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陽 浙江理工大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環(huán)境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減輕環(huán)境污染、節(jié)約資源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文章從室內設計角度出發(fā),通過講述選擇舊物品作為室內裝飾材料的原因以及舊物改造在室內設計中的價值表現,來詮釋舊物改造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意義。
室內設計又稱室內環(huán)境藝術設計,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在建筑學、美學、環(huán)境心理學等原理指導下,運用材料和技術為人們打造出能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室內環(huán)境。相比于20世紀初,我國的室內設計水平已有了極大的提升,但是在取材方面仍有很多問題,如不夠新穎、不夠廣泛。
近年來,我國室內裝飾投資成本越來越高,所帶來的資源和能源的高消耗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產生了重大影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取材的問題。與此同時,我國室內設計的作品缺乏突破性,這和我國室內設計師在取材時的局限性和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分不開。設計師在設計前期沒有考慮取材的問題,后期又匆忙地選材,最后導致取材不能很好地體現前期的構思,有時甚至會造成取材上的浪費。有些設計公司考慮利益最大化,長期和一些固定的材料供應商合作,這也會導致材料種類的局限,而且在供應商的推薦下有的雇主會選擇一些無法充分展現設計師設計理念的材料,使得作品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室內裝飾材料是室內空間表現的載體,室內設計的效果往往通過材料的質感、色彩、肌理、圖案等來體現[1]。因此裝飾材料的選擇成為設計的關鍵,設計師要敢于嘗試選擇一些創(chuàng)新型材料,如舊物品,這樣既能成為設計的亮點還能循環(huán)利用資源,有利于生態(tài)問題的解決。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舊物品被大量丟棄,這不僅是對資源的浪費,也是對環(huán)境的破壞。因此室內設計師們開始把握空間、造型、材料、功能以及色彩等之間的關系,運用一定的藝術手法,通過舊物改造創(chuàng)造更充分的室內環(huán)境?,F代新裝修的室內環(huán)境往往含有大量甲醛、鉛等有害物質。而舊物品一般都已經過使用,有害物質的含量大大降低,將其重新塑造用于設計中,不但會節(jié)約成本和資源,而且減少對人體產生的傷害。中國市場上兼實用性與美觀性于一體的產品價格較高,因此以舊利用為基礎,多功能性為依托,實用性及美觀性相結合為主旨,可以更好地保護環(huán)境,維持生態(tài)平衡。
批量化生產以及傳播產業(yè)的廣泛覆蓋,使我們身邊的許多室內設計作品大同小異,容易造成人的審美疲勞,這也說明設計師需要提高室內物品和材料在藝術鑒賞方面的功能。舊物經過改造后除了注重功能外,往往運用了藝術語言,如改變了其色彩、造型和結構,不僅給人視覺上的醒目,同時凸顯設計風格。與此同時,當今的審美觀念也發(fā)生改變,廢舊不再是破舊的同義詞,懷舊成為其更重要的特點。舊物改造可以有效實現懷舊所帶來的審美價值,能夠更好地展現生活中的藝術美。
在當代的室內設計中已有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們開始著眼于中國古典的傳統(tǒng)文化,這十分有利于舊物改造的推廣。舊物品的收藏價值,在于它是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記憶。雖然舊物品算不上是文物,但有的舊物代表了一個產品的文化,一個時代的背景,容易讓人產生許多聯想。它們在情感上已經被升華為藝術品,因此舊物品的利用容易勾起許多人在情感上的共鳴。例如,古老的電視機,八十年代的黑膠唱片等,它們不再有收聽節(jié)目、聽音樂的功能但卻能在人們心底留下深刻印象,這種強烈的反差正是設計師想要達到的效果。
世界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娜娜迪塞爾說過:我嘗試所有方面的可能性,技術、材料、形式和巧能,但我最關心的仍是人的情感因素。從環(huán)境設計美學的角度來分析,舊物改造是用藝術語言再度闡述生活環(huán)境中的美感,不但考慮到美學的理論品質,還讓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舊物改造產生的美學效果是一種耐看的美,是生活藝術語言中的另一個發(fā)光點。相信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日益加強,伴隨著懷古懷舊情感的需求,室內裝飾設計將會變得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而舊物品也將會有更大的發(fā)展利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