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認知詞典學理論構建與實踐探索

        2018-01-25 20:43:25趙連振耿云冬
        辭書研究 2018年1期
        關鍵詞:語義學詞條詞典

        趙連振+耿云冬

        摘要現(xiàn)代學習詞典研究的明顯趨勢是認知學習詞典,但是將認知語言學與詞典本體結合的認知詞典學理論框架尚未構建,認知原則指導下的系統(tǒng)詞典編纂實踐更顯不足。專著《認知詞典學: 基于認知語義學理論的詞典編纂新方法》是將認知語義學理論應用于認知詞典學的理論構建以及英語學習詞典編纂實踐的有益探索。文章介紹了該書的主要內容,并簡要評述了其研究特色及不足之處。

        關鍵詞認知語義理論認知詞典學學習詞典

        一、 引言

        學習詞典編纂的根本理據(jù)在于反映詞匯習得的認知規(guī)律,從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習者的語言編碼能力。鑒于認知語言學在解釋語言和增強學習者語言學習過程中認知處理能力方面的優(yōu)勢,現(xiàn)代學習詞典研究的明顯趨勢是認知學習詞典,即結合認知科學理論,使詞典對語料的處理有利于學習者對詞匯的認知和習得。(趙彥春2001,2003)當代英語詞典編纂陸續(xù)汲取了認知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如1998年出版的《新牛津英語詞典》(The New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率先以認知語言學中的“原型理論”(prototype theory)為基礎,革新了釋義和義項排列方式。再如,2002年出版的《麥克米倫高階英語詞典》(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吸收了概念隱喻理論成果,首次在詞典中設置了隱喻專欄。但是,經(jīng)過近二三十年的發(fā)展,將認知語言學與詞典本體結合的認知詞典學理論框架尚未構建,認知原則指導下的系統(tǒng)詞典編纂實踐更顯不足。[1]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學者Carolin Ostermann于2015年出版的專著《認知詞典學: 基于認知語義學理論的詞典編纂新方法》就是認知詞典學理論構建與實踐的有益探索。

        二、 內容概述

        在該著作中,作者以單語英語學習詞典為例,將詞典編纂實踐的主要方面與認知語義學理論結合,提出了一種嶄新的認知詞典編纂實踐模式。全書共10章,其中正文9章,第10章是附錄(長達144頁,包括現(xiàn)有詞典詞條分析材料、新型認知特征設計材料,以及用戶使用調查材料)。此外,該書最后有一個6頁的補充部分,包含了作者為書中提到的三類共46個詞所設計的認知詞典樣條。

        第一章“詞典研究新方法”簡要介紹了研究緣起、研究目的、研究內容以及全書的整體結構安排。此外,作者還特別說明了選擇英語單語學習詞典作為分析對象的原因是雙語詞典重在提供對應詞,相比之下,單語詞典在提供信息方面有著更多樣的詞典表征手段。另外,由于不依賴于某一特定用戶的母語,單語詞典還擁有更廣泛的用戶群體。

        第二章“英語單語學習詞典簡史”概述了英語單語學習詞典的發(fā)展歷史,為引入“認知詞典學”的概念做鋪墊。作者首先勾勒了從古英語時期到20世紀末期的英語詞典編纂傳統(tǒng),旨在揭示英語單語學習詞典產生的學術背景。其次,作者簡要介紹了英語學習詞典編纂傳統(tǒng)開創(chuàng)者所從事的語言學研究。之后,作者描述了英語學習詞典市場上的五大品牌學習詞典(即牛津、朗文、柯林斯、麥克米倫和劍橋五大品牌詞典)的發(fā)展譜系,并簡要說明了各自的創(chuàng)新特色。

        第三章“英語單語學習詞典編纂原則簡介”概述了英語單語學習詞典編纂的慣例或原則,旨在說明現(xiàn)有的學習詞典是否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體現(xiàn)了認知特征。作者在界定了英語單語學習詞典這一詞典類型之后,從詞典形式方面介紹了英語詞典的編纂慣例,包括詞典的微觀結構、宏觀結構,還涉及對同形異義和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處理。作者著重介紹了英語學習詞典編纂的釋義情況,以及用來補充釋義的方式,如例證、插圖及其他詞典特征(如語體標簽、詞義導引等)。接著作者指出詞典編纂和語言學是有內在聯(lián)系的,兩者有著共同的發(fā)展歷史,并批判了認為詞典編纂僅是一項偏重實踐的技藝,而非具有堅實理論支撐的學科的觀點。

