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江蘇 南京 210029)
臨床上,室性心律失常屬于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指的是起源于患者心室內(nèi)的心律紊亂現(xiàn)象。心室顫動、室性心動過速以及室性早搏等均屬于常見的室性心律失常類型,其中快速性室性心律失?;颊叩牟∏檩^為嚴重,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治療[1-3]。胺碘酮屬于Ⅲ類多通道阻滯劑,能夠?qū)⒏鞣N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與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終止,并且該藥物不會對室內(nèi)傳導進行影響,不產(chǎn)生負性肌力反應,所以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為了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一步提高,本研究對靜脈注射胺碘酮治療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颊哌M行了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總結如下。
50例心臟病患者于2013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患者平均年齡(48.59±6.38)歲,男性36例,女性14例。7例為冠心病心力衰竭、肺心病、心肌病合并短陣性室性心動過速、頻發(fā)室性早搏患者;5例為擴張型心肌病合并陣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6例為急性心肌炎合并陣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患者;14例為高血壓性心臟病或者冠心病合并陣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患者,18例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陣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患者。
所有患者均靜脈注射胺碘酮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全面性的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囑咐患者避免搬重物或者勞累過度,對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仔細觀察,給予其嚴密心電監(jiān)護,對其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治療過程中將各種搶救物品準備好;囑咐患者嚴格遵照醫(yī)囑用藥,并且額定期回院進行復診,堅持進行體育鍛煉,避免情緒過度激動。(2)根據(jù)患者個人愛好、實際情況,指導其進行科學合理的運動,對運動量進行合理控制。運動過程中,如果患者心前區(qū)有不適現(xiàn)象出現(xiàn),則要馬上將運動終止。根據(jù)循序漸進的原則,將運動量逐漸增加,為每例患者提供個體化的指導。(3)囑咐患者保持臥床休息,攝入易消化、清淡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確保休息充足,對感染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進行有效預防。(4)通常情況下,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很容易有不良情緒出現(xiàn),為此,醫(y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心理干預,通過語言與非語言技巧來最大程度上促使其不良情緒減輕,對同類患者的治愈信息進行傳遞,促使其保持積極的情緒,樹立起治療信心。
主要符合以下各項中的一種,便可以將其判定為有效,如果不符合,便判定為無效:(1)頻發(fā)性室性早搏完全消失,或者相較于原來減少超過50%,且沒有心室顫動或者心室撲動或者行動過速現(xiàn)象出現(xiàn)。(2)短陣性室性心動過速完全消失,或者相較于原來減少超過50%,沒有心室顫動或者心室撲動現(xiàn)象出現(xiàn)。(3)室性心動過速向竇性心律進行轉(zhuǎn)變。
經(jīng)過治療后,49例患者為有效,僅有1例為無效,有效率為98%。
通常情況下,室性心律失?;颊叩男呐K病基礎明顯,患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嚴重的血流動力學障礙,這會促使其出現(xiàn)持續(xù)性心室顫動或者室性心動過速現(xiàn)象?,F(xiàn)階段,臨床上通常會采用保守藥物療法對患者進行治療,但是I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治療效果還有待加強,只能將患者的緊急癥狀緩解,難以發(fā)揮出長久療效[4]。為此,本研究中采用了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胺碘酮,該藥物在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治療上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為了避免最大程度上減少用藥風險,確保用藥安全,在其治療過程中為其提供全面護理服務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通過對患者進行治療與護理后發(fā)現(xiàn),49例患者為有效,僅有1例為無效,有效率為98%,可見胺碘酮聯(lián)合護理的應用效果顯著?;颊哂盟庍^程中,要對其進行仔細觀察,避免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出現(xiàn),詢問患者是否有心悸、胸悶以及頭暈等不適癥狀出現(xiàn),并對其生命體征、面部表情等進行仔細觀察,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便要及早停止用藥。
綜上所述,靜脈注射胺碘酮治療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且配合全面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推廣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田煥,張鴻彩,殷安雯,等.舒適護理在胺碘酮治療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颊咧械膽眯Ч鸞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5,32(9):1293-1295.
[2]陳劉顏.鹽酸胺碘酮致心律失常患者靜脈炎的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6):131-132.
[3]邱偉林.胺碘酮治療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護理效果研究[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5(7):34-36.
[4]李可英.胺碘酮治療老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4,38(z2):263-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