亦是美妙不可方物:敬亭山下,萬畝綠竹,綠竹叢中是一座因南朝詩人謝朓而出名的小城。登上高高的城樓,滿眼金碧輝煌,低處傳來潺潺溪水聲,猶帶冬日寒意。梅花落徑,香氣繚繞,戴著玉飾的白皙少女行過花下,紅樓綠閣,酒旗迎風,游人半醉半醒中聽到音樂細細傳來……
七年前,830年九月,杜牧隨宣翕觀察使沈傳師第一次到宣州,一待近三年,“我初到此未三十,頭腦釤利筋骨輕。畫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時聯(lián)十觥?!闭乔啻耗耆A,詩思敏捷,行動輕盈,恣意游樂,豪氣干云。
如今第二次到宣州,物是人非,尤其是心境大不如從前。杜牧深受祖父影響,自小有安邦治國之志,文學之外,注重經國濟世之學,一直渴望投身到鏟除割據(jù)、重現(xiàn)盛世的事業(yè)中。而今長安漸遠,杜牧兩鬢初白,心境衰颯,“重游鬢白事皆改,唯見東流春水平”,惟有山依舊,水依舊,給他慰藉。
遠離了長安,杜牧他游山看水,飲酒賦詩,和風夜雨,醉中虛度:“小樓才受一床橫,終日看山酒滿傾??上Ш惋L夜來雨,醉中虛度打窗聲?!痹谇彘e中回首身世,懷想往昔,遍倚闌桿:“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被蚴歉袊@興亡,寄托胸臆:“南朝謝脁城,東吳最深處。亡國去如鴻,遺寺藏煙塢?!倍拍羶叭皇秋h搖出塵,與世相忘……
第二年,開成三年(838)冬,杜牧接到詔書:任左補闕、史館修撰,迎來了第二次回長安任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