        第四章“認知語言學和詞典編纂”承接第三章,在這一章中作者的論述從傳統(tǒng)詞典學過渡到認知詞典學。作者首先具體介紹了到目前為止影響詞典學的語言學分支或語言思想流派,并談論了認知語言學與詞典學結合的益處及面臨的問題。其次,作者研究發(fā)現(xiàn)英語學習詞典中指稱“鳥”這一類詞的釋義和插圖體現(xiàn)了原型范疇特征,以此為例說明了英語學習詞典的編者在撰寫釋義或表征語義信息時,通常會下意識地運用認知原則,但作者認為這僅是編者自己對世界感知的結果,至多只能稱之為“間接的認知詞典學”。最后,作者提出了“認知詞典學”(cognitive lexicography)這一理念,強調“認知詞典學”并非是對傳統(tǒng)詞典編纂的完全拋棄,而是結合認知語言學理論來重塑傳統(tǒng)詞典結構。至于具體的認知詞典編纂活動,作者則選取了三個方面,分別在第五、六、七章中做了展示。

        第五章“指人名詞”,以指人名詞(persondenoting nouns)為例展示了如何用框架語義學來改善詞典的配例,并產生詞典的認知宏觀結構。作者首先指出框架語義學沒有應用到傳統(tǒng)詞典的編纂中,但“框架”這一理念可以作為詞條編寫的重要資源,尤其是詞條中的例證部分,最適于利用框架語義學設計新的認知特征。其次,作者詳細闡述了“認知框架例證部分”(cognitive frame example section)這一詞典認知特征的內涵及具體編寫步驟。此外,作者指出不同的框架元素使得分離的詞條得以彼此相聯(lián)系,其結果是詞典的宏觀結構變得更具有認知特性了。最后,作者就坊間主流英語單語學習詞典是否提供框架語義內容做了調查,并設計了兩個詞典用戶研究調查,測試了“認知框架例證部分”是否有助于外語詞匯習得。

        第六章“抽象名詞: 情感詞”,以情感名詞(emotion terms)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概念隱喻理論及其他關于情感詞結構的認知研究成果改善詞典的釋義。首先,作者概述了相關認知語言學理論在描述情感詞方面的應用,并在此基礎上詳述了“認知釋義模式”(cognitive defining format)這一詞典認知特征的認知理據(jù)及基本的結構組成,還分別舉例詳細展示了情感名詞認知釋義的具體內容。其次,作者就坊間主流英語單語學習詞典中情感名詞釋義中是否表現(xiàn)出了與情感有關的認知元素(如概念轉喻和概念隱喻)或是否體現(xiàn)了情感名詞的相關認知研究的成果做了調查。最后,作者設計了兩個詞典用戶使用調查,測試了情感名詞的認知釋義相對傳統(tǒng)詞典釋義的作用。endprint

        第七章“小品詞”,以小品詞(particles)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認知多義理論改善詞典的微觀結構。作者首先總結了認知語言學對小品詞的研究現(xiàn)狀,在此基礎上闡釋了“認知小品詞詞條”(cognitive particle entries)的基本理念,即完全取代傳統(tǒng)詞條結構,不僅給予小品詞語義描述,還要考慮多義義項孳乳的理據(jù)及其之間的連貫關系。作者還舉例說明了這類認知詞條的設計方法及具體的步驟。其次,作者分析比較了坊間主要英語學習詞典中小品詞詞條的處理情況。最后,作者對小品詞及其詞條的具體使用做了簡評。但是,該章中作者并沒有進行用戶使用研究,只是提供了關于測試認知小品詞詞條可能形式的建議,如閱讀測試(來闡述用戶如何閱讀較長的詞條)。

        第八章“總覽: 認知詞典學”簡略總結了“認知詞典學”這一理念,包括其定義、主要功能及設計“認知詞典特征”(cognitive dictionary feature)的步驟。

        第九章“未來的詞典學”回顧了研究的主要內容,并對未來認知詞典學的發(fā)展做了展望。例如,該研究的三個命題可以拓展到其他應用領域,可以設計其他新的詞典認知特征(如加入“構式”內容),以及認知詞典學還可以拓展到雙語詞典編纂領域等。

        三、 簡要評價

        《認知詞典學: 基于認知語義學理論的詞典編纂新方法》一書是在作者2014年完成的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而來的。該書被收入德國德古意特出版社的《重要詞典學著作系列叢書》(Lexicographica Series Maior),是該系列的第149卷。作者將認知語義學理論運用于認知詞典學理論構建,提出了若干認知詞典學理論特征,并考慮了理論在詞典編纂中的實踐應用問題。

