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慧霞 鄭國婧
摘 要:農村小學社團活動的有效開展,主要受到場地器材、家長觀念和學校師資隊伍等各個方面的制約,我國農村小學社團活動目前存在著很多缺點,開展周期較長、很多社團集體表現不佳、學生積極性不高、大部分在組織紀律上也比較懶散。面對這種情況,對農村小學社團活動的有效開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策略,望同行采納并提出寶貴意見。
關鍵詞:農村小學;社團活動;有效開展;策略
一、農村小學社團活動的有效開展要遵循各個方面的意愿
1.學生家長的意愿
在現代社會,面對社會的各種壓力和就業(yè)壓力,許多家長都是望子成龍心切,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將來有所出息。現在的家長不僅非常關注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還非常注重孩子的興趣發(fā)展。例如:藝術、體育等這方面的活動,家長都很樂意參加。有的家長寧愿犧牲自己的時間專門陪孩子到各種培訓機構學習特長,例如:舞蹈、跆拳道等。有的家長對學校的社團活動非常注重,家長的這些表現,也為農村小學社團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學生的興趣愛好
在農村小學社團活動有效開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學??梢酝ㄟ^問卷調查的形式,讓學生勾選出自己喜歡的項目,對于學校沒有的項目,學生可以給出建議。通過問卷調查可以有效掌握準確的數據和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樣學校在開展活動的時候就會做到有的放矢。學生的興趣愛好對農村小學社團活動的有效開展起著決定性作用。
3.學生的長處
學校創(chuàng)辦的各種社團活動可以給學生提供很多的選擇,創(chuàng)辦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所長,發(fā)展學生其他方面的才能,培養(yǎng)全面型人才。在選擇項目的時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社團活動。例如:女孩子大部分對舞蹈感興趣,可以選擇舞蹈班進行好好的訓練和發(fā)展。男孩子大部分對體育比較感興趣,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選出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例如:乒乓球、籃球、羽毛球等。學校提供這樣的平臺,既可以讓學生很好地利用課余時間,還可以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又發(fā)揮了自己的長處。
二、對當前我國農村小學社團活動有效開展的策略
1.建立多元化理念,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學校辦學的過程中,社團活動能夠使學生更加有紀律、有組織。利用社團活動挖掘學生潛力成為教學的首要任務。社團活動應該建立多元化活動。多元化活動包括:智能思維、手工操作類、音樂類、體育類、繪畫類、游戲類等,還要注重多元化的時間,各個社團活動安排要合理,在時間上不要起沖突。學校建立多元化的社團活動,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總有一個適合自己,讓學生在學習之余參加社團活動,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優(yōu)化管理制度,確保小學社團順利開展
農村小學社團活動有效開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和限制,大大阻礙了社團活動的發(fā)展。所以,我們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在管理上要明確好分工,在健全的管理制度下,要確保我們農村小學社團活動的順利開展。學校教導處和政教處都要參與學校社團管理活動,幫助教師做好社團管理工作。每個社團內部都應該有自己的管理章程和活動計劃,每個社團把自己開展活動的時間都要確定好,確保每個活動開展的時候教室足夠用,便于社團活動的開展。只有優(yōu)化學校管理制度,從各個方面都做好規(guī)劃,才能保證小學社團活動有條不紊地開展。
3.構建激勵體系,增強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熱情
一個社團的有效開展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的參與程度決定著社團活動開展的成功有否。所以,在社團活動中,一定要建立一定的激勵制度,讓學生感興趣和促進學生參與,也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凡是在社團活動中表現積極、優(yōu)異者提出表揚給予獎勵。每個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教師要采用計分制來激勵學生。最后在學期末的時候,根據分數高低頒發(fā)獎狀,讓優(yōu)秀的學生得到獎勵,也讓其他學生得到啟發(fā)。這對社團保持活力和熱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總之,要想讓農村小學社團活動有效開展,學校必須對創(chuàng)辦社團持有長期發(fā)展的態(tài)度,將學生的愛好和特長考慮其中,創(chuàng)辦適合學生的社團活動,將有效評價納入社團活動當中,來確保社團活動始終充滿活力,這才能讓農村小學社團活動持久發(fā)展,也為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為我國素質教育做出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彩蕓.農村小學社團活動開展策略[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5.
[2]關霖.農村小學開展體育活動的意義[J].素質教育,2013(10).
[3]劉易陽.怎樣在農村小學有效開展社團活動[J].教育學,2014(6).
[4]張文卓.試析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實施[J].赤子(中旬),2012(7):144.
[5]程曉文.小學高年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開展[J].新課程(小學),2011(11):28.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