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紫薇
(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代表詞作《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全詞將該女子的容顏描繪的十分姣好,衣著描繪的非常華麗,仿佛撰寫了一幅唐代仕女圖。整首詞通過描寫該女子從懶起梳洗到妝成著衣,并沒有正面描寫這名女子的心情。但最后一句的“雙雙金鷓鴣”我們可以懂得作者的想法。這里使用的是反襯的手法,這女子的寂寞用“雙雙”二字進行反襯,當她看見服飾上的“金鷓鴣”是成雙成對,便令她睹物思人,自憐自艾。由此可見,“雙雙”二字便是全篇的神來之筆,它是上闋的“懶”和“遲”的根源。試想她心事重重,遲起梳妝,準備著衣時,映入眼簾的卻是“雙雙金鷓鴣”,此情景是如此的難以忍受。作者將人物的孤獨,用鷓鴣雙雙進行反襯;將人物內心的寂寞空虛,用容顏服飾進行反襯。作品用其“辭藻美”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詞風和藝術成就,區(qū)區(qū)十四字便將女子寂寞心境的畫面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劉歡是整個《甄嬛傳原聲大碟》的作曲者,《菩薩蠻》作曲部分選擇的是仿若書卷氣息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典雅的編曲方式,但在和聲轉調上并沒有墨守成規(guī),而用管弦樂加民樂的編曲方式,無法將它編排分類,音樂形式極具“個性”,讓中國古典詩詞即韻味悠長又古意盎然。因此,在歌曲的制作編排上,劉歡可謂是“匠心獨運”。
《菩薩蠻》是其采用五聲性民族調式編寫成的現(xiàn)代音樂作品。作品調式調性之間的游移,增加了民族風味的神秘色彩。前奏是四組古箏的琶音連奏,這首歌曲的前奏音域之間跨度略大,共跨了兩個八度,使用較多的是五度和二度,這是古風古曲的顯著特點。但又有大量的偏音變宮,較之傳統(tǒng)古曲的曲調更新鮮,也更具變化。深沉婉轉的古箏仿佛將我們帶入古色古香的世界,一位深閨女子正在對鏡梳妝,音樂舒緩且靜謐。
歌詞進入,音樂進行依舊是十分緩慢綿長,每一句的結尾都是四拍,但每一個部分又不一樣,并且大部分運用偏音作為長拍,十分的規(guī)整且巧妙,簡約而不簡單。如:前兩句,“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的結尾是三拍的拖拍加一個休止,共四拍。第三、四句,“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是一個大附點加一個兩拍的拖拍,宛轉悠揚,加起來共四拍。最后三句,“花面交相映”、“雙雙金鷓鴣”直接是四拍的拖拍。拖拍處都精心設計,宛轉悠揚,運用偏音作為長拍打破了以往傳統(tǒng)古曲刻意避免對偏音的使用,讓聽者感受到古曲的古韻還在,但偏音的巧妙運用使其獨具特色,讓旋律更加豐富靈動,這種變化在聽覺上跟以往傳統(tǒng)的民族音樂是有明顯區(qū)別的,這是劉歡的“一匠”。間奏部分,是陶笛的吹奏,相較于笛子來說,會更加的舒緩,結尾處又將婉轉的古箏與悠揚的陶笛相結合,將洶涌如潮卻又極力克制的似水波平靜的情感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這便是劉歡的“二匠”。
電視劇是音畫相結合呈現(xiàn)的藝術,對藝術表現(xiàn)十分講究,不僅歌曲要優(yōu)美,更要做到音畫融洽,以推動劇情的走向,將人物內心情感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從而深化整部電視劇的思想主題。
這首詞作為大型宮斗劇《甄嬛傳》的插曲可謂是恰當好處。該劇講述的是一位女子渴望幸福,卻又不得不陷入宮斗,從最初的天真單純,到心機老練,最終失去了最愛,卻也成為后宮的主人,如此華麗與蒼涼的人生,展現(xiàn)了深宮婦人的無奈與幽怨。與《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中暗示人物孤獨寂寞的心境不謀而合,因此將該詞作為全劇的插曲,音畫完美融合且相得益彰,這正是劉歡的“三匠”。
《菩薩蠻》全曲兩分鐘左右,在電視劇《甄嬛傳》中,有兩處較為典型的片段運用了此曲。第一處是在第64集的第24分10秒至第26分,沈眉莊難產血崩而死,熹貴妃甄嬛從沈眉莊住緩緩走出,步伐沉重至大門門柱,失聲痛哭,甄嬛哭聲一出,此曲頓起,鏡頭轉至回憶眉莊入宮的種種情節(jié),影視畫面與該曲合二為一,未著一語卻能讓觀眾感同身受。此處配此曲,應景更應情。
第二處是第76集的第40分至第42分15秒,即全劇的結局處。成為太后的甄嬛一個人在榻上安眠,她的人生已到達頂峰,但仍有諸多紛擾,隨著曲目綿延,鏡頭從她在紅梅枝頭掛小像許愿開始,回顧她傳奇的一生,從單純進宮,到被陷害,再到陷害別人,一步步成為太后,看似華麗但許多人都離她而去,只有她一個人頑強地活到了最后,體會這“雙雙金鷓鴣”所昭示的孤寂與落寞,這里,詞、劇、曲完美交融,全劇節(jié)奏得到了完滿統(tǒng)一。
《菩薩蠻》用其“離經叛道”的音樂美與電視劇《甄嬛傳》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畫面感合二為一,水乳交融,為我們帶來了一場音畫結合的視聽盛宴。曲調運用音樂民族素材使其具有古雅的民族風格,在技法上創(chuàng)新編曲使其具有清新的時代性。這樣的音樂作品,在它的各個枝梢末節(jié)都無不輝映著五千年中華民族文化的厚重和睿智。
[參考文獻]
[1]危陽.電視劇《甄嬛傳》主題曲及插曲中的創(chuàng)作特點[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4.
[2]沙夢姝.影視劇《甄嬛傳》中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及演唱分析[D].河南∶河南大學,2016.
[3]趙芳.電視劇《甄嬛傳》的藝術與價值研究[D].河北∶河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