        第一,認知詞典學理論特征之一是認知學習詞典的內容和結構提供了對詞匯更富有心理現(xiàn)實性的描述。傳統(tǒng)詞典編纂深受結構主義語言學影響,重視對詞目意義做固定、靜態(tài)、離散的描述,并以線性化方式表征詞義結構。加之多數(shù)詞典嚴格按字母順序排列詞目,詞典生硬地割裂了詞目和語義之間的聯(lián)系。相比之下,以認知方式分析語義內容,可以更充分地描述語言使用者如何處理語言。作者援引吉拉茨(Geeraerts 2007)的觀點,認為原因在于認知語言學在語義和所指層面描述語言(即詞義的百科觀),接受結構差異和模糊性(即詞匯結構的原型效應),并強調多維的語義結構。因此,以此為基礎,編者可以在詞典中提供對語言更為現(xiàn)實性的描述,描述也更容易為詞典用戶理解。

        作者認為,認知詞典學可以在三個方面提供對詞匯更富心理現(xiàn)實性的描述,即: 更為現(xiàn)實的語義概念描述,提供解決釋義線性化問題的可能辦法及調整詞典結構使其更符合心理詞庫的結構。作者尤其強調認知詞典學和心理詞庫的關系。作者認為,相比于紙質詞典嚴格按字母順序排列詞目,內容有限且固定,心理詞庫則是一個節(jié)點間相互關聯(lián)且可以拓展的網(wǎng)絡。因此,借助認知語言學秉持的詞義具有多維的、簇狀結構觀點,詞典結構可以經(jīng)調整后更符合心理詞庫的組織方式,從而為解決傳統(tǒng)詞典釋義線性化問題提供一個可能方案。

        作者認為對詞匯更富心理現(xiàn)實性的描述可以獲得詞典釋義信息對學習者的觸發(fā)效果,從而促進學習者對語詞及其概念的理解。這可以從作者為認知詞典學所做的定義看出:“認知詞典學是詞典編纂的新路徑,按照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和發(fā)現(xiàn)來描述語言。認知詞典學結合了兩種學科,通過更加快速地激活潛在概念,實現(xiàn)輔助學習者對詞目或釋義的理解。”具體而言,作者認為認知詞典學試圖提供進入學習者心理詞庫的入口,單個詞條是更大的潛在認知結構的存取點。換言之,認知詞典學采用了意義和概念化的百科觀,認為詞語知識不僅是關于詞義的知識,因為它可以激活整個潛在結構化的知識網(wǎng)絡。

        因此,認知詞典學在解釋語言方面更加合理,對意義的解釋更符合心理現(xiàn)實性,符合學習者的詞匯認知和習得的規(guī)律。在此意義上,該研究豐富了對認知詞典學的理論認識。

        第二,認知詞典學另一個理論特征是認知語義學理論與詞典本體結構的相互融合。盡管英語詞典長期以來遵循固定的編纂原則,但作者認為在詞典編纂實踐中可以利用認知語言學完善詞典結構的傳統(tǒng)要素,使詞典信息更易于用戶獲取。作者提出認知詞典學的核心內容是認知語義學理論與詞典本體結構結合,以設計出新的具有認知性的詞典文本特征。詞典結構是認知語義理論映射的基礎,以此來設計認知詞典特征,每一種特征適用于特定的認知語義理論及詞匯典型群(如某一詞類、處于某一語義場的詞、某一類型的詞)。因此,作者提出的認知詞典學理論框架是系統(tǒng)的、開放的,可以設計無限量的組合,在每一種組合中特定詞匯典型群或詞典特征應用某一特定的認知語義理論。

        因此,作者提出的認知詞典學的核心要素是“認知詞典特征”(cognitive dictionary feature)。設計“認知詞典特征”要考慮在三方面因素之間實現(xiàn)最優(yōu)搭配,即詞匯典型群,認知語義學理論及傳統(tǒng)詞典本體結構。這一理念的提出兼具詞典學研究的理論驅動性及實踐友好性特征。在理論層面,為某一詞匯典型群選取最切合的認知語義理論,可以將最新的認知語義學研究成果應用于詞典對詞匯的處理。例如,在該研究中,作者提出了三種創(chuàng)新的認知詞典設計特征,分別利用了“框架語義學”“認知隱喻”及“認知多義結構”三種認知語義學理論。

