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術良
摘 要:教師的思想工作能力是教師結構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對技師學院教師思想工作所需能力進行思考,說明了教師的思想工作需要運用好觀察和了解學生的能力、進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對各種信息進行加工和傳導的能力,以及自我示范教育能力,從而促使學生成人、成才。
關鍵詞:技師學院 教師 思想工作能力
教師不僅是科學知識的傳播者、人類文明的傳遞者,也是先進教育思想和良好道德規(guī)范的播種者。教師一方面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教師思想工作能力的重要性
教師的思想工作能力是教師結構的核心要素之一。一名思想工作能力較強的教師,就像一位優(yōu)秀的樂隊指揮,能始終把握住教育的主旋律,讓每個學生在主旋律中升華自己的人格,并能在生活中最大限度地釋放自己的能量,實現人生的價值。如果教師的思想工作能力較弱,就不能及時發(fā)現學生在思想上可能產生的消極變化和受到的不良影響。這既不利于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也會阻礙學校向社會輸送優(yōu)秀人才,甚至阻礙社會的發(fā)展。
二、教師思想工作能力的結構分析
教師的思想工作能力具有宏大的空間和時間的包容性,其框架脈絡具有多元性和多層次性。概括來說,教師的思想工作能力主要包括:觀察和了解學生的能力,進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對各種信息進行加工和傳導的能力,自我示范教育能力。
1.觀察和了解學生的能力
觀察和了解學生是指教師在學生的學習、技能訓練和各項活動過程中觀察學生實際表現的一種方法。從整體上說,就是要歸納出全體學生的共性,透視這種共性的本質;從個體上說,就是全面地、經常地觀察和了解每個學生各方面、各階段的情況。這里要求教師必須把學生放在由時間(階段)和空間(事件)交叉形成的坐標體系中進行深刻而細致地觀察和了解,既要做到見微知著,又要防止一葉蔽目。任何粗糙而浮淺的觀察都會把一項非常有價值、有意義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入表面形式的泥潭。
精細而深刻地觀察和了解學生的能力,是教師進行思想工作的基本能力,也是教師進行教育的一項基本功。教師必須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和學生做心靈層次的雙向交流。教師面對的是具有一定思想、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的人,而且是正處于成長過程中并受到家庭、社會多方面影響的學生。學生是由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年齡和不同的性格等特征交織形成的極其獨特的群體。教師要在這種復雜的情況下將科學文化知識加工成每個學生能接受并樂于接受的信息,轉化為他們每個人的智慧和才能;而且要在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隨時掌握每個學生的思想,運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把他們培養(yǎng)成具有崇高理想和良好道德品質的人才,這無疑是一項非常艱巨而又精細的系統工程。
2.進行思想教育的能力
教師站在講臺上,不僅僅是傳授語文的詩意幽遠、數學的結構線條、物理的自然規(guī)律、技能的方方面面,更是在進行著理想和道德的教化。教師具有雙重的責任,既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現代人才的培育者。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具有較長時間的接觸和交流。以廣泛的接觸作為基礎,教師就能保證思想工作的時間,就能抓住進行思想教育的極佳契機。從每門學科、每本教材中透射而出的思想性時時都在親近著學生。但是,因為這些思想性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有時很難被學生發(fā)現,這就需要教師抓住時機進行發(fā)掘和傳播,使思想性教育直指學生的內心世界,開通思想性的注入口,使學生的心田得到透徹的灌溉。又因為這些思想性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較為晦澀難懂,學生接受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把嚴肅的思想教育內容轉換成鮮活的具體形象,讓學生感覺到嚴肅的思想性具有灼熱的內在,隨時都可以光芒萬丈。
3.對各種信息進行加工和傳導的能力
學生是未成熟的、能動的、發(fā)展的社會人,具有好奇、好動、好學、好勝、好模仿和求美、求新、求異、求樂等特點。他們的思想品德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逐漸形成的。但是,因為他們缺少社會生活經驗等,生理和心理都較為幼稚,對事物認知較為淺顯,而且對是非、好惡、美丑等缺乏精準的判斷,所以無法完全抵御各種誘惑。
