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宏
【內容摘要】在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達到啟智、明德、創(chuàng)新、成長的目的,這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探討的問題。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在注重專業(yè)發(fā)展的同時,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勢在必行。
【關鍵詞】政治 課堂教學 有效性
教學有效性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組織實施的活動。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yǎng)和品格塑造的過程,其目的在于培養(yǎng)鮮活的,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才。
傳統(tǒng)的政治課教學基本上是填鴨式的教學。教師口若懸河地講四十五分鐘,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實質上就是老師唱獨角戲,忽視學生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師生的互動教學,不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不能激發(fā)學生潛能,往往忽視學生的差異性,不能做到因材施,忽視養(yǎng)成教育,忽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的學生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因此,要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改革,就必須探索有效教學模式。為提高課堂有效性,我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作法。
首先,創(chuàng)建和諧的教學氛圍。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提高教學效果尤為重要。在課余時間,我主動走進學生生活,主動關心學生,積極與學生交流溝通,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在教學過程中,我堅持用平等的態(tài)度和學生進行對話,不輕易否定學生,對學生回答的否定,如果運用不當,可能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是在課堂提問時,更多地啟發(fā)學生,讓學生放下拘謹,圍繞問題,暢所欲言。對學生的回答我最常用的評語就是“你的回答的很棒”、“別急,慢慢想,你會回答得很好”等,這種做法包含著一種期待的色彩,激勵學生在寬松的教學氛圍中積極探索,不斷取得進步。
其次,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是師生間共同參與、交流、互動的過程。從根本上講,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轉換角色,不能唱獨角戲,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還要充分相信學生,積極采用自學,引導,議論,總結教學模式,讓學生自己去提出問題,自己總結知識規(guī)律,讓他們在課堂上盡情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進行合作、質疑和探究,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真正有所收獲。
教貴自主,學貴自得。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我還不斷豐富教學形式,采用的方式主要有:自主式。圍繞問題讓學生思考,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問題,輔之以教師精講導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思考精神和自學能力。討論式。教師提出討論題目,讓學生針對問題閱讀教材,隨后分組討論,每組選出代表,集思廣益,代表小組全班交流。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共同解決問題。辯論式。教師課前布置辯論題目,確定正反兩方,讓學生課前認真預習,查找資料,精心準備,然后在課堂上展開辯論,最后由老師點評小結。同時教師應該具體指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做到“授之以漁”,這樣一來,學生在每節(jié)課上的收獲在今后的學習階段會有延續(xù)性的學習效果,使他們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第三,在教學中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學中教師不僅將全體學生納入教育教學的范疇,而且還堅持“因材施教”,既要注重群體共性,又要注重個體個性,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多樣化的教學。比如,有的同學因學習成績較差而產(chǎn)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我就反復用一些學過的哲學原理,和身邊熟悉的大器晚成的典型事跡啟發(fā)開導,如“高中生參加高考五年,最終取得成功的事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吞并吳國,西楚霸王項羽背水一戰(zhàn),百二秦關終屬楚國的典型事跡”等,鼓勵他們從點滴做起,最終一定會取得好成績。
第四、教學中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政治學科的內容以理論為依據(jù),道理深刻又抽象。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我有針對性地增添了許多現(xiàn)實生活中活生生的社會現(xiàn)象和事例,結合時政、社會熱點問題,使書本中抽象的理論知識與生動形象事例相結合,努力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同時盡可能地運用與教學有關的用具、實物。比如在講《貨幣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一課時,將個人收藏的銀質、銅質、鐵質、紙質等不同材質的古錢幣按照不同年代逐一給學生展示講解,使學生直觀了解貨幣的產(chǎn)生及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不僅接受了所學知識,而且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第五,在教學中注重品德教育,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我在教書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教育。要求學生按照社會主義公民道德規(guī)范標準,隨時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矯正,與此同時,我還讓學生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去分析各種社會現(xiàn)象,并用這個武器去糾正不良社會風氣,讓學生不僅要學會學習、而且更要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在教學中,我還有選擇性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制作課件,節(jié)選優(yōu)秀視頻,增強教學效果的感染力。如在講解《堅持正確價值取向》的相關內容時,給學生放映《紅河谷》、大型校園演講——鄒越的《讓生命充滿愛》,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淺見。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它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積極探索,不斷積累經(jīng)驗,不斷追求實效。
【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393)“高中政治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榆中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