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暉
第三人民醫(yī)院御營分院內科,四川綿陽 621000
在呼吸科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人體支氣管或者肺與有害氣體及有害顆粒發(fā)生異常炎癥反應,造成慢性支氣管炎或者肺氣腫,對患者的呼吸造成氣流阻塞,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不良影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不及時,可以進一步發(fā)展成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對患者的生活造成極大危害,嚴重時甚至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該文選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13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無創(chuàng)通氣聯合早期肺康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在治療中的臨床應用進行了研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138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經過醫(yī)生臨床診斷,屬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將138例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平均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69例試驗組患者采用無創(chuàng)通氣聯合早期肺康復,其中男性35例,女性34例,年齡是49~76歲,平均年齡是(61.37±6.94)歲。69例對照組患者采用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其中男性37例,女性32例,年齡是51~78歲,平均年齡是(62.17±7.1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醫(yī)護人員采取常規(guī)治療幫助患者平喘、祛痰和消炎等,使用瑞思邁VPAPⅢST型呼吸機,通過口或鼻面罩對患者進行正壓通氣。在使用呼吸機進行無創(chuàng)通氣時,呼吸機設置成S/T模式,吸氣壓力初始設置為 10~12 cmH2O,漸漸上調到 12~20 cmH2O,呼氣壓力初始設置為3 cmH2O,漸漸上調到4~8 cmH2O,備用頻率是12~16次/min。
1.2.2 試驗組 在對照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對患者采取早期肺康復,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肌訓練,引導患者進行全身呼吸體操、腹式呼吸和縮唇呼吸等,15~30 min/d,持續(xù)60~180 d,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胸廓順應性。在早期肺康復時,為了幫助提升患者的身體素質,讓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訓練,如步行、慢跑、上樓等,1 次/2 d,15~30 min/次,持續(xù)40~90 d。
詳細記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PaO2、6 min步行距離水平/生存質量評分、呼吸困難評分、呼吸頻率和PaCO26個方面的信息。
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該文中的數據進行分析,用(±s)表明計量資料,進行 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治療之前,兩組患者在PaO2、6 min步行距離水平、生存質量評分、呼吸困難評分、呼吸頻率和PaCO26個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對患者進行治療之后,患者得到有效治療,在PaO2、6 min步行距離水平兩方面,試驗組遠遠高于對照組(P<0.05),在生存質量評分、呼吸困難評分、呼吸頻率和PaCO24個方面,試驗組遠遠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具有更好的療效。
表1 患者治療前后效果比對(±s)
表1 患者治療前后效果比對(±s)
組別PaO2(mmHg)6 min步行距離水平生存質量評分呼吸困難評分呼吸頻率(次/min)PaCO2(mmHg)對照組(n=69)試驗組(n=69)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51.9±7.1 65.9±9.4 54.2±7.3 75.4±13.7 238.3±30.1 313.1±37.1 242.3±29.7 409.3±55.7 115.6±10.7 103.1±9.1 121.1±12.1 92.4±7.3 8.3±2.1 7.4±1.2 8.2±1.9 6.2±1.1 25.1±2.1 21.1±1.5 24.6±1.9 20.3±1.1 76.1±14.9 69.1±9.1 74.9±14.1 62.1±9.0
在呼吸道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較為常見的病癥之一,患者由于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或者肺氣腫,出現呼吸氣流阻塞,正常呼吸受阻,嚴重時甚至出現窒息現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病情急性加重之后,會出現呼吸衰竭和呼吸肌疲勞等并發(fā)癥,其中尤以呼吸衰竭較多,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無創(chuàng)通氣在醫(yī)學中的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與傳統呼吸機相比,無創(chuàng)通氣通過口或鼻面罩與患者相連進行正壓通氣,無需建立有創(chuàng)人工氣道,可以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氣情況,幫助患者增加肺通氣量,改善呼吸功能,讓患者可以較為正常的呼吸,有利于患者的治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由于身體素質較差,自身免疫系統存在一定缺陷,給治療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在無創(chuàng)通氣中,采取早期肺康復,讓患者了解到更多的疾病知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病癥,對于患者以后的治療有著很大的好處。在對患者進行治療之后,患者得到有效治療,在PaO2、6 min步行距離水平兩方面,試驗組遠遠高于對照組(P<0.05),在生存質量評分、呼吸困難評分、呼吸頻率和PaCO24個方面,試驗組遠遠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無創(chuàng)通氣聯合早期肺康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治療中,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應當在臨床中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