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青 矯巖林 宋世志 杜清福 趙健
摘要 青飼玉米是最好的飼料作物之一,其在西藏的推廣種植對于畜牧業(yè)的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從選種、耕地、播種、施肥和灌溉、病蟲害防治、適時收獲等方面對西藏農區(qū)青飼玉米栽培技術進行了論述,以期提高西藏農區(qū)的青飼玉米的產量和品質,促進畜牧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 青飼玉米;栽培技術;西藏農區(qū)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2-0245-01
玉米是集糧、經、飼于一體的三元作物,不僅是重要的糧食作物,而且是畜牧業(yè)的支柱作物和食品加工業(yè)的重要原料。我國玉米70%以上用作飼料,以玉米為原料的產品已有1 000多種,青飼玉米是最好的飼料作物之一,能大幅度地提高飼料產量,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研究表明,青飼玉米的秸稈營養(yǎng)豐富,胡蘿卜素、糖分、V■和V■含量高,是一種優(yōu)良的飼料。長期以來,西藏畜牧業(yè)的發(fā)展受到飼草料供給不足的嚴重制約,成為阻礙其發(fā)展的一大“瓶頸”。青飼玉米在西藏推廣和種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如果能夠提高青飼玉米的產量和品質,解決西藏飼草料生產及加工問題,必將極大促進畜牧業(yè)的進步,有助于西藏經濟的發(fā)展[1]。因此,本文總結了西藏農區(qū)青飼玉米栽培技術如下。
1 選種與處理
選擇適合西藏生長的高產優(yōu)質青飼玉米對于提高青飼玉米產量和品質,發(fā)展當地的畜牧業(yè)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多個青飼玉米品種被引入到西藏地區(qū)進行試種。結果表明,表現較好的品種有中原單32、農大108、科青一號等,這些品種具有抗逆性強、品種籽粒好、增產潛力大等優(yōu)點,是比較理想的青飼玉米品種[2]。
選取籽粒飽滿的玉米種,用種衣劑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既可以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蟲,提高發(fā)芽率,促根壯苗,起到提高作物產量的作用,同時也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量,省時省工,節(jié)約成本。
2 選地與耕作
地塊選擇對青飼玉米高產潛力的發(fā)揮具有重要作用。在西藏地區(qū)應選擇陽光充足、排水快、能灌溉、肥力較高的地塊種植青飼玉米。在播種前應將土地深耕,施足底肥,施用發(fā)酵的農家肥37.5 t/hm2左右,再加入尿素150~300 kg/hm2、磷酸二銨150 kg/hm2,將肥料均勻翻入土中[3]。
3 播種
青飼玉米生長需一定的積溫,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播種時間,總的標準是播期要保證籽粒能達到乳熟期,在此基礎上時間越提前越好。一般來講,地溫達到10 ℃以上即可播種,日喀則市適宜的播種時間在4月底至5月初,拉薩和山南地區(qū)可以適當提前。可以適當密植,考慮到西藏的土地情況,以7.5萬~10.5萬株/hm2為宜,適當密植可以提高青飼玉米的產量[4]。
研究表明,在西藏地區(qū)對青飼玉米進行覆膜處理,能夠促使青飼玉米各生長期提前7~16 d,使植株高度、莖圍、葉面積等增加,使產量有較大程度的提高。此外,覆膜還對雜草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節(jié)約人工成本,對西藏畜牧業(yè)發(fā)展和農牧民增收都具有積極作用。
4 施肥與灌溉
在玉米的生長期要進行3次追肥,時間分別在定苗后、拔節(jié)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以氮肥為主,方式為在植株根系旁開溝并結合灌溉。前2次追施尿素控制在75~150 kg/hm2,大喇叭口期施尿素300~375 kg/hm2。
玉米的需水量受氣候、土壤、栽培措施和品種等因素的影響,播種期灌水俗稱玉米高產的“關鍵水”,可保證苗全、苗齊,是獲得高產的基礎;拔節(jié)期后玉米的需水量較大,及時灌水有助于促進葉片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質的積累;大喇叭口期灌水,有利于促進氣生根的生發(fā),提高穗粒數和結實率;抽穗開花期灌水可以增加花粉數量,促進籽粒的發(fā)育[5]。
5 病蟲害防治
常見的玉米病害有粗縮病、紋枯病、大小斑病。粗縮病的防治:用撲虱靈750 g/hm2或吡蟲啉300~450 g/hm2與病毒A 750 g/hm2混合兌水噴霧;紋枯病的防治:用井岡霉素、菌核凈、戊唑醇等進行噴霧;大小斑病的防治: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或90%代森錳鋅等兌水噴霧。
常見的玉米蟲害有玉米薊馬、黏蟲、玉米螟等。玉米薊馬的防治: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或20%氰戊菊酯乳油兌水噴霧;黏蟲的防治:用20%殺滅菊酯乳油或5%滅掃利兌水噴霧;玉米螟的防治:用25%氰戊菊酯·辛硫磷乳油或20%辛硫磷乳油兌水噴霧[6]。
6 適時收獲
收獲時間對青飼玉米產量和品質的影響較大,收獲過早產量降低,收獲過晚品質下降,因而選擇合適的收獲時間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收獲的最佳時間是乳熟后期至蠟熟前期,此時的營養(yǎng)價值最高,產量也最高。根據歷年的種植經驗可知,日喀則市的最佳收獲時間是9月初,山南市的最佳收獲時間9月上旬,拉薩的最佳收獲時間是9月中旬,昌都、林芝等市的最佳收獲時間是9月下旬[7]。
7 參考文獻
[1] 安新固.關于西藏發(fā)展玉米生產的思考[J].西藏科技,1995(68):48-54.
[2] 莊銀正,何冰梅,張亞生,等.西藏發(fā)展農區(qū)畜牧業(yè)的希望在于大力發(fā)展青飼青貯玉米生產[J].西藏科技,2012(6):11-13.
[3] 隆英,革文清,次巴,等.西藏青飼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西藏科技,2007(10):10-11.
[4] 禹代林,歐珠.西藏玉米生產的現狀與建議[J].西藏農業(yè)科技,1999,21(1):20-22.
[5] 曲吉.西藏玉米生產概況及發(fā)展應用前景[J].西藏農業(yè)科技,2008,30(3):40-41.
[6] 成升魁,張憲洲,許毓英,等.西藏玉米生物生產力及其光能利用率特征[J].資源科學,2001,23(5):59-61.
[7] 劉翠花,王慶祥,田曉梅,等.西藏玉米雜交種的繁育技術研究[J].玉米科學,2002(10):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