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妹
(江蘇醫(yī)藥職業(yè)學院,江蘇鹽城 224006)
我國是“茶”的發(fā)源地,因此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內(nèi)容博大精深,涉及了各個方面的知識內(nèi)容,隨著絲綢之路的開啟,我國茶文化也開始傳入其他國家,進而開啟了茶文化的國外傳播之路。雖然我國茶文化的歷史悠久,但是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依然需要提高。為此,加強我國茶文化在國外的傳揚是當前我國茶文化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之一,而提高茶文化英語翻譯準確性則是保證我國茶文化傳揚的重要前提。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內(nèi)容,在進行茶文化英語翻譯過程中,需要秉承中國語言謹慎的特點,從而保證翻譯的準確性。我國茶文化所蘊含的內(nèi)容是極為豐富的,所涉及到的知識層面是非常廣泛的,其中大量涉及到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以及歷史文化,所以在進行茶文化翻譯過程中,其語篇是比較復雜詳細的。而且在翻譯過程中,由于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茶文化英語語篇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專業(yè)的詞匯,這樣就使得整個茶文化英語語篇更加復雜詳細,使得閱讀者更難理解。
我國茶文化不僅蘊含的內(nèi)容廣泛豐富,其中茶葉的種類也是非常豐富,我國是茶葉的種植大國,由于我國土地面積寬廣,不同地區(qū)所種植生產(chǎn)出來的茶葉品種大大不同,不同茶葉的名稱也各具特色,在進行茶葉名稱翻譯過程中,其名字也是獨一無二的。我國聞名世界的茶葉也非常多,比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等,在進行茶葉名稱翻譯過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及中西方語言表達習慣的差異,導致在英語翻譯過程中不能準確地描述出我國茶葉名稱,進而影響了我國茶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比如英語當中的green tea是對我國綠茶的廣泛統(tǒng)稱,但是我國綠茶的品種也非常多,比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等,這樣就不利于我國茶文化的準確傳播。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茶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就要確保茶文化英語詞匯的獨一無二,準確地表述我國茶文化的內(nèi)涵。
當前我國茶文化在進行英語翻譯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依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導致茶文化英語翻譯文本存在很多問題,所以要保證我國茶文化的正確傳播,就要加強保證茶文化英語翻譯文本的準確性。首先,我國茶文化在進行英語翻譯過程中,存在著詞匯翻譯不統(tǒng)一的問題,詞匯不統(tǒng)一會影響讀者的閱讀,容易引起對于茶文化知識的誤解。例如,在針對于同一個茶文化詞語的時候,在文章的不同篇幅中卻使用不同的翻譯表述,這樣容易引起閱讀者的誤解。比如,在翻譯“龍井茶”的時候,有些人會將其直譯成“l(fā)ongjing tea”,但是有些人會根據(jù)龍井茶的意思來意譯成為“dragon well green tea”,不統(tǒng)一的詞匯翻譯容易造成外國友人對于我國茶文化的不正確認識,不利于我國茶文化的正確傳播。因此,在進行茶文化英語翻譯過程中,首先就要解決詞匯翻譯不統(tǒng)一的問題,從而保證我國茶文化在國外的正確傳播。
在進行茶文化英語翻譯過程中,經(jīng)常會存在誤譯的現(xiàn)象,之所以會出現(xiàn)誤譯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翻譯者對于我國茶文化認識不足以及專業(yè)程度不高。比如,在翻譯“茶點”的時候,會將其翻譯成“tea cake”,“cake”在英語中是指蛋糕、電信的意思,所以將“茶點”翻譯成“tea cake”。但是在翻譯“茶餅”詞語的時候,部分翻譯人員也會將其直譯成“tea cake”,“cake”的意思包含有“餅”的意思,所以將“茶餅”翻譯成“tea cake”,但是我國“茶餅”并非是茶點的意思,而是茶葉的意思,主要是形容茶葉的形狀像餅,所以將其稱為茶餅,比如我國的普洱茶的形狀就是餅狀。英語中的“tea cake”更多指的是飲茶時所配的點心,比如蛋糕。由此可見,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以及翻譯者對于茶文化認識的不足,容易導致在進行茶文化英語翻譯過程中出現(xiàn)誤譯的現(xiàn)象,進而影響茶文化的正確傳播。
