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諸暨市海亮教育集團天馬實驗學校(初中部) 楊丹其
2011年《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版)對寫作教學提出的第一條要求是“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想?!彼詫懽鹘虒W應充分引導學生表達出自己所獨有的情感和價值取向,促使學生用文字彰顯自己那個獨一無二的世界。也可以說寫作是一種個性化的活動。
可是當下的寫作教學和學生作文情況十分令人堪憂的:寫作教學沒有一個標準的教學參考體系,教師作文教學盲目、雜亂、無措。在現(xiàn)實的學校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塊被輕視的領地。學生方面,因為社會原因,許多孩子生活單調乏味,學校生活是他們生活的主體,所以學生的作文素材積累量甚少面甚窄。又因特定的時代背景,學生對情感的感知能力薄弱,對外在世界的觀察與體悟缺乏,這些導致學生作文內容空洞,情感乏力,作文缺少個性。所以對個性化寫作教學進行思考和實踐是很有必要的。
關于個性化寫作的定義,專家學者眾說紛紜,下面就引用兩位優(yōu)秀老師的觀點來引出我的想法。深圳市中學語文高級教師葉培祥認為:“個性指的是一個人的獨立性、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其中最重要的品質是特殊、新穎。所以個性化作文具有新穎的審視角度,獨特的價值判斷,獨特的審美傾向,真誠的情感體驗,靈活的表達性?!蓖趺掷蠋熣J為個性化寫作是指:“學生在天賦所及的范圍內極大地發(fā)揮他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充滿寫作的激情和創(chuàng)作的欲望,使其個性在寫作中得以凸現(xiàn)(如思想、情感、意志、信念、興趣、動機、性格、情緒、思維等)”。所以我認為初中階段的個性化寫作是一種以生活為創(chuàng)作背景,學生自主地抒發(fā)情感,表達獨立思想,寫出具有真實性、獨特性,富有生活味的文章的活動。
課標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語文教育家朱紹禹先生也曾說過:“真實是作文的生命,表達真情實感,是作文的本意。放著真話不說說假話,丟開真事不寫寫假事,為作文而不顧做人,文辭再好,也是不足取的?!彼跃哂姓鎸嵭允莻€性化寫作的本質體現(xiàn)。
真實性,有別于生活的真實和科學的真實,它要求作者“以主觀情感與詩意性創(chuàng)造,在其營造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現(xiàn)對社會生活內涵,特別是那些本質性規(guī)律性的東西的認知與感悟。”所以真實性,是透過事件讓人感到真實感。它要求所寫對象要符合自然及其發(fā)展的客觀性,不杜撰臆造。所寫人和事要符合社會環(huán)境、生活發(fā)展或情理的邏輯。所寫語言符合作者自己和文中人物的身份、性別、年齡、文化等個性特征。
那么如何讓學生作文寫出真情實感,體現(xiàn)真實性?從記敘文寫作而言,可以從以下兩大方面著手:
(1)文中要有“我”,文中事要真。
縱觀歷年中考作文,其命題范圍就像一個圈,它以“我”為圓心,以生活為半徑。所以要鼓勵學生大膽寫“我”,寫“我”的生活,寫“我”的所見所思所感所悟。
(2)描寫要細膩,表達方式要豐富。
為了讓學生能切實地做好這一點,我展開了具體的作文訓練。
①展示問題作文。我截取學生問題作文《我不再為失敗而失望》的開頭為例:“八年級一次數(shù)學考試,我不小心考砸了。考得十分不理想,拿著70分的試卷,我的心中十分痛苦失望?!?/p>
②尋找作文病因。通過教師統(tǒng)籌——學生討論——教師總結的教學方法和思路,最后找出如下病因:“平鋪直敘”“缺乏真情實感”“表達方式單一”“沒有將心情細膩刻畫”等。
③提出修改策略。如:豐富表達方式,將敘述與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相結合。運用細節(jié)刻畫,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等。
④指點具體操作。運用心理、神態(tài)描寫,寫出看到70分時內心的感受,外在的反應,體現(xiàn)文章生活味。如感受、表現(xiàn)為內心顫動、眼睛流淚?;癁樽魑恼Z言:“當試卷發(fā)到我手中,70分的分數(shù)讓我的心頭一顫,眼淚再也忍不住了,簌簌地落在試卷上?!庇眯揶o手法來表現(xiàn)當時內心的疼痛難忍,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如將叉叉比作鋼刀、利刃:“那一個個鮮紅的叉叉,如同一把把鋼刀、利刃,狠狠地扎進了我的心窩。那股股血紅是對我無情的嘲笑?!泵鞔_情感、抒發(fā)胸臆。此時的情感可以是因失敗而無限失望、痛苦、迷茫,對父母深感慚愧無顏等。明確情感后圍繞中心寫出飽含情感的話語:“我該如何面對雙親,是用這個分數(shù)去打擊他們期盼的心嗎?讓他們也如我一樣死一般的失望。仰望蒼天,一陣冷風吹過,滿是淚痕的眼角此時痛得流不出一滴眼淚?!?/p>
2011年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寫作要“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chuàng)意”。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自主性,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實現(xiàn)個性化寫作教學。
