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137-01
大多數(shù)腦癱兒童癥狀表現(xiàn)為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而腦癱兒童的康復需求也是我們康復教師要關注和了解的。因此,通過對我校腦癱兒童家長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了大多數(shù)腦癱兒童的康復需求。以“醫(yī)教結合 綜合康復”的教學宗旨,促進腦癱兒童的運動發(fā)育,使腦癱兒童能夠參與社會活動為目標,制定了可操作性較強的康復訓練內容,以及適合腦癱兒童的康復訓練方式方法,以便家長參與康復訓練,將康復訓練滲透到日常生活中。那么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腦癱兒童的康復訓練技巧有哪些。
一、矯正異常運動姿勢,掌握正確的運動
在腦癱患兒中,痙攣型腦癱兒童最為常見,角弓反張異常姿勢是本型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頭部后仰,伸肌痙攣,全身肌張力增高。可隨著成長而發(fā)生關節(jié)攣縮變形,上肢挎筐,尖足等。為了預防關節(jié)攣縮變形我們要使用推拿手法與運動訓練相結合,緩解痙攣肌肉,使患兒肌肉放松后,再以保持正確的運動姿勢為訓練內容來矯治。如為了抑制痙攣型腦癱兒童的角弓反張姿勢,我們采用了靜態(tài)的促通技術bobath抱球法,不僅有效的緩解了伸肌痙攣,還穩(wěn)定了脊柱關節(jié),為頭部的豎立打下基礎。
二、變被動運動為主動運動
人體肌肉活動的基本運動形式分為被動運動、輔助運動、主動運動。而腦癱兒童的主動運動都是不異常的。很多實例證明腦癱兒童主動運動比被動運動康復效果更好。所以,訓練初期腦癱兒童的訓練都是以被動的運動為主要訓練內容,在腦癱兒童運動姿勢慢慢正確運動姿勢的時,康復教師就要逐漸減少給予兒童的輔助,讓腦癱兒童的運動從被動漸漸變?yōu)橹鲃?,探索教師在一旁可以給以語言指導,直至兒童能夠獨立完成。如腦癱兒童的坐位訓練,初期康復教師是扶著兒童頭部及穩(wěn)定脊柱來進行訓練的,通過訓練的一段時間,兒童的脊柱逐漸穩(wěn)定,平衡能力逐漸促進發(fā)生發(fā)育后,教師減少輔助,直至最后兒童能夠獨立完成坐位。
三、積極鼓勵,增加腦癱兒童自信心
我認為孩子是夸出來的。對于腦癱兒童來說鼓勵是非常重要的,老師或家長鼓勵了他們,他們的自信心就會增強,在訓練的情緒就會高漲,訓練的積極性會很高。鼓勵的方式很多,對于認知能力低一點的腦癱兒童可以以物質獎勵為主,如獎勵吃橘子、吃糖等。這些物質刺激能引起腦癱兒童的訓練興趣。但對于認知能力好一點的腦癱兒童鼓勵的方式就更多了。如言語的鼓勵、目光的鼓勵、安撫鼓勵等等很多。鼓勵可以作為“潤滑油”,在適當?shù)臅r機下運用了鼓勵能使康復訓練的效率有所提高,事半功倍。
四、游戲法激發(fā)腦癱兒童主動參與康復訓練
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對于腦癱兒童來說,康復訓練是非??菰锏?,并且有一定的困難。為此我想了個好主意,用搬運玩具的方法來進行康復訓練。如在訓練腦癱兒童蹲起時,讓兒童面對墻蹲好,先在墻上釘個盒子,在地上放個盒子,當兒童每完成一個蹲起時,將地上盒子中的玩具拾起放入墻上的盒子里。十分鐘后老師與兒童一同數(shù)數(shù)墻上盒子中的玩具數(shù)量,計算一下離目標還差幾個。像這樣運用玩具幫助訓練困難的兒童,不僅使訓練充滿樂趣,而且還能幫助康復教師了解兒童的訓練情況,最重要的還能鍛煉手部小肌肉群的靈活性、準確性以及手眼協(xié)調能力。
五、取得家長的配合提高康復訓練效果
對于腦癱兒童來說最好的康復訓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在不經(jīng)意間就得到了訓練,這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家長在腦癱兒童康復訓練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長都說:“一懶,就忘了訓練孩子了”,說明家長和許多人一樣就走進了誤區(qū),把腦癱兒童的康復訓練看得太復雜了,太專業(yè)化了,必須得拿出大塊的時間進行專門訓練。其實用不著那樣緊張,只要從日常生活入手就行:教孩子吃飯、喝水、穿脫衣服、洗手、走路、大小便,睡覺等等。在孩子能夠做好這些事情的時候,也就是說孩子生活基本可以自理,這就走上了康復的成功之路。
六、掌握必要的肢體訓練技巧
1、頭部控制的訓練:嬰幼兒發(fā)育期學會抬頭是學會其它活動的主要前提。訓練時可扶住患兒頭部兩側,使頭部能穩(wěn)定地保持在直立的正中位。在坐位的大部分時間,頭部習慣于保持正確的姿勢時,可使患兒軀干前傾,兩側傾斜,讓他學會頭部的控制,保持頭部穩(wěn)定。
2、軀干和下肢功能訓練:翻,坐,爬,站,走是嬰幼兒正常運動發(fā)育的各個階段,學習和掌握這些基本運動,可以逐漸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復雜性功能性動作。
訓練翻身時,先叫患兒全身放松,以臀部為支點,協(xié)助一側肢體抬離床面,從一邊翻到另一邊。坐位訓練中,首先教患兒用手撐著坐,然后無支撐坐,逐步過渡到坐下可拿身邊的玩具,仍能保持坐位平衡。患兒爬行訓練中,家長可在患兒的肩,肘,髖,膝部給予適當?shù)闹С?,鼓勵患兒向前爬行。跪位有助于站立,訓練時可先讓患兒坐在自己的腳跟上,在家長支持下,將髖部伸直,并訓練跪位平衡。
當患兒能獨自站立時,進行行走訓練。開始需父母幫助行走,可采用牽患兒衣領或扶住患兒髖部協(xié)助行走的方式,有的患兒需要用夾板固定或助行器幫助行走。獨立行走時患兒步態(tài)蹣跚,雙腳分開過大,手腳不協(xié)調,必須進行步態(tài)矯正訓練,注意一定要求先邁小步。
以上的經(jīng)驗是我通過為腦癱兒童康復訓練幾年時間的點滴的體會。因為腦癱兒童康復訓練的進程比較長,所以腦癱兒童年齡越小,訓練效果越好。由于有些腦癱兒童錯過最佳訓練期,年齡較大了,訓練效果不一定很明顯。這是一個需要積累的過程,千萬不要灰心,哪怕兒童有點滴的進步也是成功的,哪怕沒有惡化,沒有進步同樣也是成功的,不要輕易放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