茶文化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和西方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語言表述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這些差異都嚴重地影響著茶文化英語翻譯的正確性。在茶文化英語翻譯過程中,由于中西語言表述的不同,容易造成對茶文化的誤解,比如在進行“制茶廠”翻譯的時候,會將其翻譯成為“tea making plant”,但是部分外國友人在理解的時候,會將其理解成為“茶的制作廠”,雖然意思相似,但是語言復雜,與我國漢語的“簡練”相違背,不利于正確宣揚我國傳統(tǒng)文化,進而影響外國友人對于我國茶文化的正確認識。
歸化性策略是當前英語翻譯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之一,使用歸化性策略能夠讓接受者更容易接受外來的文化,因此加強歸化性策略在茶文化英語翻譯過程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高外國友人對于我國茶文化的接受程度以及理解程度。使用歸化性策略進行茶文化知識翻譯時,首先需要加強對當前英語語言文化背景的認識和了解,深刻地認識西方的文化思維以及語言習慣,從而站在西方文化以及語言習慣的角度上來對茶文化內(nèi)容進行翻譯,而并非是使用傳統(tǒng)的中國思維來對茶文化內(nèi)容進行簡單的翻譯。此外,要大大提高外國友人對于茶文化內(nèi)容的深刻認識,翻譯者必須要加強自身對于茶文化內(nèi)容的認識,比如要加強了解我國茶文化的歷史發(fā)展、各地不同的飲茶習慣以及茶葉品種等,這些都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內(nèi)容,只有充分了解我國茶文化的內(nèi)涵,才能準確地將其翻譯成英語語言。除了要加強對我國茶文化內(nèi)容的了解外,為了保證翻譯的準確性,翻譯者還需要加強對西方茶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充分認識到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比如我國比較有飯后喝茶的習慣,但是西方卻沒有這個習慣,所以在翻譯過程中,也應當結合中西茶文化的內(nèi)容來進行綜合性的翻譯,保證翻譯的準確性,避免出現(xiàn)詞不達意的現(xiàn)象。由此可見,使用歸化性策略可以進一步提高外國友人對于我國茶文化的接受程度,但是在使用歸化性翻譯策略之前,翻譯者必須要保證自身英語的專業(yè)性,保證自身對于中西方茶文化內(nèi)容的認識,保證能夠準確恰當?shù)貙⑽覈栉幕囊馑急磉_出來。
在進行茶文化英語翻譯的過程中,要注重翻譯的互文性,所謂的互文性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兩個不同的文語境之間的互文關照,所以在進行茶文化英語翻譯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實際需求來進行語言和文化的交流,比如除了要對茶名、地名進行特定的翻譯外,還應當結合西方的文化習慣來進行翻譯,更好適應西方人的閱讀習慣,提高西方人對于我國茶文化的深刻認識。在翻譯過程中,遵循互文性原則,顯得翻譯更加人性化和人文化,在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更應當結合對方的文化習慣以及語言習慣來進行翻譯,提高外國友人對我國茶文化的學習興趣。
茶文化不僅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構成內(nèi)容,更是我國傳統(tǒng)精神的主要代表,蘊含著我國豐富的歷史文化,隨著文化的全球性傳播,加強我國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推廣也是我國茶文化發(fā)展的重要舉措之一。為此,在進行茶文化英語翻譯的過程中,翻譯者不僅要遵循我國基本的傳統(tǒng)文化,更要結合西方的用語習慣進行恰當?shù)谋硎?,保證茶文化英語翻譯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