(1)鼓勵學生自由表達,發(fā)揮學生自主性。
蔡元培先生說:“知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化一,毋寧展個性。”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所以在寫作課上,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少一點束縛多一點自由。在具體操作上,我讓學生圍繞一個中心,放開心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情感,激活、引發(fā)他們的生活體驗。在體驗上建立寫作經驗。
如進行神態(tài)描寫的訓練時,用課件展出羅中立《父親》之畫,課堂教學第一問:看了這幅畫你感受到了“父親”的什么?學生回答如堅毅、疲勞、滄桑,等等。第二問:你從哪里看出的?學生回答:皺紋、手指、眼神、皮膚等。第三步:讓學生圍繞自己的感受和觀察點展開描寫。最后,教師指明神態(tài)描寫的技巧并結合學生作文情況提出修改意見。
(2)鼓勵學生創(chuàng)意表達,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
表達最直接的載體是語言,鼓勵學生通過語言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方法很多;可以精心錘煉詞語,使語言具有描摹美;可以變化詞序、句式使語言具有意蘊美??梢郧捎眯揶o,活用詩文名句等等。以錘煉詞語為例:首先確定描寫情境與要求:早晨上學要遲到了,運用動作描寫,寫出你從起床到出門這一段時間中做的事。字數(shù)150左右。然后讓學生當堂練習,展示學生練習。再集體反復推敲,選擇最傳神的動詞。最后給動詞選擇恰當?shù)男揎椪Z。如學生習作“早晨,我睜開眼睛看了眼鬧鐘,天哪!要遲到了。我連忙起床,隨便一穿衣服,拖著鞋跑向衛(wèi)生間,洗臉刷牙,最后拿上媽媽為我準備的早餐,急急忙忙往門外趕?!蓖ㄟ^對其中動詞的推敲最終改成“早晨,我(不情愿地)睜開眼睛看鬧鐘,天哪!要遲到了!我踢開被子,一個鯉魚打挺從床上跳下來,(慌慌張張)地拽過衣服,套上鞋子,(幾步)躥進衛(wèi)生間,(急急忙忙)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嘴里(胡亂地)戳了幾下,然后(慌忙地)扯下毛巾,在臉上(草草地)抹了兩把。這樣修改后,語言表達比之前要有創(chuàng)意有個性得多。
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說:“創(chuàng)新,是人的生命迸發(fā)出的最鮮活的最富靈性的智慧的火花。即使是瞬間的,也是燦爛的;即使是粗淺的,也是可貴的。它是與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學習的態(tài)度、敏銳的觀察力、求異的思維品質,豐富的精神世界相關。”所以在寫作教學中多多鼓勵學生語言表達有些創(chuàng)意是值得每一位老師去探究實踐的。
(1)選擇獨特的文體,促成個性化作文。
“就文學而言,除人類累積遺傳的先天認知圖式起作用之外,還有特殊的形式因素,即體裁的積極參與?!薄耙晒Φ剡M行文學創(chuàng)作,不僅要求作家具有豐富深厚的生活積累,還要求作家熟知并擅長駕馭一定體裁的形式規(guī)則。”
所以在考場作文中借用某些特殊的文體來構思行文,既有利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文體形式來輔助文章內容的表達,也在一定意義上增加了文章的新巧之意。
相對常見的文體而言,新巧獨特的文體如日記式、書信式,更便于直接傾吐深藏于心底的情感;童話寓言式,巧借童話寓言表心曲,印證主題,這相較于直接訴說、斥責更有效;演講稿式,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能以新取勝,以情感人;劇本式文體更便于展現(xiàn)人物性格,其中的背景、畫外音等方便解說,為凸顯主旨服務。
(2)構思新穎的章法,實現(xiàn)個性化作文。
余映潮老師說:“‘章法’,用于文章寫作,一般的解釋是:詩文布局謀篇的法則,詩文布局謀篇的技巧與方法。”具體如一線串珠、板塊組合、橫式結構、縱式結構等。像“板塊組合式”的實踐教學,它可運用小標題、鏡頭場景、表時間或空間的詞語、序號等形式,將整篇文章的內容切分成并列、對照或層進的若干個小板塊來表達一個共同的主旨,以清晰的結構,獨特的章法幫助思想感情的埋伏抒發(fā),體現(xiàn)文章的真實性、創(chuàng)造性、獨特性,實現(xiàn)作文教學個性化。
以上便是我在個性化寫作教學之路上的一些摸索,希望通過努力實踐形成個性化寫作教學的風格,影響學生個性化作文的生成。讓學生在寫作中形成自主寫作行為,迸出思維的花火,展現(xiàn)創(chuàng)造性,在作文中流露自己的個體特征,表達自己對社會對生活的獨特思考,抒發(fā)自己對所寫對象的真摯感情。
[1]葉培祥.個性化作文教學初探[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1,96.
[2]王茂林.新課標下的個性化寫作[J].中學語文教與學,2004,8,44.
[3]章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4]黃擎.論形式在藝術表現(xiàn)中的三大功能[J].零陵學院報,2003,3,24.
[5]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學語文教學主張[M].輕工業(yè)出版社,20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