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君 張 琳 遲曉培 嚴 紅 劉 玲
(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特診科,北京 100000)
慢性牙周炎是最常見的牙周炎類型,可導致牙槽骨吸收及牙周組織破壞,造成牙缺失、牙周組織破壞[1]?;佳乐車木?、牙石是慢性牙周炎發(fā)生的主要原因[2],因此應用潔刮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等機械方法清除牙面和齦下牙根面的菌斑及牙石是治療慢性牙周炎的常用方法[3],但傳統SRP無法在可視條件下清除齦下牙石,易造成齦下牙石的殘留;而牙周翻瓣手術雖可直視但創(chuàng)傷較大。牙周內鏡技術的發(fā)展為能在直視下進行齦下潔刮治提供了可能。內鏡由冷光源鏡頭(光纖探頭)、纖維導線、圖像傳輸系統、圖像顯示系統等組成[4]。牙周內鏡可伸入牙齦下,影像經由圖像傳輸系統傳輸至顯示器,當操作者移動探頭時,即可觀察齦下根面的牙石分布,達到可視下操作的目的,高效率全面清除齦下殘留牙石,臨床效果明顯[3,5-7]。隨著牙周內鏡開始應用于牙周炎的非手術治療,對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現將牙周內鏡輔助下超聲齦下刮治術的護理要點總結如下。
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在我科就診的牙周病患者129例次,均診斷為重度慢性牙周炎,男71例次,女58例次,年齡35~72歲。
2.1 器械及材料準備:Perioscopy牙周內鏡系統(控制器、光纖、光纖保護套、光纖探頭手柄、供水設備、顯示器)、超聲潔牙機(賽特力,法國)、通用型超聲齦下工作尖、牙周探針、麻藥及注射器、一次性口腔治療器械盤(內有口鏡、探針、鑷子、棉球、一次性前巾)、吸唾管、成品碘伏棉簽、3%過氧化氫溶液、一次性牙周沖洗器。
2.2 接診準備:全面評估患者,包括既往史、過敏史,是否空腹、女性患者是否為月經期及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引導患者在治療椅上取舒適坐位,根據刮治區(qū)域調整椅位,系一次性治療前巾,戴防護鏡。與患者進行溝通,說明操作時間較長,需有很好的配合,根據治療需要盡可能保持相應的體位不變,以避免內鏡下操作視野的變化影響醫(yī)師操作;消除其顧慮和恐懼心理,取得良好配合。治療前囑患者口含3%過氧化氫液,鼓漱1 min以減少超聲治療中的噴霧對環(huán)境的污染[8]。
3.1 麻醉配合:向患者解釋麻醉的目的,解除心理顧慮,調節(jié)燈光,遞碘伏棉簽予醫(yī)師行進針處消毒,遵醫(yī)囑抽吸好麻藥傳遞與醫(yī)師行局部麻醉,密切觀察患者反應,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并配合處理。
3.2 牙周內鏡系統的連接與使用
3.2.1 接好水、電、氣:將綜合治療臺水氣獨立接口與牙周內鏡相應接口連接,連接并打開電源;儲水瓶內裝滿蒸餾水后與儀器相連;檢查氣壓,保持在50~60 psi;檢查水流正常后連接藍色保護套;最后連接黃色的牙周內鏡纖維。選擇適宜位置后固定牙周內鏡腳閘,避免治療中出現不必要的晃動影響儀器運行。
3.2.2 檢查牙周內鏡的運行:打開牙周內鏡的控制器,檢查焦距。設置牙周內鏡的控制器,確?!皐indow”按鈕設定為“window6”,“gain control”設定為“00 dB”;然后設定“white balance”,將纖維的鏡頭對準色卡或監(jiān)視器畫面,按下該按鈕、釋放,看到屏幕顯示“OK”即可;檢查圖像(此時未連接藍色護套);將藍色保護套仔細的套在牙周內鏡纖維外,并與纖維彈簧末端的魯爾接口附件相連;將保護套水管與內鏡系統水路相連;再次檢查圖像。此時有護套存在,圖像可變?yōu)榘胪该鞯陌咨?/p>
3.2.3 檢查水流:連續(xù)的水流可保證治療時光源視野的清晰,因此需再次檢查水流是否連續(xù)流出。治療中光源水流用量較大,需及時添加儲水瓶內蒸餾水。
3.2.4 連接保護套/纖維復合裝置與牙周內鏡探頭:保護套包括藍色的水管和白色的纖維管,水管內有水流通過,纖維管內有纖維通過,確保纖維/水管位于探針手柄的凹槽內,并保證將藍色的水管向上、纖維管向下,這樣可以方便保護套/纖維復合裝置的插入和取出。
3.2.5 更換與傳遞光纖探頭手柄:牙周內鏡的光纖探頭手柄工作尖角度根據刮治牙齒位點的不同分為“左、左/左、右、右/右”四種,以醫(yī)師右利手為例,坐于11點位置時,左上頜牙齒舌側近中與右上頜頰側近中、左下頜頰側遠中與后下頜舌側遠中使用“左”型光纖探頭手柄;上頜牙齒鄰面(操作方向由右向左)、左下頜舌側近中與右下頜頰側近中(操作方向由左向右,坐于9點位置)使用“左/左”型手柄;左上頜頰側近中、右上頜舌側近中及下前牙鄰面使用“右”型手柄;上頜牙齒鄰面(操作方向由左向右)使用“右/右”型手柄。治療過程中要分次更換,護士應熟悉手柄工作尖的不同彎曲角度,及時協助醫(yī)師更換,并根據使用方向進行傳遞,方便醫(yī)師治療。
