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縣第一實驗幼兒園 韓 銘
我與繪本的最初相遇是在十一年前——在一次蘇滬名師交流活動中我有幸聆聽到上海特級教師應(yīng)彩云的《老鼠娶新娘》、蔣靜的《好朋友》和祝曉雋的《小豬過生日》等繪本教學活動——我第一次知道原來這些生動的教學活動素材都源自于一本本有趣的繪本,從而對繪本和繪本閱讀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經(jīng)過多年的繪本閱讀和實踐積淀,漸漸地,我越來越意識到從孩子的視角去看繪本、去參與繪本閱讀的重要性。在我的理解中,兒童視角其實與我們的課題中提出的兒童本位是有異曲同工之意的。作為一線教師,在和孩子們一起參與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幼兒愛看什么樣的繪本?”“幼兒是怎樣進行繪本閱讀的?”“幼兒閱讀繪本時會有怎樣的反應(yīng)和收獲?”這樣的問題始終縈繞在我的頭腦中,并伴隨著我的繪本閱讀實踐。
我們設(shè)計并發(fā)放了“孩子最喜愛的繪本”調(diào)查表,這個調(diào)查表分為親子版和教師版。親子版是讓家長根據(jù)最近一個月孩子在家的閱讀情況填寫孩子近期最愛讀的繪本書目,數(shù)量要求在十本或十本以內(nèi);教師版則是我們通過閱讀區(qū)角活動以及繪本閱讀教學的反饋情況,填寫幼兒在園閱讀頻率最高、最感興趣、最喜愛的繪本書名,并記錄孩子在閱讀這些繪本時的興趣點,分析孩子喜歡這些繪本的原因。
我們每一個月會更新補充閱讀區(qū)的繪本,這也是個觀察繪本自選情況的好時機。我們把帶來的新書按照大小、種類擺放于閱讀區(qū)的桌子、柜子以及書袋里,孩子們看到有這么多的繪本展現(xiàn)在他們眼前會發(fā)出驚嘆:“哇,這么多書!”緊接著,就開始了很熱鬧的自選活動。
丁丁最喜歡汽車,他一看《云汽車》的封面上畫了各種奇形怪狀的汽車,便毫不猶豫地取走了這本書。
小銳選了《你真好》說:“這本書的封面上有我喜歡的恐龍,我要看!”
童童拿起一本《長鼻子大象》,封面上有一只大象的長鼻子用襪子套了起來,她非常高興地指著封面對旁邊的小伙伴說:“你看這個大象的鼻子好好玩?!比缓缶妥趬|子上開始看書。
也有很多孩子看了書袋里的書,看這本再看看那本,大約看了十多本之后才選定自己要看的那本書。每本書都是先看看封面,再翻翻里面的畫面,然后決定是否看這本書。
在孩子自主選書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的繪本閱讀最先看到的就是繪本的封面,從封面他們大概能夠感知到繪本的主題和圖畫的風格,然后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興趣點來進行選擇。從小小調(diào)查表的運用和定期投放自選中,我們可以及時、準確地了解孩子喜歡的繪本,再在這些繪本中選擇一些孩子們最為關(guān)注和興趣點較多的繪本進行重點閱讀或集體閱讀活動。
1.3.3 生化指標及其他體格指標 在病歷系統(tǒng)里查閱患者的腰圍、臀圍、糖尿病史、既往史、生活史(吸煙、飲酒)以及入院后48 h內(nèi)進行的血生化C21檢驗、血壓、血糖及胰島素水平檢測結(jié)果。
當幼兒開始閱讀自己喜歡或者感興趣的繪本時,他會把自己的情感和經(jīng)驗放在繪本的情境中去理解書中人物的行為和心理,這時他就已經(jīng)踏上了自主閱讀的旅程。只是這時的自主閱讀還只是無意識狀態(tài)下的,需要我們用多元化的閱讀方式來開啟孩子們的自主閱讀模式。
在前期親子版調(diào)查中有好幾份調(diào)查表填寫了《大腳丫跳芭蕾》這本繪本,于是我們將這本繪本也投放到了閱讀區(qū)。
笑笑是最早來閱讀區(qū)發(fā)現(xiàn)這本書的,她拿到書后認真地翻看著,當她看到第二頁時就眼前一亮,馬上大聲地說:“這是個在跳芭蕾舞的女孩,她跳得好漂亮哦!”再接著往后看,她又用很驚訝的語氣說:“這三個人為什么會不喜歡她呢?”聽到她的嘀咕聲,朵朵和小雅也把小腦袋探了過來:“她可能遇到了麻煩?”“會不會腳太大了,他們不喜歡大腳?”“咦,為什么她會傷心?她怎么去餐廳工作了?”“對呀,笑笑,我們再往后看看,她到底遇到什么問題了?”
