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中學 張 巖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在教學中進行信息技術的應用是未來教學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相較以往的教學模式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對于促進學生的主動性學習,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即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注重運用信息技術打造高效數學課堂。
數學知識的探究需要數學家進行反復的論證和模擬才能找出其中隱含的數學規(guī)律,從而進行證明和論述,形成科學的理論。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一般依靠教師的講述來獲得知識,沒有實際的經驗,這就導致學生缺乏主動性的探究,不能自主發(fā)現數學中的規(guī)律。數學的學習不是被動地進行記憶和反復練習,而應該是學生積極地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數學中出現的問題,將原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遷移,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將新知識進行同化的過程。數學的新知識需要學生進行再創(chuàng)造,將新知識有機地融入原有的知識體系中,才能成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教師在學生進行新知識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探索和思考空間,讓學生在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的過程中有效掌握數學知識,這樣,學生就能獲得數學知識,同時掌握數學的學習技巧和經驗。
《幾何畫板》為高中數學教學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探究環(huán)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幾何畫板進行問題的猜測、驗證和論證,這對于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具有良好的啟示作用。高中數學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幾何畫板進行數學探究,可以讓學生直觀地去進行數學知識的觀察,在動態(tài)中發(fā)現和探索各種變量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將思考轉化成自己的知識。通過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以往的“被動聽”轉變到“主動學”,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再比如近幾年實行的微課、翻轉課堂等也改變了傳統的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更新了觀念,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又如我校引入金太陽錯題分析,即借助大數據統計學生錯題率、錯題點,再推送對應相關練習,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解題效率及準確率。
高中數學知識比較枯燥和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許多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足。在信息技術的環(huán)境下,高中數學教師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直觀、形象的體驗,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活躍教學氣氛,從而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促進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也能有效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從而讓學生高效地掌握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
比如在研究函數y=lnx-x的單調性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函數的圖象情境,讓學生進行函數圖象的觀察,這樣y=lnx-x的單調性就一目了然,學生很容易就能掌握函數單調性的本質規(guī)律,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再比如講解數學實際問題或枯燥的脫離學生生活情境的問題時,若借助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既能豐富教學活動內容,活躍教學氣氛,也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為學生創(chuàng)設熟悉的教學情境,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推動了高中數學教學的改革,將信息技術和高中數學教學融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從數學的特點出發(fā),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將數學知識的規(guī)律和內涵給學生形象地呈現出來,這樣不僅能給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提供思路,也能讓學生形象生動地感悟和體會數學知識的魅力,更容易掌握數學知識的內涵,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高中數學教學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要抓住教育改革的機遇,將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進行運用,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運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學習和探究,拓展學生的思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有效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同時遵循新課標,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承上.創(chuàng)設情境對高中數學教學的積極影響[J].考試周刊,2017(91).
[2]臧建國.給予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科技視界,2017(19).
[3]肖茂君.高中數學教學課程改革研究[J].高考,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