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巖云
摘 要:實驗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實驗既是對于理論知識的應用與探究,也是對于各種化學定理、定律的一種有效驗證。在實驗教學的展開中,教師可以嘗試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可以將更多生活元素融入其中。這既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化學知識應用的一種有效引導方式,這也會培養(yǎng)與鍛煉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各類生活化問題的一個有效教學過程。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生活化
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2011年版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要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出發(fā),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會實踐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美國教育家布朗認為:“學習的環(huán)境應該放在真實問題的背景中,使它對學生有意義”。學生在生活中學化學會更加生動、真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瘜W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教育最基本的特征?;瘜W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發(fā)展科學素養(yǎng)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具有其他教學手段無法代替的特殊作用,化學實驗脫離了生活,將會很枯燥、太骨感;如果讓“生活”與“實驗”完善結合,更會達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化學實驗生活化的重要性
化學新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現(xiàn)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感受化學知識的重要性,看到化學知識和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并能夠學會用化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一些事,發(fā)現(xiàn)生活中存在的化學知識和化學思想,并能夠運用化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現(xiàn)階段的初中生在傳統(tǒng)的化學課堂中養(yǎng)成了一種化學實驗高高在上的思想,覺的化學知識是很高深的理論跟自己的日常生活沒有很深的練習,導致學生在課上學習的化學知識,不能夠在生活中運用出來,對生活中存在的化學現(xiàn)象也是視而不見,導致學生的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得不到提升,不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實行生活化的實驗方法,是我們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采用生活中的物質作為實驗藥品
以生活化的形式展開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有很多不同的切入點。首先,教師可以采用生活中各種常見物質作為實驗藥品,這在很多化學實驗中都可以用到。化學實驗本身生活化程度就比較高,不少實驗都是對于各種生活現(xiàn)象,生活中的問題的探究,因此,很多實驗器材以及藥品都可以取自生活,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各種常見材料。教師在講到那些生活化程度很高的實驗時,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那些常見物品作為實驗材料,可以充分體現(xiàn)生活中化學知識的廣泛應用。以這種形式展開實驗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實驗的趣味性,這往往也會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實驗過程,能夠更好的抓住實驗的原理與實質,可以讓學生對于實驗課程有更好的把握。
選取學生身邊的物質作為實驗藥品,即:實驗藥品“生活化”。以學生身邊常見的物質作為實驗藥品,可以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感到化學并不神秘,就在我們身邊,這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激發(fā)他們對實驗的興趣。例如:用易拉罐代替鋁;用火柴盒代替紅磷;用鉛筆芯代替石墨;用食鹽代替氯化鈉;用面堿來代替碳酸鈉;食用小蘇打代替碳酸氫鈉;用雞蛋殼來代替碳酸鈣;用果導片代替酚酞;用中藥紫草的酒精浸液來代替石蕊試液等等。另外,生活中的鐵釘、銅絲、木炭、白醋、白酒、農(nóng)用硫酸銅、建筑用的碎石(主要成分碳酸鈣)、生石灰、熟石灰、廢干電池拆下來的銅帽、鋅片、碳棒等都可直接作為化學實驗的常用藥品。在學習測定溶液PH值的相關知識時,選擇生活中的一些物質,如廚房清潔劑、肥皂水、食鹽水、廁所清潔劑、食醋等來代替酸、堿、鹽溶液進行實驗,學生對這些實驗非常感興趣,并在操作中很快能掌握測定溶液PH值的正確方法。在驗證鋅、鐵、銅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時,可讓學生自行設計利用家里的現(xiàn)成材料(鐵絲、白醋、廢干電池等)作為實驗用品來完成實驗。
三、選取生活中的問題作為實驗主題
