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東霞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提升,英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我們需要在國際上發(fā)聲、發(fā)展、合作、交流。初中英語是為了給孩子們打好一個學習英語的基礎,只有初中英文的基本功夠扎實,我們才能夠更好地讓孩子體會到學習英文的樂趣。怎樣才能讓孩子有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怎樣引導孩子正確學習英文?這就要教師不斷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總結經驗,重視養(yǎng)成教育,讓學生“慧眼識英文”了。
關鍵詞:興趣;科技;實踐;習慣
一、培養(yǎng)興趣
初中生一般對英文都已經沒有了新鮮感,由于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單詞量大,語法知識點較多,很多學生都會產生厭倦、懈怠的不良情緒,為了讓孩子們精神飽滿、“心甘情愿”地學習英文,我們就要想方設法地先去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方法一:介入現代科技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每個人都是移動設備的領導者,學生人人都會使用智能手機和電腦,那么我們就可以借助高科技幫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教師可以以班級為單位建立一個微信群,每個學生在閱讀完一本英文書(《周末》或《暑期作業(yè)》)之后都要把自己從中獲得的英文知識在群里共享。不論是幾個新單詞還是一個經典的句子,都可以發(fā)在群里面。教師可以不定期對學生分享的內容進行點評,也可以在群里分享一些英文的好文章。比如說奧巴馬總統(tǒng)曾經在美國開學日的演講《我們?yōu)槭裁匆蠈W?》中談到過這樣一段話:Now, your families,your teachers,and I are doing everything we can to make sure you have the education you need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Im working hard to fix up your classrooms and get you the books and the equipment and the computers you need to learn. But youve got to do your part,too. So I expect all of you to get serious this year. I expect you to put your best effort into everything you do. I expect great things from each of you. So dont let us down. Dont let your family down or your country down. Most of all,dont let yourself down. Make us all proud.(你們的家長、你們的老師和我,每一個人都在盡最大的努力,確保你們都能得到應有的教育來回答這些問題。例如,我正在努力為你們提供更安全的教室、更多的書籍、更先進的設施與計算機。但你們也要擔起自己的責任。因此我要求你們在今年能夠認真起來,我要求你們盡心地去做自己著手的每一件事,我要求你們每一個人都有所成就。請不要讓我們失望——不要讓你的家人、你的國家和你自己失望。你們要成為我們的驕傲,我知道,你們一定可以做到。)
在班級微信群中分享這樣短小精悍的英文文章(節(jié)選),不但能夠幫助孩子們提升閱讀能力,還能讓他們從中得到一些人生啟示。這段英文中需要孩子們注意的重點還有need to,fix up,Most of all,let sb down等一些短語的搭配,教師可以在群里對這些進行重點批注。
方法二:實戰(zhàn)演練
教師可以帶領全班學生在教室或者操場舉行派對(party),但是要求到訪者必須講英文,很多學生有可能會怯場,畢竟知識的儲備量還真不是很多。教師可以讓他們帶著智能手機來,不懂的句子、單詞發(fā)音都可以現場查閱,但是查閱過的知識點得在回家之后記錄在筆記本上。已經在情境中實戰(zhàn)演練過的英文單詞或句子會讓孩子們印象深刻,回家再次記錄是幫助他們鞏固記憶,一場派對不但會讓孩子們玩得盡興,還能讓他們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師還可以趁著這次機會給大家講一些美國特有的文化特色,或是準備一些披薩、漢堡等“西餐”,講一講這些食物的起源,也是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最佳方式。西餐自從進入中國之后就一直備受青少年的追捧,如果教師能夠“趁熱打鐵”,給孩子們介紹這些盤中餐,一方面能夠讓他們了解美國的食品文化,另一方面也激起了學生學習英文的欲望。
二、養(yǎng)成教育
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來看,我認為英文的養(yǎng)成教育更多的是養(yǎng)成習慣,只有讓學生保持養(yǎng)成學習英文的習慣,一切教學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習慣的養(yǎng)成并非一朝一夕,這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與努力。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會帶一小包紙巾以備不時之需,善于觀察的學生會發(fā)現,幾乎每包紙巾上面都會印有“tissue”(紙巾)的字樣,雖然是一個很小的細節(jié),但只要孩子們多搜集、多發(fā)現、多查詢,日積月累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二十一天就會養(yǎng)成一個習慣,以三周為一個周期,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堅持每天都聽十幾分鐘的BBC,訓練聽力,還可以讓學生每天積累一個經典的英文句子,可以是電影臺詞,也可以是文學著作里面的佳句。初期的時候可能會比較難堅持下去,這時候教師需要嚴格監(jiān)督,每天的積累摘抄都必須上交,等到孩子們習慣這種學習模式了,教師就可以放心地讓學生自己監(jiān)督自己完成積累了。養(yǎng)成教育是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老師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只要我們幫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就會主動去學習英語,學習效率也會得到顯著提升。很多教師都曾在班里做過實驗——讓孩子們每天都做英文積累,優(yōu)秀的學生自覺性較強,比較容易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但是自覺性較差的學生,教師一定要幫助他們去除學習惰性,一起向著英文的super speaker進發(fā)。
The world is like a mirror;frown at it and it frowns at you;smile and it smiles too. (世界就像是一面鏡子,你皺著眉看它,它也就皺著眉看你,你笑著看它,它也笑著看你。)只要我們讓學生愛上英語,英語就會成為他們一生的摯友。學習英語的動力不再是老師的“威逼利誘”和家長的苦口婆心,而是發(fā)自內心的熱愛。
?誗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