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爽
(北華大學附屬醫(yī)院,吉林 吉林 132000)
冠心病是冠脈動脈狹窄引起的缺血性疾病,可并發(fā)冠脈綜合征,其中不乏急性心肌梗死者,長病程可并發(fā)慢性心力衰竭,一旦發(fā)生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時間明顯縮短[1]。高脂血癥是冠心病發(fā)生、并發(fā)急性冠脈綜合征的危險因素,高脂血癥所致的脂質(zhì)代謝紊亂,會加重冠脈斑塊形成、鈣化[2]。他汀類藥物是治療高脂血癥的首選藥物,類型較多,不同藥物的療效不盡相同。本次研究采用對比分析,以2017年1月~5月入選的84例患者,評價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的療效。
2017年1月~5月,醫(yī)院門診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入組。納入標準:①冠心病穩(wěn)定,未并發(fā)冠脈綜合征;②未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一般狀況尚可;③無PCI介入治療需求;④經(jīng)血管造影明確診斷為冠心??;⑤經(jīng)血液生化檢查診斷為高脂血癥,甘油三酯(TG)>1.21 mmol/L;⑥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完整;②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③拒絕參與研究;④無法獲得隨訪;⑤其他重大疾病,如臨床期慢性腎臟?。虎藿?周使用過調(diào)脂藥物。入選對象84例,根據(jù)病歷號分組。對照組42例,其中男30例、女11例,年齡(56.1±6.2)歲。冠心病病程(5.6±1.4)年。有心腦血管事件病史10例。TG(1.92±0.56)mmol/L。合并癥:糖尿病7例,高血壓16例,高尿酸血癥12例。當前應用抗高血壓等非降脂藥物(2.6±1.1)種。觀察組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齡(57.2±7.0)歲。冠心病病程(5.8±1.2)年。有心腦血管事件病史11例。TG(1.95±0.46)mmol/L。合并癥:糖尿病8例,高血壓15例,高尿酸血癥13例。當前應用抗高血壓等非降脂藥物(2.6±1.2)種。兩組對象年齡、性別、病程、有心腦血管事件、TG、合并癥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所有對象都常規(guī)的疾病管理,指導患者進行宣教,減少脂肪的攝入,加強飲食控制,低鹽飲食,增加纖維素的攝入。對照組:給予阿托伐他汀治療,1日20mg,睡前口服,連續(xù)8周。觀察組:給予瑞舒伐他汀治療,10mg/日,1日1次,持續(xù)8周。
治療前、8周后,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膽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ApoAI、Apo B指標水平。兩組對象的血脂指標達標率。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兩組的治療后冠心病療效,包括心肌缺血標志物CK-MB、C反應蛋白(CRP)、心率(HR)以及動態(tài)心電圖心肌缺血總負荷。
TC:成人:2.86~5.98 mmol/L(110~230 mg/dl)。TG:0.22~1.21 mmol/L(20~110 mg/dl)。HDL-C:0.9~2.19 mmol/L(35~85 mg/dI)。LDL-C:<3.12 mmol/L(120 mg/dl)。ApoA1:110~160 mg/dl。ApoB:69~99 mg/dl[3]。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例(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TG、TC、LDL低于治療前,兩組TC低于治療前,觀察組TG、TC、LDL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治療后,觀察組TG、TC、LDL達標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0.0%(0/42),對照組出現(xiàn)1例肝功能不良。
觀察組治療后CRP、CK-MB、心電圖心肌缺血總負荷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的血脂指標對比(±s)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的血脂指標對比(±s)
注:與觀察組相比,△P<0.05;與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n=42) 時間 TG(mmol/L) TC(mmol/L) HDL(mmol/L) LDL(mmol/L) ApoAI(mg/dl) Apo B(mg/dl)觀察組治療前 1.95±0.46 5.44±0.86 1.35±0.15 3.47±0.29 135.67±17.34 76.80±15.67治療后 1.27±0.31* 4.56±0.75* 1.56±0.19* 3.17±0.33* 126.70±15.45 73.19±12.43變動 -0.68±0.23 -0.88±0.20 0.21±0.10 -0.30±0.09 -8.97±5.67 -3.61±3.15治療前 1.92±0.56 5.50±0.91 1.40±0.16 3.51±0.28 134.59±18.75 75.97±15.92治療后 1.50±0.34* 4.91±0.63* 1.52±0.21* 3.38±0.26* 129.80±19.11 74.76±13.45變動 -0.42±0.15△ -0.59±0.23△ 0.12±0.10 -0.13±0.11△ -4.79±8.46 -1.21±2.56對照組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血脂指標達標情況對比 [n(%)]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冠心病療效相關指標對比(±s)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冠心病療效相關指標對比(±s)
注:與觀察組相比,*P<0.05。
指標 CRP(mg/L) CK-MB(U/L) HR(次/min) 心電圖心肌缺血總負荷(mm·min)觀察組 7.36±4.26 35.7±14.5 75.3±11.3 171.5±48.4對照組 10.22±3.75* 46.6±12.7* 76.6±8.2 203.5±55.2*
他汀類藥物是一線調(diào)脂藥物,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他汀類藥物還將有抗炎、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在冠心病、腦卒中治療中可增進療效,循證研究證實其能夠增進卒中、冠心病的療效,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降低CRP等指標的水平[4]。本次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觀察組的CRP、CK-MB、心電圖心肌缺血總負荷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中,相較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的療效更好,meta分析也證實了這一點,瑞舒伐他汀相較于阿托伐他汀,其不容易受到肝臟代謝、不經(jīng)CYP450 3A 4代謝,不受基因多態(tài)性的影響,這可能是其療效更為顯著的原因[5]。
從冠心病的管理來看,瑞舒伐他汀的效果更好。CRP是炎癥標志物,CK-MB是心肌損傷標志物,心電圖心肌缺血總負荷反映了心肌缺血的發(fā)生情況。有學者報道的心絞痛患者CK-MB水平(普遍在70 U/L以上),普通對象CK-MB需要控制在50U/L以下[6]。兩組患者的HR均達到正常水平,近年來HR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在心臟疾病中,開始成為治療的療效評價指標,從其他學者研究來看,60次/min后心率的上升冠心病患者出現(xiàn)急性冠脈綜合征的風險也隨之上升,普通冠心病患者的HR需要控制在90次/min以下[7]。兩組對象的心電圖心肌缺血總負荷處于較低水平,甚至低于部分體檢健康以及冠脈輕度狹窄無癥狀對象(100~500 mm·min),提示疾病的治療效果較好,有效的控制了心肌缺血。當然需要注意的是,瑞舒伐他汀的價格更貴,尚缺乏長期的研究顯示其在降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方面優(yōu)于阿托伐他汀的結(jié)論。
小結(jié):瑞舒伐他汀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療效優(yōu)于阿托伐他汀,特別是在改善TG、TC、LDL方面的效果較好,可使冠心病患者從中獲益。
[1] 歐陽文婷,肖義澤,段義軍.中國≥60歲老年人衛(wèi)生服務需求Meta分析[J] .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6,32(9):1149-1152.
[2] 劉善淘,郭 軍,莫健姣,等.他汀類藥物對冠心病患者心房顫動預防效果的meta分析[J]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5,31(11):1186-1191.
[3]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lián)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5):390-419
[4] 楊冬梅.他汀類藥物的臨床多效性研究進展[J] .中國藥房,2014,24(4):378-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