在全球一體化的潮流中,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大爆炸對學生有較大的影響,各種信息具有廣、多、雜、快的特征,既包含積極的信息,也包含消極的信息,甚至還包含一些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信息,這就需要教師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加以甄別。高速發(fā)展的現代教育迫切地需要具有較高素質的多面手教師。一方面,他們可以大量地獲取各式各樣的信息,并對各種客觀的信息進行整理、選擇、加工、調節(jié)和控制,甚至是創(chuàng)造性地加以改造,使之具有內在邏輯,形成由淺入深的序列。另一方面,他們能夠把各種連貫化、科學化的教育信息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傳授和分享。學生只要按照自身需求進行學習和理解,就可以收集到大量積極信息,并運用這些積極的信息來抵制其他消極信息帶來的不良影響。教師要想從容地收集、加工和釋放各式各樣的信息,就必須使自己具有站在云端鳥瞰教育發(fā)展史和學生群體的視野,具有因吸納教育信息而形成的浩瀚波瀾的大氣魄。要做到這些,首先,教師在原則上與國家教育的相關方針政策保持一致;在思想工作的方向上要始終如一;在教育階段上,從形式到本質要互相銜接;在內容和方法上要協調一致。其次,教師要發(fā)揮教育的主導作用,把來自社會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分析、辨別和提煉,從中提取出與思想教育相適應、相一致的內容。最后,當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時,教師要及時疏導并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思想道德方向發(fā)展。
4.自我示范教育能力
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工作,不但言論要正確,而且自身的各種特征也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必須言傳身教,做學生最客觀、最有教益的榜樣。一個在學識和人格上具有良好品行的教師,必然會成為學生模仿的中心人物,不僅其衣著、舉止、書寫形體等外在特征常被學生模仿,甚至是其口頭禪也會被學生喜愛并使用。隨著交流的逐漸深入,學生對教師的模仿也由外向內轉化,教師的示范行為和教師的人格會對學生的心靈產生較大的影響,對學生人格的形成起到模范作用。學高為師,身正是范。教師像一塊磁石,周圍吸附著很多學生。教師除了使自己具有廣博的知識與技能教育能力外,還要把正確的思想觀點和公共道德規(guī)范轉化為自己的觀念,并通過實際工作和行動做出表率,以此影響學生,進而轉化為學生的觀念和行動。endprint
教師要不斷提升示范教育的能力,首先,要在思想上把握正確的方向,逐步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在以自身高尚的靈魂去塑造學生完美的心靈。其次,教師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形象。教師如果人格高尚、學識淵博,以自己的善言善行示范,就能帶動學生同臻至善。反之,則會“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教師要重視個人的修身養(yǎng)性,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示范在先。最后,教師要有民主的作風和文明禮貌的風度。優(yōu)秀的教師像明麗的風景,會給學生真、善、美的熏陶,在學生的心靈層面鐫刻深深的印痕,相伴他們久遠甚至一生。古賢云:“以身立教者,其身亡而其教存?!狈粗?,“其身雖存則其教已廢”。任何一位有志于教育事業(yè)的教師,都應該在“以身立教”的圣言前,深深地省悟反思。
三、思想工作堅持面向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原則
1.面向現實的原則
一是思想工作來源于現實。教育的現實、學生的現實、社會需求的現實是思想工作的“活水”源頭。思想工作始終以現實的需求為依據,并使教育的尺度伸入學生的內心,來平衡他們失衡的心理和認識。當學生的心理重新歸于平衡、認識重新納入正確時,他們才會以輕松愉悅的態(tài)度面對社會、人生和生活。二是思想工作的正確與否要接受現實的檢驗。思想工作只有接受現實的檢驗,才能砥礪自己高標獨立的特性,才能及時清除自己體系中的陳舊、落后和錯誤的觀念,并在接受現實檢驗的過程中不斷得到豐富、充實和提高。三是思想工作要服務于現實。思想工作從最初就決定了自己的價值——服務。思想工作像一位嚴肅而仁慈的長者,把一雙握著理性和智慧的手,隨時伸向學生,在他們遇到困惑或矛盾的時候,撫慰他們并使他們感受到渾厚的力量;在他們迷茫的時候,提攜他們并使他們得到光明的指引。
2.面向世界的原則
面向世界是一種開放的意識。發(fā)達國家的人文教育、社會化服務教育以及合格公民教育等思想教育具有社會形態(tài)性的磅礴生機。教師在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有價值的方面進行參考、借鑒。用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面向世界會使教師的步伐更加堅定而自信,會使教師的胸懷更遠大。學習先進的知識是為了完善自身,進而趕超先進。因此,面向世界還包含著在教育領域敢于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魄力和勇氣,這本身就是一種良好的思想教育。
3.面向未來的原則
教育是著眼于未來的事業(yè)。今天,教師對一株株幼苗澆水、施肥,是為了幾十年或百年后的參天大樹。思想工作者敏銳的目光不僅要看到當前,而且要考慮到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和社會實踐,要明確他們是社會建設的主力軍,要根據他們將來所處時代的需求及該時代對人才素質的要求,預見到他們應該掌握的知識,具備的能力,構建的標準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塑造的道德素質。只有著眼于未來的思想工作才是博大精深的思想工作,同時,也只有著眼于未來的思想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肩負未來的一代新人。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