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蘭
小學數(shù)學是基礎學科,不僅是學生其他學科學習的重要根基,更是學生邏輯思維建立、思想體系形成的重要路徑和方式之一。教師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予以高度重視,不斷探索更為有效的方式對學生予以培養(yǎng)。
1. 激發(fā)興趣,樂于思考。思考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不僅需要智力因素,還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參與,思考離不開二者的共同作用。而激發(fā)學生真正融入思考過程的重要推動力則是學生興趣的萌生,只有讓學生從其自身的興趣點出發(fā),才能夠更好地讓學生投入思考,讓學生對數(shù)學產生濃厚興趣。
比如,本人在進行《四邊形》教學過程中便注重通過對學生興趣點的引導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本人讓學生將平時所吃的雪糕的棍棒收集起來,并使用小釘子將四根雪糕棍釘在一起,看一看這樣釘起來的圖形是什么樣子的,并對其進行變動,看一看四邊形有什么特點。這樣的一個“小任務”讓學生們通過動手的方式來對數(shù)學進行學習,一下子將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并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對其中的原理和特點進行思考,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很多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會對“雪糕棍”進行創(chuàng)新研發(fā),將其進行多樣化轉變,從而讓四邊形的形成路徑更為有趣。
興趣的結合和培養(yǎng)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和發(fā)展,讓學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得以激發(fā),更為學生思考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豐沃的土壤,讓學生在其中盡情馳騁,讓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激發(fā)學生思考原動力的產生。
2. 精心提問,主動思考。在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疑問起著關鍵性作用,能夠將學生獨立思考與積極思維激發(fā)出來,促使學生對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索和挖掘。因此,學生思考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離不開教師問題的提出,這是學生思考力產生的重要前提,也是引導學生更為深入地研究的重要路徑,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與適當引導。
問題的引導讓學生的思想廣度得以拓寬,讓學生的思考深度得以深化,對于學生思考力的內在激發(fā)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要注重對問題予以優(yōu)化設計和思考,通過問題的恰當引導促使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主動進入思考領域。
3. 引導質疑,嘗試思考。問題的提出是學生思考的重要路徑之一,但其前提則是學生的質疑精神,只有學生具有敢于質疑的精神才能夠對任何事物、事件提出疑問。數(shù)學的學習同樣需要學生質疑精神作用的發(fā)揮,讓學生對問題產生懷疑,其本身不僅是思考的重要過程,更是學生探索正確答案、實現(xiàn)一題多解的重要策略。
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的鼓勵,課堂上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鼓勵學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促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輕松愉悅,促使學生良好獨立思考習慣的養(yǎng)成。
4. 及時鼓勵,愛上思考。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通過科學有效的正面肯定,有助于學生學習信心的增強,調動起學生更大的思考積極性,真正使學生愛上思考并享受其中的樂趣。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的過程中,不應當只是對學生書面成績或對公式定理的掌握程度進行關注,更應當對學生學習過程予以關注。在評價機制中,將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思考方向加入進來,使評價更具有全面性、客觀性以及系統(tǒng)性。教師還可以為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將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認真記錄下來,對學生的進步,及時給予鼓勵,提高學生的自信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