面對孩子們各有所思、各有所疑的現(xiàn)狀,我覺得需要組織一次集體閱讀活動,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觀察繪本畫面、理解繪本內(nèi)容,解決各自的問題。
師:前幾天在閱讀區(qū)你們閱讀《大腳丫跳芭蕾》時,你們認識一位跳芭蕾舞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叫貝林達。
1.師:貝林達有什么大問題?面對這個大問題她又是如何選擇的呢?答案就在這本書里,請你們仔細讀。讀的時候在自己喜歡的畫面上貼上星星,在看不懂的地方貼上你的小問號。
2.幼兒自主閱讀(可獨自閱讀亦可結(jié)伴閱讀)。
3.幼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疑問。
4.師:你們在讀的時候遇到問題了嗎?誰來說說你的小問號?
出示精讀畫面(3頁):
1.貝林達有什么大問題?你們能從圖中找出來嗎?
2.從這幅圖上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貝林達很傷心、很難過?
3.最后貝林達選擇了放棄還是繼續(xù),你從哪幅圖中看出來的?
師:把你最喜歡標有星星的那一頁講給大家聽一聽!
應(yīng)該說這是一次有益的嘗試,面對“怎么讀”這個問題,我采取了更為多元化的閱讀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我把自主閱讀真正地交給了孩子。
1.獨自閱讀和同伴閱讀的自由切換。在閱讀區(qū)和集體活動中,孩子們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閱讀需求,自由選擇獨自閱讀、結(jié)伴閱讀或小組閱讀方式,既給他們獨立思考的空間,又給他們與同伴交流分享的機會。
2.幼兒自讀與師幼共讀的有效互補。師幼共讀、精讀被精心安排在幼兒自讀之后,意在讓共讀精讀成為幼兒深度閱讀的有效策略。師幼共讀是自主閱讀的升華,共讀的視界有多寬,自主閱讀地境界就有多高。
3.標注記號的巧妙運用。利用“小星星”和“小問號”幫助幼兒有目的地標注自己喜歡的和有疑問的畫面,將幼兒閱讀時內(nèi)隱的思考過程外顯化,促進幼兒帶著思考去閱讀、帶著問題進行交流、帶著興趣來分享。
這些方式的運用凸現(xiàn)了孩子們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為孩子互動式的自主閱讀留下了無限的空間。
繪本閱讀回應(yīng)就是讓孩子想再繼續(xù)閱讀,不管是再讀一遍剛看完的書還是讀另一本書。在繪本閱讀后,我和孩子做了一些有趣的繪本閱讀后續(xù)回應(yīng)。
孩子們制作一本以某個繪本為主題的書,然后寄給這本書的作者。這本書里包括孩子們對原書的一些想法:喜歡或不喜歡,或關(guān)于書中的一些疑問和謎題??傊?,可以在這本書中設(shè)計各種內(nèi)容,只要是他們覺得可以表達自己相對作者說的話就可以。
很多孩子都覺得畫畫或做手工比講述更有趣、更能準確地表達他們對繪本的理解。讓孩子們選擇自己閱讀過的繪本中最喜歡的那一本,并為之制作一幅推薦海報。孩子的很多想法會在制作海報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我們可以從畫面的細節(jié)中發(fā)現(xiàn)他們自然呈現(xiàn)的內(nèi)心想法——這也是我們用來引導(dǎo)孩子呈現(xiàn)閱讀后感想的有效方式。
中大班的孩子會樂于將自己喜歡的繪本運用表演的方式進行呈現(xiàn)。他們可以在老師的幫助下自主分配角色,自由發(fā)揮想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對繪本進行再創(chuàng)造。雖然這個過程有點耗費時間和精力,但用這樣的方式呈現(xiàn),確實也能更深切地認識繪本。
這些回應(yīng)既讓我們看清孩子在繪本閱讀中到底讀到了什么,又促使著孩子智慧的生成和發(fā)現(xiàn)。在“讀什么”“怎么讀”“讀到了什么”的反復(fù)思考與實踐中,我們且行且思,喚起了內(nèi)心的兒童本位立場,永遠用孩子的眼睛去看繪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