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思融
擬人修辭可以使文章更為生動、形象,所以這—修辭手法被廣泛運用?!洞笱銡w來》是美國環(huán)保主義者利奧德波的名作,文中處處都透露著作者對大雁的喜愛,將其視作和人—樣的生物,向人們傳遞了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精神。擬人修辭在文中的運用值得我們細細分析。
一、《大雁歸來》中的擬人修辭手法
1.飽含贊美的介紹
文章對大雁贊美性的介紹非常多,比如第二段結尾對大雁的介紹,使我們看到一只能夠準確判斷神秘莫測的天氣變化的大雁。它們有著和人—樣的智慧,而目博識,對每年遷徙路線上的地理人情都了如指掌,所以才會知道“沼澤和池塘邊,都有瞄準它們的獵槍”。正是因為博聞強識,所以才會有更明智的選擇,才會有“發(fā)現(xiàn)了喜歡的沼澤和沙灘,也是一聲不響飛過”。這一段還用到了“目空一切”這個貶義詞,實則是貶義褒用,讓讀者看到一個有著堅定目標,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勇者形象。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介紹大雁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來實現(xiàn)基本信念,每一次遷徙都要吹響聯(lián)合的號角,這就賦予了大雁很強的社會屬性;而且文中還有關于“家庭”的描寫,作者將大雁看成和人類一樣,都擁有自己的家庭,還比人類多了博愛的精神。作者認為大雁和人一樣充滿靈性,而目會思考、會選擇,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還有著人類沒有的美德,讓人肅然起敬。
2.細致入微的形象刻畫
除了對大雁的介紹之外,作者對大雁細節(jié)的描寫也非常有特點。比如大雁“向每個沙灘低語著”,就像同朋友道別時說悄悄話一樣,“向每個剛剛融化的水洼和池塘問好”……這些細節(jié)描寫都體現(xiàn)出作者將大雁看作了人。大雁是每年都要遷徙的,在時隔一年之后重新回到故鄉(xiāng),大雁對給它們帶來無限歡樂的水洼和池塘有著特別的感情,所以一旦回來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望”這些朋友。大雁時而低語,時而向它們的朋友問好,而且不會遺漏任何一個朋友,就像是久別家鄉(xiāng)的人回到家,在對故鄉(xiāng)的親人訴說離別、相思之苦。它們顧不上一路的勞累,也等不及“剛剛融化”的雪水干了,只要一接觸到水,就像孩子一樣快樂起來。作者將多情的大雁形象描繪得淋漓盡致。文中寫到大雁回到家鄉(xiāng)以后,往已經(jīng)收割了的玉米地去,每次出發(fā)前和回來后都會有“高聲而又有趣的辯論”。這是因為大雁非常聰明,它們知道當?shù)赜写杭窘公C殺大雁的規(guī)定,所以每次尋找食物都是光明正大地高聲歡呼而去。高聲歡呼就是為了呼喚附近的朋友,有食物大家一起分享,而在吃飽了以后又會進行“辯論”,分享自己的快樂。作者將其描繪成了一群無私的大雁,而且它們有自己的快樂王國,這也象征著一個理想社會。
擬人手法在這篇文章中隨處可見,作者也借此把自己對大雁的“暖”描繪得淋漓盡致,通過細節(jié)描寫告訴人們:大雁和人類—樣,有思想有感情,人類不應該為了一己私利去傷害大雁,人與動物應該是和諧相處的。
二、《大雁歸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學習擬人修辭手法
教學對象:八年級學生
課堂環(huán)節(jié):
師:閱讀課文,要學會用審美的眼光去看待文中的事物,文中有哪些描寫大雁的非常優(yōu)美的句子,大家認真讀一讀,細細品味。
生1:文中第四段描寫它們向沙灘低語,就像朋友之間的問候,這句感覺非常形象、生動。
師: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1:我看了感覺很親切。
師:文中具體哪些詞語讓你有親切的感覺?
生1:“低語”“久別的朋友”.這些是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師:你能夠想象一下這個場景嗎?
生1:我可以想象到它們在說話,并且是在說“嗨,老朋友,我回來了”。
師:沙灘會怎么說?
生1:我很想念你,我的朋友。
這里,教師開門見山,直接引導學生找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同時也為后面講擬人修辭手法做好了鋪墊。
生2:文中“它們……穿行著,向……問好?!边@一句也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因為“穿行”和“問好”一般都是人的活動.這里是大雁把池塘和水洼當成了自己的朋友,說明大雁非常友好,也很活潑。還有就是“一觸到水……濺起的水花會抖掉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師:怎么理解“一觸到水……濺起的水花會抖掉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這句話呢?
生2:因為大雁來了就預示春天馬上來了,氣溫就要升起來了,那冬天就已經(jīng)過去。
師:大雁把春天帶來了,給人類帶來了溫暖,就好像是春天的使者一樣,所以人們會把大雁當成‘域們的客人”。
生3:“在我們……盤旋之后,它們……滑翔下來?!边@句話里面的“盤旋”和“滑翔”把大雁的動作描繪得非常生動。
師:對,這些詞語確實很生動,但大家是否注意到了這些動詞前面的修飾語呢?大家再好好讀一遍,感受一下。
生4:前面的修飾語“靜靜”“試探性”,讓人感覺大雁有了人的思想感情,把大雁完全寫活了。
師:大家用不同顏色的筆將這些修飾語都標注出來。
生4:文中第六段:“每次出發(fā)前……辯論,每次返回前……爭論更響亮。”這里用到了“辯論”和“爭論”兩個詞,表明大雁和人一樣,非常有趣。
師:你們講得很有道理,那這里作者把大雁僅僅是當作鳥類嗎?
