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銳,姜東莉,李 忻
(吉林大學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 藥學部,吉林長春130033)
患者,男性,61歲,因間斷腹脹4年,嘔咖啡樣物半年,加重半個月于2017年1月9日入院。患者既往丙肝病史,未系統(tǒng)治療,1年前于我院診斷為丙型肝炎肝硬化,3個月前于外院行肝MR平掃+增強考慮肝細胞癌。否認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認結核病史及密切接觸史。否認藥物及食物過敏史。此次入院查體:體溫:36.5℃,血壓:124/63 mmHg,呼吸18次/分,脈搏78次/分,皮膚、鞏膜無黃染,無肝掌、蜘蛛痣,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啰音。心率78次/分,律齊,各瓣膜未聞及雜音。完善相關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血小板84×1012/L,肝功:GGT 69.30 IU/L,GLDH 13.48 U/L,LDH 250.71 IU/L,直接膽紅素5.35 μmol/L,總膽汁酸87.88 μmol/L,前白蛋白85.04 mg/L,球蛋白38.38 g/L,白球比例0.93,便潛血試驗(-),常規(guī)免疫:丙肝抗體(+);腎功、離子、血糖、血脂、甲功三項、淀粉酶、多腫瘤標志物、心肌肌鈣蛋白、D-二聚體、尿常規(guī)未見明顯異常,明確診斷為:丙肝肝硬化,給予保肝、營養(yǎng)支持及對癥支持治療。
初始治療藥物有:保肝: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 (雙益健) 1.2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ivgtt,qd);營養(yǎng)支持:氨基酸注射液210 ml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40 ml(ivgtt,qd)。1月12日,停用氨基酸注射液和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加用質子泵抑制劑注射用泮托拉唑鈉40 mg+0.9%氯化鈉注射液50 ml(ivgtt,bid)抑酸治療。1月16日上午10時50分,患者輸注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時出現(xiàn)發(fā)冷、寒戰(zhàn)、惡心未吐,頭痛、頭昏。立即停用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查體:血壓107/70 mmHg,意識清,煩躁不安,四肢皮溫稍低。立即給予呼吸、心電、血壓監(jiān)測,低流量吸氧,并給予地塞米松5 mg靜推,異丙嗪1 ml肌注,同時地塞米松5 mg+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靜點,急檢心肌肌鈣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17.9 U/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氨酶75.26 U/L,乳酸脫氫酶1806.60 U/L。急檢血糖17.86 mmol/L,腎功示肌酐53.88 μmol/L,離子示鈉133.59 mmol/L,鈣2.00 mmol/L;D-二聚體2946.0 ng/ml。對癥治療約1小時后患者癥狀較前有所改善,測體溫37.5℃,意識清,皮膚溫暖,心電監(jiān)護示偶發(fā)室性早搏。加用穩(wěn)心顆粒對癥治療。之后未再使用還原型谷胱甘肽,繼續(xù)給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鈉抑酸治療,患者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
還原型谷胱甘肽可通過巰基與體內的自由基結合,促進易代謝的低毒化合物的形成,因此對部分外源性毒性物質具有減毒作用[1]。臨床上主要用于各種肝臟疾病,如病毒性、藥物毒性、酒精毒性(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纖維化、酒精性肝硬化、急性酒精性肝炎)及其他化學物質毒性引起的肝臟損害的治療,還可用于各種低氧血癥(如急性貧血,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敗血癥等)、急性中毒(有機磷、胺基或硝基化合物等中毒)、惡性腫瘤的放化療等疾病的輔助治療。
還原型谷胱甘肽不良反應較少,其說明書中提示不良反應有偶見臉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異常等類過敏癥狀,偶見皮疹等過敏癥狀,偶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胃痛等消化道癥狀,注射局部輕度疼痛[2]。筆者查閱相關文獻,發(fā)現(xiàn)目前對于本品的不良反應報道主要以皮膚、粘膜損害及消化系統(tǒng)損害為主[3-9],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樣,可累及多個臟器器官,一般多為輕型ADR,如過敏反應、過敏性皮疹等,且發(fā)生過敏反應者多為過敏體質。也有過敏性休克的報道,但較少。
該患者因丙肝肝硬化給予還原型谷胱甘肽保肝治療,具有用藥指征,且其用法用量符合說明書要求?;颊咴谳斪⒈酒愤^程中發(fā)生發(fā)冷、寒戰(zhàn)、惡心未吐,頭痛、頭昏等,急檢血糖及心肌肌鈣蛋白均有異常增高,停藥對癥處理后,患者癥狀緩解,說明該反應的發(fā)生與輸注藥物的時間有合理的相關性?;颊呒韧鶡o糖尿病史,此次血糖異常增高,考慮為應激反應所致。心肌肌鈣蛋白示肌酸激酶同工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氨酶、乳酸脫氫酶均有異常增高,考慮有心肌損傷,患者既往丙肝病史多年,無冠心病史,入院時查心肌肌鈣蛋白正常,可排除丙肝肝炎病毒因素,考慮為藥物不良反應所致。之后未再使用還原型谷胱甘肽,繼續(xù)給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鈉抑酸治療,患者未再出現(xiàn)類似不良反應,因此,考慮此次不良反應為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所致。同期其他患者應用還原型谷胱甘肽并未發(fā)現(xiàn)類似反應,可排除藥物批次問題。該反應是還原型谷胱甘肽說明書中未載明的不良反應,按照國家藥品不良反應評價標準[10],筆者認為,該反應是還原型谷胱甘肽可能的新的嚴重的不良反應,需引起醫(yī)務人員的重視。
本病例提示我們,在使用本品時仍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嚴格掌握適應癥,按照說明書要求的用法用量、溶媒及溶媒量、滴注速度等配制和使用。②有文獻報道,在使用還原型谷胱甘肽長達35天后發(fā)生延遲性過敏反應[11]。因此在本品使用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重視不同患者個體生理、病理的差異、病情的進展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對癥處理,以確保患者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