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利
我們常常批評學生的習作像流水賬一樣,指的就是習作中心不夠明確,事無巨細地一順溜寫下來,沒有重點,沒有主次。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問題出在學生抓不住重點,不會選材。
擒賊擒王
其實,只要你知道兵法“擒賊擒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要突出重點,點面結合。要將最能表現(xiàn)文章主題、刻畫中心人物的關鍵材料作為“點”安排在最突出的位置上,把其他起補充、陪襯、鋪墊、烘托以及連接過渡的材料作為“面”來布局,以“點”帶“面”,以“面”襯“點”。第二,要關注細節(jié),疏密有致。寫文章和畫國畫一樣,講究“密不透風,疏可跑馬”的妙趣。興致上來,揮毫潑墨,濃墨重彩;氣息沉靜,惜墨如金,大片留白。這細密之處便是文章的中心所在,能反映中心的人物細節(jié),都可以用大量的筆墨來細致描述。正如特級教師蔣軍晶所說,我們要把一秒鐘的事寫出三百個字來。細節(jié)處,針扎不進,水潑不進,風亦難以吹進。而疏朗處,一筆帶過,甚至不著一字,凌空飛白,言有盡而意無窮。
順手牽羊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習作最新鮮的素材都來自于多彩的生活。學生習作喜歡無病呻吟,好多人抄襲成風,究其原因是不會觀察生活、不會從生活中提煉習作的素材。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學會“順手牽羊”幫助學生選材入文。
那么究竟哪些“羊”可以牽來進入學生的習作呢?生活中的“羊”首先要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梢允且恍┥羁痰?、有趣的、快樂的、驚喜的、刺激的、意外發(fā)生的小事情。因此,教師要善于捕捉這些來自生活的新鮮的“羊”,抓住機遇,趁著學生興致猶存,趁熱打鐵,讓學生一鼓作氣,即席創(chuàng)作。如,剛舉行過激烈的體育比賽,課堂上突然出現(xiàn)的意外,課間活動有趣的一幕,同學間的一次誤會,班級里出現(xiàn)的新流行……當這些生活中真實的小鏡頭出現(xiàn)時,我們切不可讓學生錯失良機。
釜底抽薪
習作要想拿高分,必須標新立異,選材要與眾不同,不落俗套。例如親情話題的習作,很多學生會選擇“生病了媽媽照顧我,考試成績退步了媽媽鼓勵我,媽媽送我去上學,媽媽為我做早餐,媽媽為我織毛衣……”,這些題材差不多都是從“媽媽的愛”的角度來選材的,人云亦云,差不多都寫爛了。這時候,我們就要引導學生冷靜思考,換一個視角去選材,成長中母親的批評聲,父親的一記耳光,《學會看病》《跌倒了自己爬起來》中這些狠心的父母又何嘗不是一種親情呢?
對于一些熟悉的題材,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我們要突破傳統(tǒng)思維的定勢,運用逆向思維,從常規(guī)的反面切入,反彈琵琶,另辟蹊徑。比如,寫父母的愛,別人都寫得到的愛,一位學生卻逆向思維:“我不需要父母過分的愛,因為過分的愛限制了我的發(fā)展,讓我和同學產生了隔閡。希望父母不溺愛我,這才是真正的愛我?!?/p>
欲擒故縱
所謂“欲擒故縱”是指在文章的選材上欲揚先抑,極力渲染刻畫對象的反面形象,然后筆墨突轉,轉入正面刻畫,在敘述的變化中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翱v”是為了更好地“擒”,但縱也要巧妙、得法,恰到好處,否則過度放縱,如野馬脫韁就難以“擒”住了。
那么,如何在習作中運用“欲擒故縱”法進行安排材料呢?我們以老舍的《母雞》為例。首先,從選取內容上,要注意把握價值取向。老舍“縱”的是母雞外在樣子丑陋、叫聲令人厭煩,而“擒”的是母雞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內在精神。這一擒一縱,內容的舍取十分精準。其次,在行文布局中要善于“潛伏”一條情感變化的暗線索,而且轉變要自然合理,不可突兀。如老舍對母雞的情感轉變線索是:從一開始“厭煩”到感到“驚訝”最后發(fā)出由衷的“贊美”。第三,要注意“縱”和“擒”的主次之分?!翱v”要略,“擒”要詳,不可“縱”“擒”不分,平均用墨,更不能輕重倒置,喧賓奪主。只要注意以上三點,運用此法,就能使文章波瀾起伏,曲折多變,形成對比,從而讓人讀起來獲得恍然大悟的快感,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