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外國語學校 唐靜燕
在小學數(shù)學中,概念教學屬于一個重要部分,然而就當前而言,因為多種因素共同影響,致使小學數(shù)學之中的概念教學沒有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在這之中,概念掌握以及理解存在顯著時效性最為突出。數(shù)學概念乃是前人通過大量實踐活動不斷概括以及歸納抽象形成的集體智慧結晶,具有高度概括、抽象的特點。由于小學生整體年齡偏小,邏輯思維還不成熟,需要數(shù)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讓兒童歷經(jīng)概念形成的具體過程,在概念具體形成期間包含很多育人資源,兒童除了可以對概念內容加以認識之外,同時思維能力還能得到發(fā)展。因此,數(shù)學教師需立足實踐,努力進行創(chuàng)新以及探究,幫助兒童對數(shù)學概念加以理解以及鞏固。本文以“比例的意義”當作案例,對小學數(shù)學中的概念教學進行深入探究。
實際上,概念學習比較枯燥,致使很多兒童難以對概念提起學習興趣。所以,數(shù)學教師需在兒童剛剛接觸概念時,便讓兒童對概念價值加以了解和認同。如此一來,除了可使教學難度得到降低,利于兒童接受之外,同時還可加深兒童對概念的具體理解。假設兒童不能對概念價值加以認同,那么在其學習期間必然會對概念產(chǎn)生疑惑,進而逐漸放棄對于概念的學習以及掌握,致使教育目標無法達成。
例如,講授“比例的意義”時,通常會有兒童提出:比例有什么作用?多數(shù)教師都會告訴兒童,比例的價值就在于比例的具體應用,這樣會讓兒童形成更大的疑惑。此外,還有一些兒童會問:兩個數(shù)作商又叫作這兩數(shù)的比,而比例則表示兩個比相等,有什么具體意義?針對這個問題,很多兒童都存在疑問。這需要數(shù)學教師在講解“比例的意義”時重點突出比例的價值,使兒童對比例的價值加以重視,并且通過引導來讓兒童對“比例”的概念加以理解。
為使概念教學的整體有效性得到提高,保證兒童可以對概念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數(shù)學教師在平時開展概念教學時,需盡量做到以下五點:第一,使用精準、準確的語言對概念本質加以揭示。第二,與教學目標進行結合,對有關特征加以突出。第三,對正比例以及反比例加以合理運用。第四,運用比較以及變式加深對概念的理解與掌握。第五,對概念的具體應用加以重視。在小學時期,兒童會接觸很多概念,所以數(shù)學教師需對所有概念認真對待,同時和兒童實際情況結合,緊抓概念具有的核心特征,并且還需對概念具有的本質特征加以把握,選擇恰當方法引導兒童展開分析以及思考。如此一來,除了可加深兒童對于概念的整體理解之外,還能讓兒童對概念形成深刻印象,提高其思維能力。
比如,在講授“比例的意義”時, 數(shù)學教師需明確比例就是表示兩個比相等的一個等式,比例源自度量,而且比例可以解決一些不可度量這一屬性具有的可比性。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兒童對于比例的具體理解,同時還能讓其對比例的價值加以明確。
經(jīng)過實踐證實,教師單純進行課堂講解并不能獲取較好的教學效果,尤其是針對一些抽象概念。所以,在平時的概念教學中,數(shù)學教師需對教材仔細研讀,對有關的數(shù)學素材加以整合,從而把有關素材添加到課堂當中,創(chuàng)設出真實、形象以及生動的課堂情境,讓兒童可以在形象、生動并且真實的課堂情境中進行學習。
例如,百分比、比以及比例都是對于事物進行比較的一種特殊形式,其在平時生活之中出現(xiàn)的幾率很高。然而,因為受到多種因素的具體影響,兒童對這些概念進行學習以及理解期間常會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數(shù)學教師為使兒童的理解難度得以降低,可把生活當中的一些具體材料添加到課堂之中,并且使其和課堂情境巧妙融合,讓兒童可以在具體情境之中把比例這個概念抽象出來,這樣能夠給予兒童親自動手實踐的機會,促使其對比例這個概念的具體理解以及內化。講授“比例的意義”之時,教師可借助多種不同材料,例如通過分割實際物體、測量實際物體,如國旗高度、教學樓高度等,讓兒童在實踐操作之中對“比例”的含義加以應用和體會,并且讓兒童認識到比例在現(xiàn)實之中有著重要應用,通過比例能夠使很多問題得到簡化。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都沒有對概念教學予以足夠重視,其在教學期間并未對概念教學加以深入探究,而是把重點都放在了問題解決以及運算之上。概念學習無法一蹴而就,站在整體角度來看,數(shù)學概念除了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層次性,在學習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層次性,而且其會對教學效果造成較大影響。
例如,講授“比例的意義”時,數(shù)學教師常把其和比例應用進行分割。但在現(xiàn)實教學之中,比例意義和其應用是無法分割的,而且比例的具體應用更是比例意義的一種深化。因此,在課堂之上,教師需給兒童創(chuàng)造恰當?shù)纳钋榫?,不斷引導兒童分析相應的?shù)量關系,讓兒童在分析中對“比例”這個概念加以理解。如此一來,除了可以提升兒童對“比例”的運用能力之外,還能提升其分析能力以及解題能力。
綜上可知,小學數(shù)學中的概念屬于一項重要內容,然而在多種因素的具體影響之下,小學數(shù)學中的概念教學沒有獲得良好效果。站在教師角度而言,其過于重視應用以及運算,常常忽略了對于概念的具體理解,在課堂上,數(shù)學概念通常會占據(jù)一個課時,同時應用以及運算通常會和概念脫節(jié)。站在學生角度而言,概念比較抽象,致使學生缺少學習方面的自覺性。所以,數(shù)學教師需對教材認真研讀,對教學資源加以整合,緊抓概念具有的本質,并且采用一些恰當手段實施教學,這樣才可獲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