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韻
(曲靖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云南 曲靖 655011)
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1919-2013)被譽為繼伍爾夫之后最偉大的女性作家,并于200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62年她完成了代表作《金色筆記》,奠定了她在西方文壇的地位。在這部小說中,萊辛通過對兩位自由女性的日常生活、遇到的困境以及她們積極的自我救贖的探索,反映了萊辛對于女性出路問題的積極思考和不斷探索,其中所反映出來的“自由女性”主體身份建構(gòu)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在《金色筆記》中,兩位女主人公安娜·伍爾夫和摩莉,作為“自由女性”的代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顯示出了和傳統(tǒng)女性的不同。首先,她們擁有自己的事業(yè)和獨立的經(jīng)濟基礎。安娜是一位很有才華的女作家,憑借她的第一部小說《戰(zhàn)爭邊緣》獲得了極大的好評和不錯的經(jīng)濟收入;摩莉是一位猶太裔演員,有自己穩(wěn)定的收入。在她們看來,她們是新時代的自由女性,并與傳統(tǒng)女性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她們經(jīng)濟獨立,擺脫了婚姻,不依附于男性,并且有自己的政治信仰等等。正如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中認為的:女性應該擺脫其在經(jīng)濟地位上對男性的依賴。[1]同時,女性主義的代表人物伍爾夫也在其著作《一間自己的屋子》里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一個女人要想獨立,要想寫作,必須擁有自己的空間以及經(jīng)濟獨立。[2]安娜和摩莉在其生活中都獲得了經(jīng)濟獨立,都是女性主義所提倡的典范,自然成為了“自由女性”的代表。與之相對的是作為傳統(tǒng)女性代表的馬莉恩,她非常羨慕安娜和摩莉,“安娜,你是多么幸運,像你這樣的活法很幸運。漂亮的房間,自由的,隨心所欲?!盵3]因此,安娜成了馬莉恩傾訴煩惱的對象。盡管馬莉恩對自由女性的認識是膚淺的,但從她的淺顯的認識中可以看出她們之間的差異。對于像馬莉恩這樣的傳統(tǒng)女性來說,安娜和摩莉已經(jīng)代表了她們心目中的自由女性形象。已經(jīng)顛覆了傳統(tǒng)世俗對女性的束縛。
《金色筆記》所呈現(xiàn)的社會背景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英國社會,盡管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這一時期的社會進步很快,同時伴隨第二次女權(quán)運動的高漲,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諸如工作和信仰方面獲得了一定的自由,但是她們的社會地位并沒有顯著的改變。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以安娜為代表的“自由女性”們在追尋自由的過程中便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困境和危機。
為了獲得理想的自由,安娜面對著感情生活、政治信仰和寫作障礙三個方面的困境。這重重的困境使得她最終走到心理崩潰的邊緣。
安娜離婚后一直沒有再婚,帶著女兒與情人邁克爾生活在一起,兼有母親、情人和職業(yè)作家的多重角色。原本安娜很愛邁克爾,樂意為他做很多事,甚至盡到“妻子”應盡的許多責任和義務,但邁克爾的許多做法卻令安娜心生怨恨。因為邁克爾不喜歡那個獨立并且有思想的安娜,常常抱怨安娜把做母親的角色放在做他情人的角色之前,還時常就安娜的作家身份以及安娜的共產(chǎn)主義信仰等嘲笑安娜。結(jié)果安娜在這段感情中漸漸失去了獨立失去了自我。后來邁克爾的離去使安娜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因為她在潛意識中并沒有擺脫對男性的依賴和對異性的感情需求。由此可見,她的感情和對男性的需求從來都沒有自由過,也不可能做到完全自由。表面上看她后來一次次“自由”地選擇性伙伴,但獲得的是一次次的傷害。所以,安娜面臨的感情方面的困惑其實是理想中的自由與現(xiàn)實中的自由之間的矛盾,并且這種矛盾不可能消失。所謂的自由只是一種表象的自由,男權(quán)社會中的女性要想真正的自由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xiàn)實的。
另一方面,安娜在政治信仰方面也遭遇了困境。紛亂無序的社會嚴重影響了安娜的人格,最終導致了她的人格和精神的分裂。安娜在非洲左翼團體和英國共產(chǎn)黨組織中的種種經(jīng)歷令她很失望,在經(jīng)歷了兩次退黨后,她的政治信仰徹底破滅。
再者,作為作家的安娜,藝術(shù)對現(xiàn)實的無力感也使她逐漸喪失了對寫作的信心,導致她患上了寫作障礙癥并且無法創(chuàng)作出任何作品。對于作家而言,寫作意味著她的生命。安娜的寫作障礙反映出她的生存危機。安娜一直在和思想中的另一個自己進行斗爭,因為另一個自己有自殺的意志。
小說中另一位“自由女性”的代表摩莉,她是安娜的好友,并且和安娜有著非常相似的生活經(jīng)歷,都因為婚姻不如意而離了婚,物質(zhì)生活富裕,有自己的信仰和精神追求,并且可以和不同的情人交往,對男人都持一種批判的態(tài)度。摩莉與查理的婚姻,由于顛覆了傳統(tǒng)意義上“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家庭模式,因此他們經(jīng)常發(fā)生爭吵,最終以離婚收場。摩莉有一個兒子湯姆,因為缺少父母的關(guān)愛而自殺未遂導致雙目失明。就像安娜對女兒一樣,摩莉也想通過自己的生活理念來影響自己的孩子,使其成才,但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摩莉所面對的種種遭遇也使她陷入了生存危機。
波伏娃認為,女性僅僅只靠擁有獨立的經(jīng)濟和擺脫婚姻是不能獲得自由的,而要靠建立她們的主體性。[1]漸漸地,安娜開始思考并意識到她之前所認為的不需要任何幫助和男人的生活其實并不是自由的。女性真正的自由必須要得到男性和社會的認可,即:男性和女性需要共同合作,和諧相處。
在面對種種的困境和經(jīng)歷了理想中的自由破滅之后,同時目睹了湯姆極端的自殺行為和索爾不屈不撓的奮斗和對未來依然充滿信心的努力,安娜開始進行了對自己和世界的新的思考。
安娜終于不再僅僅只是在日記中抒發(fā)自己的情緒,她的精神也逐漸平復下來。和索爾的相處讓她看清了自己的困境,她開始關(guān)注和進入周圍的生活,想要在生活中為人們做一些真實的并且是有意義的事情。而安娜的好友摩莉也結(jié)束了長久的獨身生活,再次進入到婚姻之中。正如小說的結(jié)尾:“我們都將融入英國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之中?!盵3]從這個結(jié)局不難看出,它標志著安娜和摩莉,以及她們所代表的自由女性們,正在經(jīng)歷一個巨大的轉(zhuǎn)變,盡管這是在經(jīng)歷了痛苦的體驗后才獲得的轉(zhuǎn)變,但這種轉(zhuǎn)變對于像安娜一樣的自由女性來說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可以說,這是一場無聲的自我救贖。
萊辛通過《金色筆記》提出了女性自由之路的前景和展望,同時構(gòu)建了一個兩性關(guān)系的新型模式,即:兩性平等,和諧共處,攜手前進?!白杂膳浴钡闹黧w身份建構(gòu)也不是僅擁有經(jīng)濟獨立和一間自己的屋子就能達到的,它的實質(zhì)需要男性的參與,只有通過兩性和諧,共同合作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自由和主體身份的建構(g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