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炯權
大學生志愿者組織“家工作營”(2004年成立于廣州的一家全國大學生志愿者民間非企業(yè)組織機構,專門為麻風病康復者提供各類服務)長沙地區(qū)的負責人、全國優(yōu)秀大學生志愿者陶汝琴今年21歲,是湖南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大四學生。從進入大學起,她便把課余時間都投入對麻風病康復者的關愛中。3年時間里,她就像一位美麗天使,與伙伴們在寒暑假和節(jié)假日先后13次走進5個麻風病康復村,用真情溫暖100多名麻風病康復者,幫助他們料理家務,用笑聲、歌聲陪伴他們。
一張?zhí)厥庑麄鲉?,引她走進孤寂小山村
近日,筆者如約來到湖南商學院賢德創(chuàng)客書院二樓,采訪了陶汝琴。她充滿稚氣的臉顯得格外真實美麗。說起自己與麻風病康復者的故事,她說那是一段神奇的緣分。
2014年5月的一天下午,陶汝琴正在教室里自習,忽然有人過來遞給她一張“暑假志愿者招募”宣傳單,正面印著“家工作營”志愿者協(xié)會的簡介,背面則印著麻風病防治小知識。這是她第一次接觸“家工作營”,也是第一次聽說麻風病。幾天后,她應邀去聽了一次“家工作營”宣講會,得知麻風病作為一種傳染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我國20世紀對麻風病患者進行了集中收治,許多患者得以康復,跟正常人一樣結婚生子。但由于社會的偏見,一些康復者往往被排斥,他們成了一個需要關愛的孤獨群體。麻風病患者的生存狀態(tài)引起了陶汝琴的擔憂,她決定去參加一次體驗活動。
2014年7月的一天,陶汝琴和“家工作營”10多名伙伴前往株洲市炎陵縣石州鄉(xiāng)龍景山村開展志愿活動。村里14名麻風病康復者年齡在60歲至80歲之間,他們有的是小時候因患病被送進來的,后來成了孤兒;有的是成家后因患病被送進來的,自此與親人隔絕。陶汝琴發(fā)現(xiàn),這些老人雖然衣食無憂,但卻孤單寂寞。
陶汝琴出生在長沙市望城區(qū),父母都是農民工,沒多少時間和精力去關懷她成長中的心事。從小對孤單有著切身感受的她,覺得陪伴比救助更能溫暖這些麻風病康復者。2015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那天,她和13名志愿者再次來到龍景山村。75歲的曾奶奶20世紀60年代初就因患麻風病被送到了龍景山村。志愿者陪曾奶奶一起寫對聯(lián)、剪窗花、吃團圓飯。告別時,曾奶奶依依不舍地問:“你們還會來嗎?”
“會的,我們每年會來很多次?!碧杖昵俸敛华q豫地回答。她的話讓曾奶奶驚喜得足足愣了幾秒鐘才回過神來,雙手合十作了個揖,哽咽著不停地道謝。此情此景讓陶汝琴一時手足無措,她緊緊地抱著曾奶奶,眼里噙滿淚水。
一次真情的握手,溫暖冰封已久的心靈
麻風病雖然可以治愈,但患者康復后留下的殘缺身體及猙獰面目,讓人望而生畏,一般不會有人主動去接近他們,甚至一些患者的家屬也不愿讓他們回到家中居住。社會的排斥與歧視,家人的拋棄,加上長期生活在相對閉塞的環(huán)境中,麻風病康復村的這些老人心思更加敏感脆弱,特別害怕別人不接受自己。
陶汝琴印象最深的是在郴州市汝城縣烏泥洞。見到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時,她伸出手要跟對方握手,老奶奶下意識地往后縮:“別碰,好丑?!币驗樵加袊乐氐穆轱L病,這位老奶奶留下兔眼(眼球暴露)和爪形手(畸形)后遺癥。陶汝琴知道,老人拒絕握手,是擔心別人嫌棄她。其實,這是所有麻風病康復者的共同心理。
