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純
我是1967屆高中畢業(yè)生,1968年被下放在江蘇省東臺縣頭灶公社建中大隊。1977年10月恢復高考的消息傳出時,我心中的激動真是無法言說。從得知消息到參加考試,前后僅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說實話,沒有一定基礎(chǔ)的人是難以考出好成績的。好在我一直珍藏著學過的教材,插隊農(nóng)村后的第三年又一直被推薦代課,原來在頭灶公社建中大隊小學代課,后來因頭灶中學缺數(shù)學老師,又被推薦到頭灶中學代數(shù)學課。所以當我翻開珍藏的高中課本時,大腦立即“來電”,過去所學的知識很快在記憶中被激活。
當時只要初中畢業(yè)就可報名,由于報名高考的知青太多,報名的考生首先得參加預考。我很順利地通過了預考。那年冬天,我走進考場,面對作文題《苦戰(zhàn)》,頓時思如泉涌,我以自己復習迎考的經(jīng)歷為素材洋洋灑灑地寫起來……其他幾門科目也都考得得心應手。雖然沒有公布分數(shù)線,我也一直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但我相信上大學是沒有問題的,就一直滿懷希望地在家里等喜報??勺蟮扔业染褪菦]有我的錄取通知書。眼見那些自稱比我考得差的一個個都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可就是沒有我的。由于不公布分數(shù),又不好去查詢,我只能自怨自艾,準備好好復習,來年再考。
終于到了1978年的7月,離高考時間越來越近,我復習的知識更加鞏固。7月20日高考那一天,我輕輕松松上陣。記得那年考的作文是縮寫一篇政論文,這對我來說基本沒什么難度。政治、歷史、地理、數(shù)學考下來感覺也不錯。1978年改變了考試方式,由全國統(tǒng)一命題,且公布分數(shù)及錄取線。分數(shù)下來,我總分421分,其中語文得了87分。按當時的錄取線,我上南京師范學院應該沒有問題。
我滿心歡喜地在家等待南京師范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可就是等不來,這下我慌了,先是去郵局查詢,在查清不是郵局丟失后,我又去當?shù)亟逃块T詢問。教育部門的一位同志問明我的考分后也很同情我的遭遇,但他說他們沒有權(quán)決定錄取名單,應該去找設(shè)在鎮(zhèn)江的江蘇省招生辦。我立刻意識到了可能是我的家庭成分過不了關(guān)。我的父母是江蘇東臺南門西巷有名的“雙五類分子”,父親是“右派”,當時還在服刑;母親是地主,成天被逼著掃大街小巷。當時極左思想還沒有完全掃清,這樣的家庭出身是很難通過政審的。
我不能坐以待斃,決定自己去鎮(zhèn)江討個說法。臨走前,生產(chǎn)隊里和我關(guān)系不錯的會計幫我出主意,主動為我出具了一份關(guān)于我在農(nóng)村現(xiàn)實表現(xiàn)的證明,并陪我一起到大隊、公社蓋了章。在鎮(zhèn)江招生辦,一名負責接訪的同志接待了我,他查閱了招生檔案,承認我未能被錄取是因我的家庭成分。
我知道這個時候據(jù)理力爭只會對自己無益,便緩和了口氣,說我們這么大年齡的知青難得碰上了這樣的機會,現(xiàn)在好不容易考上了,卻因為父母的問題而卡住,這事攤在誰身上都很傷心;我雖然家庭出身不好,但本人屬“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總得區(qū)別對待吧。說著我拿出來前準備好的“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證明。也許是這位招生辦的同志動了惻隱之心,抑或是我的這份證明起了作用。他仔細看過證明后,鄭重地對我說:“你的問題比較特殊,我們需要研究一下。你先回去,結(jié)果如何會通過有關(guān)部門通知你的。”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在家苦苦盼了一個多星期,終于接到了遲來的錄取通知書,不是我心儀的南京師范學院,而是鹽城師范??茖W校。雖然從本科降格到專科,但我已是十分滿足。因為當年還有不少高分考生因“家庭出身”太差被擋在了高校門外,比起他們,我算是幸運的了。
高考改變了我的命運,打開了我人生的新篇章,激勵我繼續(xù)奮發(fā)向上。如今,“成分論”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上大學、當兵再也不用因“家庭成分”不好而犯愁了。回憶起當年的高考,我真是感慨萬千,倘若不是那份“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證明幫忙,我的人生恐怕就是另一種軌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