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光軍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醫(yī)院 四川 阿壩 624000)
臨床藥學指的是將患者作為中心,通過藥物學、臨床醫(yī)學以及藥理學等知識配合醫(yī)生,指導用藥,保證藥物應用合理、安全、有效以及經濟的學科[1]。最近幾年以來,我們國家醫(yī)療衛(wèi)生體質改革提高,對于臨床藥學發(fā)展重視程度提高,拉近了藥學和臨床醫(yī)學之間的關系,同時為藥師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與機遇[2]。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藥師在以往一年之內所開具的處方100張,此100張?zhí)幏轿以核帋焻⑴c處方點評之后所開具,將其作為研究組,另外選取100張藥師沒有參與處方點評的處方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臨床抗菌藥物應用合理性,現做如下匯報。
回顧性分析我院藥師在以往一年之內參與處方點評的處方100張,將其作為研究組,另外選取100張藥師沒有參與處方點評的處方作為對照組;研究組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齡為52.2±6.9歲,其中接受內科治療患者40例,接受外科治療患者6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齡為52.6±6.0歲,其中接受內科治療患者37例,接受外科治療患者63例;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全部來源于肝膽科、骨科、神經科以及腫瘤科等科室,患者全部成功治愈,性別、科室分布、年齡以及疾病類型對比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按時組織臨床藥師與醫(yī)師接受合理用藥培訓,在網絡平臺發(fā)布合理用藥基本知識,尤其重視對主治醫(yī)師以及住院醫(yī)師的培訓工作,將其作為合理用藥的基礎;對于相關業(yè)務學習情況加以點評,提升臨床藥師對于處方的審核能力,藥師需要針對不合理用藥情況加以審核,依照處方管理辦法中所制定內容作為評價標準,按時點評處方,將評價結果公布,開展獎懲措施解決不合理用藥情況。臨床藥師需要參與到醫(yī)囑審核工作中,干預藥物種類包括鎮(zhèn)痛藥物、抗凝藥物、抗菌藥物、抑酸藥物以及鎮(zhèn)靜藥物,干預項目包括不良反應、治療療程、藥品穩(wěn)定性、給藥劑量與頻次等,對于所發(fā)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3]。
根據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實施計算,其中所得P值決定是否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研究組中出現不規(guī)范處方1張,超常處方1張,用藥不適宜處方1張,產生不合理處方幾率為3.0%,對照組中出現不規(guī)范處方3張,超常處方2張,用藥不適宜處方3張,產生不合理處方幾率為16.0%,和對照組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研究組患者接受抗菌藥物平均時間為5.31±1.22天,平均費用為471.20±88.69元,對照組患者接受抗菌藥物平均時間為8.87±2.30天,平均費用為846.21±90.12元,和對照組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最近幾年以來,醫(yī)院推廣建立將患者作為中心的醫(yī)療管理模式,臨床合理用藥情況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大量醫(yī)學者意識到想要患者看好病,不但需要減少藥價,使患者買得起藥,還需要開展用藥合理,確保治療效果以及安全性[4]。臨床藥師可以通過現代藥學知識為臨床用藥方案涉及與執(zhí)行提供指導,屬于和臨床醫(yī)師一起為患者開展合理治療的重要人物,臨床中合理用藥存在極為關鍵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為,臨床藥學在開展工作中依舊存在問題與不足,導致臨床藥師在合理用藥工作中受到限制,表現為執(zhí)行條件以及環(huán)境等因素限制,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不但需要重視強化臨床藥師專業(yè)技能,還需要完善現代醫(yī)療管理模式以及服務理念[5]。
[1]林孟嫻,周燕瓊,蔡聰藝,等.臨床藥師干預抗菌藥物不合理應 用分析[J].中國藥師,2013,16(1):118-120.
[2]李晟琰,李連茂,杜妍,等.臨床藥師對圍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實施藥學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3,13(5):473-475.
[3]趙雪麗,鄭詠池,任強,等.臨床藥師參與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合 理用藥的作用分析[J].中國藥師,2013,16(9):1397-1398.
[4]張碧華,謝沂伯,邵暉,等.臨床中藥師在綜合性醫(yī)院合理用藥 中的價值.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4,14(5):441-444.
[5]張國龍,羅燕梅,董志強,等.藥學服務新模式下藥師職責核心-合理用藥[J].藥學與臨床研究,2014,8(6):569-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