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曉波
(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53)
體驗式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tài),正滲透到越來越多的行業(yè)和領域。體驗,就是圍繞消費者,用商品和服務創(chuàng)造能讓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及回憶的活動。
茶文化,涉及多個學科與行業(yè),內容廣闊。茶文化旅游,目前尚無明確的定義。筆者認為,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為內涵,以茶為載體,為滿足旅游者需求提供的旅游產品和服務。
所謂體驗式茶文化旅游是指,以茶文化為特征,利用實地親歷與互動參與性為旅游者創(chuàng)造愉悅感受和美好回憶的產品與服務。
茶文化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旅游相結合有著深遠的意義。茶,是一種旅游資源,也是一張具有重要文化特色的旅游名片。“茶+旅游”的模式,是兩種產業(yè)相互融合的嘗試,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在茶文化旅游中,強調體驗性設計,這有別于傳統(tǒng)的觀光旅游,能增加旅游的歷時,也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層面需求。這種旅游把觀光、休閑和增長見識、身心修養(yǎng)很好地結合,有利于實現茶文化的弘揚及旅游業(yè)的和諧發(fā)展。開發(fā)體驗式茶文化旅游,可以延長茶產業(yè)鏈,拓展茶葉經濟、提升茶業(yè)競爭力;有助于提升旅游的文化內涵和品味;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倡導社會風尚。
茶文化旅游是一種較為新型的旅游形式,開發(fā)仍處于初始階段。但因其主題鮮明,立意新穎正越來越受市場歡迎。各地擁有茶資源的政府也開始重視茶文化和茶旅游的推廣,興建茶博物館、鼓勵當地居民改造房屋建茶主題客棧、舉辦茶文化節(jié)、茶博會、茶研討會等茶文化活動;景區(qū)和企業(yè)紛紛組建茶藝表演隊,推出茶藝展示,開展茶葉推介。這些都為茶旅游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與支持。
經過這幾年的發(fā)展,“茶文化旅游”實質上仍以觀光游覽為主,對于其內涵部分也就是精神形態(tài)方面幾乎無觸及。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旅游活動缺少文化內涵和深度體驗,只是簡單地組織旅游者觀光茶園、采摘茶葉、喝茶品茗、購買茶葉等,尚停留在淺層次的泛茶文化上,缺乏對茶文化的深度解讀,也沒有體現不同茶區(qū)獨特的茶文化特色。茶旅游市場尚未形成規(guī)模,行業(yè)合力沒有形成,也缺少有影響力的專業(yè)機構和旅游企業(yè),品牌效應有待提升,產業(yè)效益有待提高;茶產品設計同質化,缺少特色與吸引力;茶旅游配套的各項設施和條件有待完善;茶旅游網絡化、信息化水平較低等等。
旅游活動包含旅游者吃住行游購娛六個方面,因此開發(fā)體驗式茶文化旅游需要從這六個方面全方位打造。餐飲是旅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茶食品也有很長的歷史和經驗,各地茶葉做的飯菜已超過100種。各個茶區(qū)可根據當地的飲食文化開發(fā)出有當地特色的茶宴,比如杭州可開發(fā)龍井茶宴,安溪可設計鐵觀音茶宴等。在住宿方面,可打造茶文化主題客棧、民宿;購物方面,除了傳統(tǒng)茶葉、茶具,也要開發(fā)有茶文化要素的新型特色茶商品,比如茶餅、茶糖、保健功能茶、減肥茶、茶類字畫、茶工藝裝飾品等。
旅游與茶文化的契合度很高。因此在茶旅游活動開發(fā)時,要豐富形式,通過深度挖掘茶文化內涵,設計出有地方特色的項目?,F在中國各地的茶藝表演形式多樣,有復古的,比如西安法門寺推出的大唐茶禮,復制地宮出土全鎏金唐宮烹茶用具,再現唐代宮廷茶道;有民俗的,如云南的三道茶、湖南擂茶表演;有宗教的,如太極茶藝、禪茶表演;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給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結合地方特色、突顯地方文化是關鍵,要避免“同質化”,并且可以將民俗、民風、詩詞歌舞、書法繪畫、壺藝、茶藝等融入,深化內涵,同時要注意設計互動環(huán)節(jié),讓旅游者不僅可以看還可以參與互動。又比如茶文化主題客棧的設計要注重體驗感??臻g可利用小型熏茶爐制造獨特的茶葉香氛,房間內要有獨立的品茶空間,寢具、洗浴用品要加入茶元素,定期為住店客人開展茶藝學習、茶葉制作、茶文化講座等活動,提供特色茶餐等。讓客人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全方位增強體驗,從而留下深刻印象。
茶游學的目標客戶主要是學茶人群,這個群體規(guī)模正在全國范圍內迅速擴大,各地茶相關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開辦。他們在開展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同時,也開始推出“茶山游學”或是“山水茶修”,在學員中受到廣泛歡迎。茶游學或茶修對提高旅游者對茶文化精神內涵的綜合體驗十分有效。把課堂直接搬到茶山茶園,讓人們回歸山林、親近自然,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體驗。它讓愛茶人感受到茶鄉(xiāng)當地的風土人情,體驗制茶的全過程,聆聽專家精彩講座,品飲種類繁多的地方名茶。茶游學更是讓他們在茶的原產地,快速提高對茶葉加工工藝及其品質的理解,同事還結識新茶友,找到新的供應商,游覽各地名勝景點,欣賞美麗風光。游學的形式使茶旅更具吸引力,也增強了對旅游者的粘性,使茶旅游向更深層次發(fā)展。
[1]戴高諾.“互聯網+”時代茶企的贏利模式.濟南日報,2016-01-15.
[2]陳偉珍.體驗經濟視角下的茶文化旅游開發(fā)模式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