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芬 黃明芬
【摘要】本文從卡文頓的“自我價值論”出發(fā),探討了教育活動中有的學生學習不努力的原因及其表現(xiàn),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對高職及各層次教育者均有一定啟發(fā)作用。
【關鍵詞】學習動機 ?學習行為 ?自我價值論 ?對策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241-01
關于學習動機的理論簡稱為學習動機理論,世界上眾多學者對其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諸多學習動機理論。如:行為主義的強化學說;人本主義的成就動機理論、成就目標理論等。其中,認知學派中很具代表性的卡文頓(M.V.Covington)的自我價值論和其他重點研究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理論相比獨具特色。即該理論的著眼點不是如何激發(fā)學習動機,而是著眼于“學生為什么不努力學習?”
一、卡文頓的“自我價值論”及其學生相應的表現(xiàn)
自我價值感,是指個體看重自己,覺得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會重視,在團體中享有一定地位和聲譽,并有良好的社會評價時所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富有自我價值感者通常表現(xiàn)為自信、自尊和自強;反之,則易產生自卑感,自暴自棄??ㄎ念D用“自我價值論”解釋有些學生不努力學習的問題:
(一)自我價值感是個人追求成功的內在動力,部分學生會出于自我價值保護而采取消極行為策略
自我價值感是個人追求成功的內在動力。社會肯定成功的人,兒童自幼就知道這種成功使人感到滿足,使人自尊心提高,產生自我價值感。能力強的人容易成功,成功的體驗使個體產生自我價值感,慢慢地,對自我價值感的追求成了個體追求成功的動力。故,成績較好的學生既相信自己有一定的能力,也相信努力越多,收獲和成功的機會越大。因此,這部分學生會為了獲得好的成績而表現(xiàn)出努力和積極的學習行為。但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則相反,其能力、成功、自我價值感三者之間形成了負性關聯(lián)。即:能力不行→難以獲得成功→自我價值感降低。這時,如果學生通過努力依然不能獲得好的成績,就會對自尊心帶來極大的威脅,否定自身能力和自我價值感。所以,這部分學生會在日常的學習和考試前表現(xiàn)出不努力的行為,這樣便可將成績不佳歸因為“不是我不行,是因為我沒有努力”,以達到自我價值保護的目的。部分成績好的學生在學習疲倦時也會采用這種策略。
(二)有些學生不努力學習是因為個人視成功為能力的體現(xiàn)而非努力的結果
還有部分學生內心深處的歸因模式為“人家(學習好的人)天生就學習好(能力強),我天生(能力)不行?!彼ㄋ﹤兛床坏阶陨碇饔^努力的重要性,自我價值感低,行為缺乏動力,很難有自覺的努力行為。
(三)成功難追求,改以逃避失敗維持自我價值
“成功難追求,改以逃避失敗維持自我價值?!边@是自我價值論的中心觀點。學生在學習動機上,既要維持自我價值,又想逃避失敗后的痛苦,于是就在心理上形成一種不承認自己能力薄弱但也不認同努力即可成功的建議,從而達到既維護自我價值又足以逃避失敗的目的。比如,有的學生不參加考試,或者復習時盡量給別人一種不努力的印象,或者宣稱“60分萬歲!”這是一種消極過度的自我價值保護。
二、對策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張春興指出,學習動機的自我價值論所反映出的教育含義是:“教育者要將輔導學生認識學習目的從而培養(yǎng)其學習動機,視為教育的最近程也最重要的目的”。此外,可參考以下建議:
(一)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悅納自己,形成正確的自我價值感
自我概念即個體對其存在狀態(tài)的認知,包括對自己的生理、心理狀態(tài)和人際關系及社會角色的認知。羅杰斯認為:“自我概念比真實自我對個體的行為及人格有更為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是個體自我知覺的體系與認識自己的方式?!备呗殞W生的自我價值感普遍較低,教師可在主題班會或其他實踐學習中,開展優(yōu)點轟炸等拓展活動,讓低自我概念和低自我價值感學生勇于面對自己,通過更多的努力來爭取盡可能獲得的成功,從而促進學生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價值感提升,促進學生的學習行為。
(二)悅納自我,克服過度的自我價值保護和虛榮心,坦誠面對自己,踏實努力
學生過分的自我價值保護往往與其低自我概念有關;而虛榮心則來自于其現(xiàn)實自我與理想自我之間的差距。過低的自我概念和過高的虛榮心使主體表現(xiàn)出較多的負性行為。比如不愿意面對真實自我、沒有恰當?shù)呐δ繕?、撒謊、自我不統(tǒng)一、容易體驗到消極情緒等等。對這部分學生,學??杀M量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平臺,自身體驗或看到同學體驗(社會學習)各種成敗,可在活動中獲得更多的鏡我,來形成恰當?shù)闹魑液涂臀?,從而克服不必要的自我價值保護和虛榮心,坦誠面對自己,愿意踏實努力而獲得成功,進而提升自我價值感,促進其學習行為。
(三)改善歸因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行為
對于習慣將成功單純歸因為能力的學生,可多讓其看因努力而帶來改變的個案。另認知上要反復強調努力的重要性。比如俗話說“笨鳥先飛”“勤能補拙”等,這些都是強調努力的重要性的雋語,多向學生強調,有助于學生認同努力的作用,表現(xiàn)出更多努力行為。
(四)在班級中普及“自我價值理論”,形成良好的學風,促進學生學習
在班級中向學生普及“自我價值理論”,讓學生了解自身不努力學習的內在原因,拒絕消極的自我價值保護和消極學習行為,正確面對真實自我,不虛榮、不掩飾,愿意在自己的真實起點上付出最大的努力,進而在班集體中形成努力進取、求實務實的學習風氣,促進個體積極學習行為。
參考文獻:
[1]姚春編著.教育心理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
[2]郭念鋒主編.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材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修訂版.
作者簡介:
黃明芬,女,漢族,中共黨員,1972年生,本科 (研究生學歷),高級講師。1991年7月參加工作,曾任中學語文教師多年,現(xiàn)在景洪市委黨校,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黨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