3.3 超聲潔牙機使用的配合:連接超聲潔牙機的手柄與工作尖并傳遞與醫(yī)師,治療過程中根據需要調節(jié)超聲潔牙機的功率與水流量,功率影響工作尖的振動幅度,以中、低檔為宜,因大功率會形成明顯噴霧,使得到達牙周袋內工作尖處的液量減少,冷卻作用降低,且不能改善治療結果,并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去除過多的根面組織;水流宜保持在14~23 mL/min,使工作尖周圍的組織保持在生理溫度范圍,避免工作尖過熱對牙周袋內組織造成損害[10]。因刮治時需水量較大,應保證超聲潔牙機的水盒內水量充足。
3.4 及時吸唾:由于牙周內鏡的光纖探頭與超聲潔牙機均需在有水環(huán)境下工作,故患者在開始治療后口內會有大量的水、唾液、血液等混合物,護士應及時有效的吸唾,減輕或消除患者的不適。
3.5 刮治配合:術區(qū)治療時及時遞予醫(yī)師探針檢查刮治效果。刮治后用牙周沖洗器抽吸3%過氧化氫液后遞予醫(yī)師進行術區(qū)齦緣下沖洗上藥,告知患者有辛辣感,不要吞咽,及時吸凈多余藥液與泡沫、碎屑。
4.1 患者的護理:牙周刮治后術區(qū)會有少量滲血,如無血液系統疾病則很快會停止,指導患者不必因此而緊張,相對于傳統刮治方法,內鏡下刮治更準確,對牙周組織損傷更小,休息30 min后無明顯滲血可離開。不要反復吸吮或吐唾,避免口內負壓增加,引起出血。多數患者可出現一過性的冷熱敏感,告知患者當天忌食過冷及過熱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對牙齒與牙周產生刺激和不適,隨著牙周組織的恢復此種情況會自行緩解。術后當天正常刷牙,遵醫(yī)囑服用鎮(zhèn)痛藥與抗生素,緩解疼痛,預防感染。牙周刮治后的菌斑控制非常重要,直接影響牙周組織愈合與治療效果[9],因此治療后需向患者詳細的進行口腔衛(wèi)生指導,包括刷牙方法、牙線與牙間隙刷的使用等;囑患者戒煙限酒,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首次治療患者1周后復診,分區(qū)刮治,刮治完成后遵醫(yī)囑復診。
4.2 儀器清潔與保養(yǎng):牙周內鏡系統屬于精密儀器,需嚴格依據生產廠家的說明書使用。光纖保護套為一次性使用,光纖探頭手柄可單獨塑封包裝后高溫高壓滅菌。光纖探頭治療時可被口內血液、唾液、牙石碎屑等污染,應避免出現劃痕,并在使用后用不起毛的清潔布蘸取70%異丙醇擦拭消毒。光纖鏡頭及導線極易損壞,使用時小心輕力,使用后需套上橘色保護套盤于顯示器前方適宜位置,不同診室間移動牙周內鏡時應將光纖鏡頭及導線拆下放在專用保存箱內,防止損壞。內鏡不用時宜放于診室合適位置,并用防塵罩遮擋。綜合治療臺與牙周內鏡的水氣連接口不用時需用橡膠塞等封閉,避免灰塵堵塞影響使用。超聲潔牙機水盒宜每4 h更換,并高溫高壓滅菌。
牙周內鏡系統使用的前期準備工作繁雜,術前與患者的交流非常重要,護士應讓其了解新技術與傳統方法比較有什么不同,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光纖鏡頭與導線極易損害,更換與傳遞光纖探頭手柄時需格外小心,否則一旦損壞影響整個治療,帶來巨大損失。治療時醫(yī)護患三者均應做好個人防護,防止交叉感染。配合過程中注意及時添加儲水瓶及潔牙機水盒內蒸餾水,及時吸唾,盡量讓患者感覺舒適,減少吞咽動作,縮短治療的時間,保證治療質量。
[1] 楊柯,鐘良軍.牙周炎與全身性疾病相關性研究的新進展[J].廣東牙病防治,2008,16(4):187-188.
[2] Avradopoulos V,Wilder RS,Chichester S,et al.Clinical and inflammatory evaluation of perioscopy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J].J Dent Hyg,2004,78(1):30-38.
[3] 馬明彧,張成飛.超聲齦下刮治應用于慢性牙周炎的臨床體會[J].廣東牙病防治,2004,12(1):52.
[4] Groenen MJ,Kuipers EJ,van Berge HG,et al.Computerisation of endoscopy reports using standard reports and text blocks[J].Neth J Med,2006,64(3):78-83.
[5] 李胡銳,倪佳,黃雁紅等.牙周內窺鏡下刮治與傳統刮治對齦下牙石清除效果的比較[J].廣東牙病防治,2013,21(5):261-264.
[6] Checchi L,Montevecchi M,Checchi V,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eeding on probing and subgingival deposits-An endoscopical evaluation[J].Open Dent J,2009,3:154-160.
[7] Stambaugh RV.A clinician’s 3-year experience with perioscopy[J].Compend Contin Educ Dent,2002,23(11):1061-1070.
[8] 張震康,俞光巖.實用口腔科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9] 李琨,陳清華,張華湘.吸煙對牙周炎患者齦下刮治和根面平整術療效影響的研究[J].口腔醫(yī)學,2012,32(1).41-43.
[10] 曹采方.臨床牙周病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