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純 李志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法往往以講解為主,重視理論,忽略實踐,教學枯燥乏味,使學生的學習成了一種負擔。從當今的教學趨勢來看,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理念,勇于創(chuàng)新,用“策略”來設計自己的課堂,讓英語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實現(xiàn)新課改的真正目的。課堂猶如戰(zhàn)場,作為老師的我們,必須嚴肅對待,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百勝。將兵家謀略“三十六計”巧妙地應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
一、“欲擒故縱”,引入新課
在新課標的大趨勢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也需要遵循“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我經(jīng)常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特意設計一些帶有目的性的障礙,讓學生帶著預先產(chǎn)生的疑問去嘗試、去學習。這樣一來,就把學生引入預設的“陷阱”之中,當學生處于“口預言而未能,心求通而未得”的狀態(tài)時,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是最高漲的時候,老師再加以適當?shù)狞c撥,引導學生跳出“陷阱”,這樣的教學,效果較好,學生學習效率較高。
例如,在教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shù)時,我向?qū)W生出示了例句之后,讓學生讀一讀,說說為什么有些用“have”,有些用“has”,學生通過觀察,匆忙得出:主語是單數(shù)的要用“has”,復數(shù)的用“have”。接下來又舉了例句“I have a big tent.”,學生發(fā)現(xiàn)剛才歸納得不對,此時我抓住時機,引導并啟發(fā)學生改變思維方向,從敘述人稱的角度入手,經(jīng)過一番探索,學生終于找到了規(guī)律:第三人稱單數(shù)用“has”。這樣一“縱”一“擒”,學生的求知欲被調(diào)動起來,思維的判斷性、變通性得到鍛煉和提高,學生通過自己積極動腦思考,獲得了成功的喜悅,最終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會比老師直接給出答案記憶得更深刻。
二、“反客為主”,新授重點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要突出“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但在實際的課堂中,學生往往會被置于被動的地位,總是跟著老師的思路學習。因此我們應注重讓學生積極動腦、動口、動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在“以生為本”的基礎上加以適當?shù)囊龑运季S教學。
例如,在教授用“which”對劃線部分進行提問時,因為未劃線部分的意思是“在樹下面:under the tree”,我就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句子是想詢問自行車在什么地方嗎?還是在描述自行車的特征呢?”。于是學生把不同的疑問詞代進去,慢慢地體會其中的不同之處。這時候教師要對學生活動進行有效指導,促使同學之間討論,并在討論的過程中找到正確的方法,統(tǒng)一認識,收到良效。這種“反客為主”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從“探索到思考,最后歸納并概括”的過程中,不僅獲得了新的知識,還提高了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也得到了培養(yǎng)。“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三、“順手牽羊”,反饋調(diào)控
“順手牽羊”的古文解語是:微隙在所必勝,微利在所必得。簡而言之,就是捕捉戰(zhàn)機的謀略。當小學英語課堂進入反饋調(diào)控階段,我們就可以使用“順手牽羊”之計。首先是“順手”,需要老師做一個有心人,對于課堂氛圍的變化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第二是“牽羊”,對學生輸出的信息迅速恰當?shù)嘏袛?,然后針對不同的情況作出相應的反應。
例如,在教授“Chinese festival”這一單元時,對于語篇中出現(xiàn)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學生充滿著興趣,在課堂上進行熱烈討論,因為本單元的主題設計非常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我就努力“順手”為學生營造構建生活化的英語課堂,這樣學生就自然而然地“樂學”起來。但是,課堂終究需要老師的調(diào)控,需要“牽羊”之法來應對,“節(jié)日”這一話題屬于較開放性的話題,因此對學生各種不同的回答和反饋,老師要及時地給予迅速而飽滿的評價,做到生生之間、師生之間默契流暢地互動,這樣就使得在課上的鞏固環(huán)節(jié)效率提高了。
四、“拋磚引玉”,留白想象
“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保ㄓ阡簦┰谟⒄Z教學中,語篇教學重在挖掘教材內(nèi)容,設置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適當留白,引導學生開展想象,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5A Unit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時,Story time版塊講述的是金發(fā)女孩在森林里,闖入三只小熊的家,熊不在家,她喝了它們的三碗湯,試睡了它們的三張床,最后那張小床太舒服,她睡著了……我先以故事的形式進行教學導入:Goldilocks is in the forest. There is a house in the forest…… 接著,讓學生想一想,當三只小熊回家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思考并展開了小組討論。
S1: The bear child will be very angry.
T: Yes. I think so. I agree with you.(對學生最常見普遍的預設結(jié)果表示贊同。)
S2:Three bears will be friends with Goldilocks. They are very friendly.
T: Good answer! I think you are a kind child too.(對學生的回答表示贊許,對其體現(xiàn)出的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表示贊美。)
S3:The three bears will shout loudly. Goldilocks will be afraid.
我引導學生可以從故事的中間環(huán)節(jié)上考慮,發(fā)散想象,學生的想象力再次被激發(fā):
S4:Goldilocks will sit on their chairs. She will say three sentences:
1、This chair is too high.(Bear fathers chair)
2、This chair is too hard.(Bear mothers chair)
3、This chair is just right. (Bear childs chair)
T:Well done! (對學生的想象力表示贊許和認可,肯定了學生的精彩回答。)
在語篇教學時,這樣恰到好處的設計和處理,目的是給學生留白,給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的空間。這樣既對文章內(nèi)容有了較好的充實,還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較好地引導了學生想象力的自由發(fā)揮,非常自然地去解決教師故意設計的“留白”,這樣的教學對課時教學目標的達成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夠充分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以及聯(lián)系生活去體驗更多的學習樂趣,并能激起學生無窮的遐想。
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起整個地球?!痹谛W英語課堂教學中,這個支點就是“策略”,教師的心思就是讓這些“策略”能起到催化劑的作用,讓學生對課堂中的問題產(chǎn)生“化學反應”,從而生成自己新的理解和闡釋,把它變?yōu)樽约旱闹R。課堂如戰(zhàn)場,只要能夠做到科學合理用計,一定可以百戰(zhàn)百勝!
參考文獻(編者略)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