“如果連手都不敢跟他們握,又怎能走進他們冰封已久的心靈世界呢?”陶汝琴沒有退縮,她俯下身去,微笑著湊近老奶奶,再次伸出自己細嫩白凈的雙手,把老奶奶那雙確實難看的手拉過來,輕輕地撫了撫,說:“奶奶,我覺得您這雙經歷了人生風雨的手一點也不丑啊。”陶汝琴的舉動,讓從來沒有跟人握過手的老奶奶又驚又喜,臉上綻開了久違的笑容。從此,陶汝琴給自己立下規(guī)矩,只要見到麻風病康復者,都主動跟對方握手、擁抱。
“對于麻風病康復者來說,最需要的就是平等和陪伴?!碧杖昵僬f,讓老人們通過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感受到生活的樂趣,重拾信心,是“家工作營”志愿者的最終目的。因此,她每次和伙伴們走進康復村都會住進康復者家中,和他們一起做飯洗衣,一起挖土種菜。當然,更多的時候是陪這些老人拉家常,和他們一起玩游戲,教他們唱歌、跳舞、唱戲……在常德市石門縣剩頭村,李伯被這群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人逗得歌興大發(fā),扯開嗓子唱起了當?shù)厣礁?。后來陶汝琴他們再去時,他還情不自禁地唱了一首自己寫的歌。在永州市冷水灘區(qū)嶺口村,年近七旬的錢伯和賀伯逢年過節(jié)都會在家中貼年畫和明星照,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祝愿與期盼。有的老人還把自己跟陶汝琴等志愿者的合影裝在鏡框里,擺在顯眼的位置。
一種“被需要”的感覺,化作奉獻的動力
2015年10月,陶汝琴報名參加了廣東廉江市石崗嶂村的大學生“家工作營”活動。第一天的志愿者活動就是幫助村民修一個水泥坪。整地基,鋪沙石,拌水泥……陶汝琴和伙伴們從早忙到晚,一個個累得汗流浹背??粗伒闷狡秸乃嗥?,村民們都豎起大拇指夸贊:“這些姑娘小伙真不簡單!”
“家工作營”的活動,有時也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險。一次,陶汝琴和伙伴們到剩頭村開展志愿活動,回來時遇到雨雪天氣,山路泥濘,裝著食物和行李的面包車陷在山崖邊不能動彈。他們只好請村民用一輛三輪車將部分東西拉下山,大家跟在后面步行,還要幫忙背一些東西。冷雨夾著雪花,把他們的衣服淋得透濕,每個人都凍得渾身發(fā)抖,又累又冷又餓……
2016年10月,陶汝琴正式成為“家工作營”長沙地區(qū)協(xié)調員。時隔4個月,她帶領幾名志愿者再次來到龍景山麻風病康復村,發(fā)現(xiàn)村民們的精神面貌有了明顯改善,許多人從封閉自守變得樂觀開朗起來。老人們都說:“你們能來這里陪我們這些‘麻風佬,我們很開心?!本褪沁@句話,讓陶汝琴和伙伴們堅定了堅持下去的決心。
“在和這些老人的相處中,看到自己被那么多人需要著,感到自己是那么的重要,內心就有一種強烈的感動。”陶汝琴說。
“家工作營”會采取義賣的形式籌集經費。2016年圣誕節(jié)期間,陶汝琴和同學一起購買了5箱蘋果,然后在學生宿舍區(qū)推銷“平安果”,賺了2600元。畢業(yè)季來臨,陶汝琴又瞄上畢業(yè)生的閑置物品,擺了半個月地攤,賺了近1000元。陶汝琴還從自己的生活費和獎學金中省出3000多元,用作走訪麻風病村的費用。
陶汝琴的善行義舉感動了社會,也贏得了榮譽。她先后獲評國家勵志獎學金、“全國優(yōu)秀大學生志愿者”,湖南商學院“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優(yōu)秀共青團員”。
“志愿者服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它是一輩子的事?!碧杖昵僬f,不管今后工作還是繼續(xù)讀書,她都會把關愛麻風病康復者的工作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