        在實踐層面,將認知語義學理論與詞典本體結構結合,在其基礎上提出創(chuàng)新的詞典設計特征,又可以解決應用認知語義理論指導詞典編纂的實際問題。作者也真正結合大量具體實例,將設計理念落實到詞條的編寫上。自從認知詞典學發(fā)軔以來,學界尚缺乏基于詞典本體的認知詞典學整體的理論框架構建,認知詞典學相關研究散見于詞匯學的某些方面,如多義詞義項排列、隱喻處理等[2]。在認知語言學應用于詞典學的現(xiàn)有研究中,往往存在理論框架與詞典編纂實踐脫節(jié)的問題。該研究有助于改善這一研究現(xiàn)狀。

        除了以上理論特征之外,作者提出的認知詞典學一大特色是將詞典用戶研究納入為其理論體系的必要部分?!艾F(xiàn)代詞典的創(chuàng)新,應該是一種基于實證研究結果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是基于對詞典用戶信息接收過程進行充分研究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于屏方,杜家利2010)現(xiàn)有詞典學研究中,不少研究者通常止步于純粹依照理論模式編寫詞條,將理論理據(jù)等同于現(xiàn)實中的詞典有效習得。該書中,作者則進一步為其提出的認知詞典理論特征做了詞典用戶使用調查,以實證研究的方式測試了詞典理論設計對詞匯習得的有效性。尤其難能可貴的是,盡管認知框架例證部分的用戶研究并未產生有統(tǒng)計意義的效果,作者依然忠實記錄了測試的結果,并詳細探討了可能的原因。作者的實驗設計固然值得優(yōu)化,但這一結果卻真實反映了最新語言學理論與詞典編纂結合所面臨的困難,也證實詞典編纂必須重視用戶使用調查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說,該研究特色也是在有力倡導當前詞典學研究“理論探討—編纂實踐—效用驗證”這一更為科學、全面的新型詞典學綜合研究范式[3]。endprint

        但該研究也存在以下若干不足之處。

        首先,對認知詞典學理論特征的探討尚需進一步深化。在提出認知語義學作為傳統(tǒng)詞典學新的理念之前,作者概述了詞典學與語言學之間的關系,并從歷時角度談及了各種語言學流派對詞典編纂產生的影響。但是,作者并未深入闡釋主要語言學理論根本的認識論、方法論差異及其對詞典學的影響。例如,盡管認知詞典學采用了認知語言學動態(tài)的語義觀,但是否可以摒棄結構主義語言學系統(tǒng)的、靜態(tài)的語義觀所具有的強大的描寫能力?另外,從廣義上講,認知詞典學的理據(jù)除了認知語義學理論之外,還應涵蓋更大范圍內的語言和認知的關系,如心理詞庫的性質和結構及相關詞典問題、認知詞典學對學習者詞匯能力培養(yǎng)作用的問題等。

        其次,認知詞典學理念實踐的普適性尤待拓展。作者構建的基于詞典本體的認知詞典學理論框架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系統(tǒng)詞典學理論觀照下分范疇編寫的原則。典型群的詞匯有其自身的特點,適用于特定理論描寫,但其他類別的詞并不適合該種語義理論。如作者設計的“框架例證專欄”針對的是“指人名詞”,此類詞的突出特點是施事名詞,指稱人及其典型活動,可以較好地激活相關語義框架,因此較為適應框架語義理論。但對于其他名詞,如表達自然種類的名物詞,該設計特征的適用性就大大減弱了。該研究用來舉例說明的三類詞是文獻中充分研究的語義場類別或詞類,詞典編者可以有豐富的資源來編寫詞條。相比之下,對認知語言學關注較少的語義場或詞類做認知詞典特征設計的可行性仍有待探索。

        再次,作者聲稱其認知詞典學理論構建根植于傳統(tǒng)詞典編纂介質和實踐,但并未思考新型認知詞典特征與傳統(tǒng)詞典特征的適配問題。例如,作者設計的“框架例證專欄”的性質介于傳統(tǒng)單語詞典中詞目的釋義和整句例證,這就可能導致與詞條中詞目釋文部分重復的問題。

        另外,該研究對認知框架配例的詞典用戶調查介紹十分詳盡,對情感詞的用戶調查介紹較簡略,而對小品詞則沒有做用戶使用研究,只是提出了若干設想。從這方面講,整個研究存在內容詳略安排不當及缺乏一致的問題。

