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奎
好奇心和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力.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利用多媒體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對學生提出合理有效的問題,誘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好奇心與興趣的驅動下高效學習物理.下面就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談點體會.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理念認為,學生學習知識不應該通過老師單方面的傳授,而是讓學生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中根據老師的引導自主學習.這就對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和課堂調控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性,創(chuàng)設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這種以情境為基礎的教學中激發(fā)學習動機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講“人眼看不見的光”時,為了讓學生了解紅外線、紫外線都是人眼看不見的光,以及了解紅外線和紫外線的應用,我提出問題:除了七色光以外,還有沒有其他光存在?在學生思考后,追問:在冬天的時候,大家都喜歡穿深色的衣服;在夏天的時候,大家都喜歡穿淺色的衣服.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么呢?這時有的學生提出猜想:深色衣服吸收太陽光的本領強,淺色衣服吸收太陽光的本領弱.這樣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使學生體會到物理來源于生活,激發(fā)了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的興趣.
二、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利用多媒體演示一些神奇的物理實驗是遠遠不能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觀察多媒體演示實驗,學生并不能感受到這些神奇的物理現象所帶來的學習樂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用實物現場給學生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觀察物理現象的同時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具體化,加深對物理知識的印象和理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在講“靜電現象”時,為了讓學生通過實驗活動知道摩擦起電,知道帶有電荷的物體能吸引輕小物體,我以問題為主線,通過演示實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我演示了兩個小實驗:1.用梳子與頭發(fā)摩擦,然后去吸引氣球;2.用梳子與頭發(fā)摩擦,然后去吸引自來水管中流出的細小水流.通過創(chuàng)設實驗教學情境,提出問題:大家說一說,這是為什么嗎?學生回答:摩擦起電.我緊接著指出:大家回答的很棒.這正是摩擦起電.對于摩擦起電,大家知道多少呢?今天就讓老師帶著大家一起去探究靜電的奧妙吧!這樣,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節(jié)課所要講解的知識.同時,使學生通過觀察演示實驗知道了靜電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聯系,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習得新知,也能使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培養(yǎng)觀察能力,提高基本實驗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模式,在寓教于樂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電荷”時,我拿著一根玻璃棒,神秘地介紹: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變一個小魔術,讓這股從自來水中流出的水能聽懂我的話.我用玻璃棒指揮自來水中流出的水,玻璃棒無論是向左還是向右,這股水都毫無反應,一只玻璃棒被水噴的直淌水還是不起作用,這時大家都以為指揮棒失靈了,偷偷地笑了起來,我并沒有阻止大家偷笑,而是有條不紊地拿起一塊綢布擦干玻璃棒上的水珠,使勁地蹭了幾下,就把玻璃棒在自來水水流前向右晃動了幾下,只見水流微微的向左偏離,我又把玻璃棒在水流前向左晃動了幾下,水流微微地向右偏離.這時候,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他們瞪大了眼睛,仔細觀察小魔術.從學生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學生對于這個小魔術充滿了濃厚興趣,我順勢指出:老師的小魔術神不神奇呀,大家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學生迫不及待地回答:想.這樣,我引出了本節(jié)課所要講的內容.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都表現得積極、認真.利用小魔術的教學方式,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物理的樂趣,并發(fā)現物理的神奇與奧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