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愛清??
摘 要:人際交往溝通能力是新時代人才的重要素質之一,在教學中開展小組討論教學,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溝通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本文通過探討小組討論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旨在讓合作學習更加高效,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技能和合作溝通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學習;小組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中,人際交往溝通能力是人才必備的能力之一。可見,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自從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小組合作學習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被廣泛應用于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激活課堂,而且能鍛煉學生的合作溝通能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小組討論法是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溝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實施小組討論法,進而讓合作學習更加有效,課堂更加高效呢?筆者就此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 小組討論法的特點
(1) 學習的自主性。在數學課堂開展小組討論,每個學生都要自主分析、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解決辦法。
(2) 學習的合作性。開展小組討論,小組成員之間要充分溝通交流,互相幫助補充,在溝通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尋找到答案。
(3) 學習的積極性。小組成員都是學生,成員之間討論起來氣氛比較自由輕松,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
(4) 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小組討論時,學生彼此的思維能夠互相啟迪,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5) 學習的獨立性。沒有教師的直接參與,都是小組成員之間獨立完成。
二、 小組討論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一) 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是小組開展討論的基礎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壓抑沉悶的課堂,勢必很難讓學生有表達自己看法的欲望,而寬松和諧的課堂,學生能夠很自然的放松自己的心情,擺脫緊張和恐懼,從而更能自由的闡述自己的觀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討論首先需要教師營造寬松、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以更加輕松的心態(tài)去思考問題,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敢于質疑,并同小組成員開展有效的討論和思考,從而有效解決數學問題。
首先,數學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闡述自己的觀點,敢于提出質疑問難。例如,在教學《用字母表示數》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先讓學生充分預習,然后鼓勵學生將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在課堂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蛘邔ψ约豪斫獾膯栴},提出來考考老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切忌否定或者嘲諷,要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提出的問題,以此培養(yǎng)學生敢于提問、敢于質疑的意識和精神。
其次,教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傳統數學課堂以“教師講授習題—學生練習類似習題”這一模式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課堂只是教師的一言堂,是教師一個人的表演。即使一些教師讓學生發(fā)言,也是在教師的控制下,通過教師提問和引導開展的,學生缺少思考和創(chuàng)新,很難提出自己的觀點。這不是真正意義的討論,只是老師控制下的機械的回答。究其原因,是老師對學生的不信任,沒有將課堂交給學生。因此,要有效開展小組討論需要老師充分信任學生,把言說權利交給學生,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開展討論,闡述觀點。
(二) 科學合理分組,是小組有效討論的前提條件
在數學課堂開展小組討論,其分組是否科學合理對其具有直接影響。如果教師分組不合理,有的小組成員成績都優(yōu)異,有的小組所有成員數學基礎水平都比較差,就很難讓討論有效進行下去??梢?,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是小組討論有效開展的前提條件。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身心特點,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根據“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讓每個小組之間的整體水平大致相同。首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科學分層,分為上、中、下三個不同層次,每個小組都包括這三個層次的學生,使其能夠揚長避短,讓每個小組充分發(fā)揮團隊的力量,有效開展討論。為了讓每個小組成員都有發(fā)言的機會,每個小組的人數不能過多,一般以6~8人為宜,每個小組設置2名學生作為組長和副組長,這兩位學生要成績優(yōu)異,有較強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和發(fā)言能力,能夠引導該小組的討論正常有序的進行,從而避免小組討論的無序和無效的產生,讓學生的討論能夠落實到實處。
(三) 教師適時監(jiān)督指導點撥,是小組討論有效進行的重要保障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主導者,開展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開展討論,并不是放任自流,任其發(fā)展。而是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做好監(jiān)督,并適時進行指導和點撥。這是因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會遇到不理解的問題,如果老師置之不理,學生就會很難去解決這個問題,討論也就無法有效進行下去,甚至學生對討論失去興趣,變得毫無意義。因此,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教師要時刻觀察每個小組的討論情況,根據小組討論的實際情況,適時進行點撥和指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突破思維障礙,獲得問題的解決方法。此外,如果放任學生,只做一個旁觀者,就很容易導致小組合作討論流于形式,甚至讓一些學生看似是在討論數學問題,實則是在閑聊,這樣的討論不僅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的毫無意義,甚至浪費時間,讓課堂都變得沒有意義。因此,教師要監(jiān)督學生,維持好課堂紀律,讓小組討論緊緊圍繞教學任務而開展。同時,針對學生提出的觀點,要及時做出積極有效的評價,切忌嘲諷,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心。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敢于發(fā)表意見,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討論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轉變傳統“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從實際出發(fā),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采取多種手段,讓小組討論更加有效,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菊英.小組討論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應用[J].開心:素質教育,2017(5).
[2] 王華洋.探究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5,22(3).
作者簡介:
盛愛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樹蘭實驗學校初中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