        然而,瑕不掩瑜,該研究在充分把握認知語言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詞典編纂實踐,系統(tǒng)地闡釋了認知詞典學的理論特征及實踐應用,并對其理論設計做了用戶使用調查,驗證了其有效性??梢哉f,該研究構建的認知詞典學理論體系及其在編纂實踐方面的探索將有助于推動詞典學研究的認知語言學轉向。鑒于我國的“認知詞典學”研究尚不夠系統(tǒng)深入,編纂實踐更是匱乏,該書對于國內開展“認知詞典學”研究與編纂具有重要啟發(fā)意義。

        附注

        [1]據(jù)現(xiàn)有文獻,國內學者趙彥春(2000)最早提出“認知詞典學”術語并在其后續(xù)論著中(趙彥春2002,2003)逐步闡述了這一研究范式的基本內容,這也得到了辭書學界的呼應(如陳偉,張柏然2007)。但趙氏為該術語提供的英譯是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exicography(詞典學的認知方法),原因是“這一范式尚在探索之中”(趙彥春2002)。據(jù)王仁強(2010)考證,英文術語cognitive lexicography最初見于Quine (1978),但Quine未對該概念的內涵加以詳細闡釋。而Ostermann(2015)在其研究中明確使用并詳細闡述了cognitive lexicography這一理念的內涵。術語名稱及內涵的確立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認知詞典學作為嶄新的詞典學研究范式的初步形成。

        [2]趙彥春于2000年用英文撰寫完成了其博士論文Theorizing the Cognitive Learners Dictionary :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exicography。該研究的漢語版于2003年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以書名《認知詞典學探索》出版。據(jù)現(xiàn)有文獻,這是國內較早對認知詞典學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力作,但該研究未結合詞典本體,黃建華先生在該書的序言中有如下評注:“由于它對詞典本體的鉆研尚不深到,專事詞典的人讀后可能認為,它無助于解決什么實際問題?!钡S先生對該“產后的嬰兒”寄予了厚望,呼吁學界對其繼續(xù)關注,使其真正茁壯生長。

        [3]該詞典研究模式的提出受到楊娜(2016)的啟示,特此致謝。

        參考文獻

        1. 陳偉,張柏然.認知觀: 詞典研究范式的歸向.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10): 5962.

        2. 王仁強.認知辭書學引論.外語學刊,2010(5): 3639.

        3. 楊娜.雙語學習詞典隱喻信息系統(tǒng)表征研究.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6.

        4. 于屏方,杜家利.漢、英學習詞典對比研究.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 250.

        5. 趙彥春.認知詞典學發(fā)軔——關于詞典學認知方法的探索.∥中國辭書學會學術委員會編.中國辭書論集2001.西安: 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 319328.

        6. 趙彥春.認知詞典學探索.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7. Geeraerts D. Lexicography. ∥Geeraerts D, Cuyckens H.(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11601174.

        8. Ostermann C. Cognitive Lexicography: A New Approach to Lexicography Making Use of Cognitive Semantics. Berlin: De Gruyter, 2015: 2.

        (趙連振中國藥科大學外語系南京211198)

        (耿云冬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湖北430072)

        (責任編輯 馬沙)endprint

        猜你喜歡
        語義學詞條詞典
        條約演化解釋:合法性、語義學分析及近似概念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16
        米沃什詞典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6:50
        評《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
        詞典例證翻譯標準探索
        哈特的語義學
        2016年4月中國直銷網(wǎng)絡熱門詞條榜
        2016年3月中國直銷網(wǎng)絡熱門詞條榜
        2016年9月中國直銷網(wǎng)絡熱門詞條榜
        大數(shù)據(jù)相關詞條
        財產權概念的語義學考察
        国产黑色丝袜一区在线| 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又大| 免费午夜爽爽爽www视频十八禁 | 丰满少妇大力进入av亚洲| 少妇厨房愉情理伦片bd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码一区|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 国产欧美日本亚洲精品一5区| 手机在线观看亚洲av| 中文字幕综合一区二区| 日本av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国产极品久久久久极品| 美女一级毛片免费观看97| 91久久精品一二三区蜜桃| 中文字幕有码手机视频| 日韩不卡的av二三四区|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看|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日本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a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娇妻玩4p被三个男人伺候电影|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调教| 国产高潮迭起久久av| 97人妻人人做人碰人人爽|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午夜婷婷国产麻豆精品| 国产极品喷水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一片黄理论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悠悠色av| 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泡妞视频app| 加勒比日本东京热1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码精品色| 女同同志熟女人妻二区|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