教師還可以嘗試選取生活中的各種典型問題作為實驗主題,這也是生活化實驗教學的一種很好的形式。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問題,不少問題都和化學學科有關,這類問題完全可以成為化學實驗教學的探究主題。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知識點的特點,選取和教學內容相關的一些生活化的探究問題,透過一定程度的改編或者組織后將這些問題引入實驗課堂。這會讓學生對于這些社會性問題有更大的關注程度,會讓學生對于生活中相應問題的理解更加深入與透徹。隨著化學學科的不斷發(fā)展,化學學科已經(jīng)能夠越來越好的用于解決能源問題、生態(tài)問題等社會問題。而這類主題中往往又包含著一些很值得研究的實驗課題。教師可以結合初中生的能力水平適當進行實驗的改編,以這種形式來讓化學實驗教學的實效更高。
四、選取生活和社會中的化學現(xiàn)象作為實驗內容,即:實驗內容“生活化”
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很多化學現(xiàn)象都可以作為化學實驗內容選取的素材,這些素材學生熟悉,內容豐富。以這些素材為實驗內容,對于學生注意身邊的化學現(xiàn)象,解釋身邊的化學現(xiàn)象,利用身邊的化學現(xiàn)象,更好地學以致用,具有重要作用。
化學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非常密切。但是教師常常受制于課堂組織的要求甚至考試等各種壓力,把一些非常貼近生活的實驗忽略了。如生活中鐵釘銹蝕實驗、洗滌劑的乳化作用、身邊物質的PH及測定方法、硬水和軟水的區(qū)分、溶液酸堿性對頭發(fā)的影響、酸雨的危害,等等,把這些實驗帶入化學教學中往往能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常見的堿》的教學中,教師常用“將新鮮的雞爪和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過的雞爪對比展示”實驗來說明氫氧化鈉有很強的腐蝕性。由于雞爪在濃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較長一段時間(20%的NaOH溶液中約需20多分鐘)才有明顯的顏色變化,所以,教師往往在課前就將雞爪浸泡處理好,課上直接出示出來。這樣做,實驗現(xiàn)象直觀、明顯,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推進,但缺憾也很明顯,沒有讓學生參與觀察、體驗和動手實踐,對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的認識仍處于淺表層次。因此,筆者在教學中補充“NaOH溶液處理樹葉制作葉脈書簽”作為學生課外活動的興趣實驗。讓學生自己去采集外形完整、大小合適、具有網(wǎng)狀葉脈的樹葉到實驗室里去完成實驗。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相當高,他們除了利用課余時間采集樹葉,還利用課間大活動的時間進行實驗,這在以往的實驗課上是看不到的。
五、實施化學實驗“生活化”設計的體會
近年來,化學實驗“生活化”設計的教學實踐使我們深深感悟到:作為化學教學內容重要組成部分的化學實驗,尤其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生活也應該成為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舞臺和切入點。在實驗教學中,要充分挖掘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素材、知識點、學習中的興奮點,設計我們的實驗,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化學實驗根植于生活土壤。
1.化學實驗的“生活化”設計,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手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與生活實際密切的化學實驗,能夠使學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自然界中處處有化學,能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去感知、體驗、實踐和思考,逐步形成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在“生活化”設計的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激發(fā),學生從心底熱愛化學,欣賞化學,從而喜歡化學學科;學生的能力在活動中形成,并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yǎng),逐步形成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勇于探索的科學學習態(tài)度。
2.化學實驗的“生活化”設計,能夠讓學生善于用化學視角看待生產(chǎn)生活和社會問題
化學知識源自于生產(chǎn)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產(chǎn)生活?;瘜W實驗的“生活化”設計,一方面讓學生圍繞問題的解決,逐步把生產(chǎn)生活知識和社會問題化學化,讓學生在生活的實際情境中體驗化學問題,另一方面,又能讓學生把所學到的化學知識自覺地運用到各種具體的生產(chǎn)生活和社會問題中去,實現(xiàn)化學知識生活化。實際教學中,不僅要從學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學問題,還要讓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化學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分析與解決,引導學生會用化學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逐步形成看待生產(chǎn)生活和社會問題的獨特的化學視角。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將化學實驗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化學知識和化學實驗的魅力,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化學學習中來,全面提升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