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會友
(廣東理工學院,廣東肇慶 526000)
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具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中國道家、儒家及佛家的哲學思想和文化內涵。而且傳統(tǒng)茶文化與中國古代美術、文學以及思想學息息相關。將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引入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之中,有利于大學生更為全面、深入地了解茶文化以及與茶文化息息相關的知識,這樣有利于拓展學生眼界,充實大學生自我知識體系,同時增加當代大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利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
所謂“茶人”,主要是指那些以種植茶葉或以銷售茶葉為生的人群。當代隨著經濟的不斷地發(fā)展,當代茶行業(yè)相對于傳統(tǒng)茶行業(yè),被分為更多不同的領域。因此,“茶人”的含義也得到了一定的充實,茶葉生產、茶知識的傳播以及茶葉種植研究等都被包含在內。從上述的“茶人”身上,我們可以發(fā)掘出非常多可貴的精神: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默默無聞的種植精神;樂此不疲的傳播精神;淡泊名利的無私精神等等??偟膩碚f,這種“茶人”精神正是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所提倡的,讓大學生學習茶文化,領悟“茶人”精神有利于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
自古以來,我國茶文化都比較注重“和、靜、清、雅”。這種茶文化的理念與我國當代時代發(fā)展要求非常的貼切,非常符合我國當前的時代精神。在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改革的背景下,茶文化融入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為改革下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國各高校大學生通過對茶文化的學習,不僅可以了解到我國茶文化中蘊含的和諧思想,促進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而且有利于大學生陶冶情操,幫助大學生抵制低俗趣味,培養(yǎng)高尚情趣。
茶文化作為一種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如:沉著冷靜的理性思維、待人謙虛的中庸思維等等,這些豐富的思想內涵非常有利于大學生培養(yǎng)成健康合理的價值觀與人生觀。而且這種沉著冷靜的思想在當下浮躁的思想氛圍內是十分必要的。在茶文化中形成的良好人生觀與價值觀對于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能夠促進大學生更好的學習與工作。因此,將傳統(tǒng)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之中是非常明智的舉措。
茶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時間的積累使茶文化有了豐富的內涵,因此,茶文化適合對當代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在高校將茶文化引進大學課堂時,教師需要了解到,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從以下四個角度帶領學生探索茶文化的德育功能。
不同的茶根據(jù)其生長環(huán)境的不同而擁有了不同的品性,了解茶的品性有利于大學生對進行道德教育的啟發(fā)。茶本身具有許多有利于人體健康的功效,在為人們奉獻了自己之后,選擇低調的離去,茶的這一品性對大學生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啟示。在如今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人與人之間感情不斷淡化,當代大學生不斷的向父母和學校索取而不思回報,這是一種極其嚴重的現(xiàn)象。針對這一現(xiàn)象,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時候要宣揚茶的本性:奉獻而不索要[1]。
茶樹的生長環(huán)境極其艱苦,要么生長在我國臺風肆虐的東南沿海,要么生長在高山之頂,在如此環(huán)境中生長的茶葉,具有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特征。這樣的品性有利于大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值得高校去推廣。
茶文化在幾千年的傳承中吸收了許多文化的精髓,隨著時間的推移,茶文化形成了一種新型的文化——茶道。茶道是茶文化與道教天人合一思想的結合體。在茶道中,品茶的人對茶具、茶藝、茶葉等都有嚴格的要求,高校通過茶道的教學,大學生將會培養(yǎng)出精益求精的性格[2]。通過教育大學生在品茶的過程中如何進入與大自然融合的意境,來促使大學生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領悟到茶道之中的天人合一的精髓,如此便能心靜,便能心安。大學的生活之中充滿了無限的誘惑,各種誘惑的存在早已打亂了大學生的心,不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因此,利用茶文化來幫助大學生平復心中的浮躁,將會成為高校推行茶文化的一大重任。
茶文化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僅繼承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還繼承了儒家有關禮儀的思想。茶文化指出,當有朋友從遠方而來,主人總會以一杯茶來招待客人,這是茶文化里面以茶相待的禮儀,這對如今的大學生來說很具有道德教育的意義,如今許多大學生沉迷于各種電子產品的娛樂軟件,這種現(xiàn)象導致了大學生不能夠敞開心扉與周圍的同學交流,所以,大學生通過茶文化的引導,促使大學生產生與人交流的想法,然后加以行動,使大學生在情感上獲得溝通[3]。
茶德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茶文化道德價值的升華。高校在對學生進行茶文化教育的同時重點講解茶德,將會有效的避免茶文化教學的死板,通過對良好茶德品質的學習,可以將茶德的品質滲入大學生的思想,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進行影響,加快大學生對茶文化的學習,從而達到高校茶文化教育的目標,實現(xiàn)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升華。
高校要想在學校將茶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之中,首先就得了解到茶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目標和價值是什么,只有當高校重視茶文化教育在本校的進展,大學生才會對茶文化的學習引起重視,大學生才有了充分理解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內涵的機會。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繼承并發(fā)揚茶文化的最優(yōu)人選,高校應當給大學生灌輸茶文化道德教育的目標和價值,以全面引導大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促使茶文化教育效益最大化。高校的道德教育培養(yǎng)目標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茶文化的精髓,還要滿足學生的自我需求,實現(xiàn)茶文化教育模式的全面優(yōu)化。充分發(fā)揮出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和功能。這樣,大學生的人格品質才會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中國傳統(tǒng)思想道德教育過于注重枯燥的理論,缺乏實踐,而且上課形式也極為呆板。將茶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就是為了豐富思想道德教學內容,增強課堂趣味性,從而讓學生更好的更快樂的學習思想道德知識。因此,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形式已經不適用這種新情況了,如果仍然固守在傳統(tǒng)形式上,那么課堂改革將毫無意義。所以各高校及相關教學老師應當加強課堂內容形式創(chuàng)新。開展各類活動讓學生與茶文化零距離接觸,增強大學生對茶文化的印象,從而更好地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同時提升高校的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茶文化在中國根基深厚,茶文化作為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一,它積淀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其中蘊含豐富的哲理思想對于當今社會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當今社會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暴露無疑。據(jù)此,我國政府實行教育改革。高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為大學生正式步入社會的重要一環(huán),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因此,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改革過程中,迫切需要融入新的思想,以豐富課堂內容與形式。茶文化的思想與當今教育發(fā)展要求相符,因此,加強傳統(tǒng)茶文化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茶文化的學習,有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豐富思想內涵,擴充知識體系,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自己,提升自我修養(yǎng)與道德素質。這種學習,對于大學生的一生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應當大力倡導與支持傳統(tǒng)文化與高校思想道德的融合,培育符合時代的新型人才,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
[1]商懿秀.高校網(wǎng)絡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馬建欣.傳統(tǒng)文化的德育價值與高校思政課改革[J].甘肅高師學報,2015(6):60-63.
[3]胡雅娟,夏達.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影響研究[J].福建茶葉,2016(6):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