生5:作者在這里把大雁當作了人,當作了人類的朋友,體現(xiàn)了作者對它們的愛。
師:是的,從文中字里行間都能感受到“愛”這個字。我們大家一起把這一段再好好讀下,讀的過程中用心體會作者寫作時的心情,看會不會有新的感悟。
這里引導學生對關鍵語句進行賞析,讓學生反復品味擬人修辭所帶來的良好效果。
師:你們讀完有什么感受?
生6:文中“返回的雁群……向歡呼的鳥兒伸出雙腳”,作者在這一段用比喻修辭來描寫鳥的動作,形象地表現(xiàn)出大雁從空中快速降落的樣子。
師:下面的大雁為什么會“歡呼”呢?
生6:因為它們等待很久的食物終于到了,所以感到很高興。
生7:“它們一群一群……喧鬧著……”作者用“一群”“喧鬧”體現(xiàn)出雁群熱鬧、歡快的場景。
生8:“那接著而來的低語”一句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給人感覺大雁在一起一邊吃食物還一邊交談,場面很溫馨。
生9:文中第九段:“突然間……只聽到很模糊、稀疏的討論?!狈浅S腥?。
師:這一段哪里有趣了?
生9:這一段將它們寫成了一個大集體,彼此之間會爭辯,很熱鬧。
生10:而且在大集體里也有領導者。
師:這一點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生10:“一個深沉聲音算是最后發(fā)言……”
師:雁群的聚會給人感覺是家庭聚會一樣,大家吵吵鬧鬧。家庭里有大家都很尊敬的長輩,他一說話,大家都會安靜下來;雁群中也有這樣一位“領導者”,這樣寫會更有生活氣息。
師:文中對大雁的描寫很細致,那作者究竟是通過什么手段讓我們感受到大雁歸來的美好呢?本文的寫作叉體現(xiàn)了哪些特點?
生11:文中多處用到擬人修辭手法,正是因為頻繁使用擬人修辭,使人讀起來非常親切。
生12:描寫得這么生動,表明作者對它們的觀察非常仔細。
師:本文所表現(xiàn)的關帶有作者明顯的主觀情感。作者在文中大量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用描寫人的詞語來描寫大雁,讀者透過大雁和人一樣的活動,感受到了作者所傾注的感情。
作者能把大雁的活動描寫得如此細致、真切,主要是因為作者傾注了真情實感。運用擬人修辭,主觀情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將人的主觀情感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關才更加真實,這些都是源于作者內(nèi)心的美好世界。
師:現(xiàn)在布置作業(yè)。請大家在課文中尋找材料,并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來寫一段話,把大雁“說話”的聲音表現(xiàn)出來,并要表現(xiàn)出作者對大雁的愛。
三、教學總結與反思
這堂課主要是讓學生體會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并通過課堂講解發(fā)揮學生的想象,開拓他們的思維,使他們能夠在寫作文的時候合理運用擬人修辭。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很積極,這表明有好的文章,只要細細品味,是可以引起大家共鳴的?!洞笱銡w來》這篇課文的用語很含蓄,也很優(yōu)美。與其他說明類的文章相比,作者的情感更為細膩。全文從頭到尾幾乎都用到了擬人修辭手法,所以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可以始終感受到擬人修辭的魅力。整個教學設計主要是在對文章通讀的基礎之上再進行改編,從而實現(xiàn)整合教學內(nèi)容,統(tǒng)籌安排班級教學活動,進而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進一步提高。教學一共分為兩個環(huán)節(jié),基本上遵循由淺入深的順序。
擬人修辭手法主要是把事物人格化,把原本不具備人屬性的事情變成和人、—樣有語言和感情。作者運用擬人修辭手法主要是為了抒發(fā)感情,使讀者讀后備感親切,受到文章的感染。除此之外,擬人修辭還可以把抽象事物變具體,讓毫無生機的東西變活躍,常用的形式是把動物、植物以及一般事物擬人化。《大雁歸來》作者本身就是一個環(huán)保主義者,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篇文章的主旨也是他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文中用語含蓄而優(yōu)美,所傳遞的情感細膩而深沉。
本文的教學設計主要是從審美出發(fā),以品味文中的語言作為切入點,對文中的關鍵語句、詞語進行品讀,體驗作者融入的情感。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緊扣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重視教學內(nèi)容的整合,給學生安排了很多語言訓練的機會,從而促使學生學習素養(yǎng)的提升。修辭手法的教學,從對文中語句的品味到最后學生自行創(chuàng)編,整個學習過程層次分明,由淺入深,并不是直接告知,也不是隨意搬弄,而是讓學生自己去品味、體會,并達到會運用的境地。通過這堂課的教學,讓學生領悟到修辭手法的精妙之處,并培養(yǎng)學生感受語言的能力,應該說取得了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整個教學過程氣氛非常融洽,學生積極思考,敢于主動回答問題??梢哉f,整個課堂是一個感受和欣賞美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