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修華
摘要 為了篩選出高效安全的甘藍甜菜夜蛾防治藥劑,本文選用不同劑型的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藥劑和蘇云金桿菌水分散粒劑開展試驗。結(jié)果表明,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67.5 g/hm2對甘藍甜菜夜蛾速效性最好,0.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675 mL/hm2次之;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67.5 g/hm2、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120 g/hm2、15 000 IU/mg蘇云金桿菌水分散粒劑375 g/hm2對甘藍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均達到95.75%以上,可在生產(chǎn)上推廣應用。
關(guān)鍵詞 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蘇云金桿菌水分散粒劑;甘藍甜菜夜蛾;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 S43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2-0091-01
近年來,種植蔬菜經(jīng)濟效益顯著,農(nóng)戶種植熱情高漲,2017年建甌市徐墩鎮(zhèn)蔬菜種植面積3 733.33 hm2,其中甘藍種植面積逾1 000.00 hm2,因而引導村民使用高效低毒農(nóng)藥,努力實現(xiàn)無公害種植生產(chǎn)已成為一項重要工作。筆者結(jié)合當?shù)厍闆r,于2017年用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15 000 IU/mg蘇云金桿菌水分散粒劑等幾種農(nóng)藥開展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甜菜夜蛾的藥效試驗,以期篩選出高效低毒的藥劑[1-2]。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建甌市徐墩鎮(zhèn)徐墩村菜園進行,土質(zhì)為黃壤土。試驗期間以晴天為主,日最高溫27.6 ℃,最低溫20.9 ℃,平均氣溫24.6 ℃。施藥當天無雨,試驗期間無影響試驗結(jié)果的惡劣氣候條件。
1.2 試驗材料
供試藥劑為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江蘇輝豐農(nóng)化股份有限公司)、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東莞瑞德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5 000 IU/mg蘇云金桿菌水分散粒劑(江蘇輝豐農(nóng)化股份有限公司)、0.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浙江禾益農(nóng)化有限公司);供試作物為移栽后25 d的甘藍;防治對象為甜菜夜蛾,以1~2齡幼蟲為主。
1.3 試驗設計
根據(jù)藥劑種類及劑型不同,試驗共設5個處理,分別為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67.5 g/hm2(A)、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120 g/hm2(B)、15 000 IU/mg蘇云金桿菌水分散粒劑375 g/hm2(C)、0.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675 mL/hm2(D),以清水作對照(CK)。4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20 m2[3]。
9月21日上午,按設計劑量采用HD-400型噴霧器對甘藍葉片正反面均勻噴霧1次,至葉片開始滴水為止,各處理兌水量750 kg/hm2 [4]。施藥時用地膜作屏障進行隔離,防止霧滴飄移[5]。
1.4 調(diào)查統(tǒng)計
采用五點取樣法,每點取2株以上甘藍,定點定株調(diào)查。施藥前調(diào)查甜菜夜蛾蟲口基數(shù),藥后1、7 d分別調(diào)查統(tǒng)計甜菜夜蛾活蟲數(shù),計算校正防效[6],并用新復極差測驗法對校正防效進行顯著性分析。校正防效計算公式具體如下:
校正防效(%)=[1-(對照處理藥前活蟲數(shù)×處理區(qū)藥后活蟲數(shù))/(對照處理藥后活蟲數(shù)×處理區(qū)藥前活蟲數(shù))]×100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防治效果
2.1.1 藥后1 d防治效果。由表1可知,處理C的校正防效最差,僅為19.89%,與處理A、B、D均存在極顯著差異;處理D的校正防效較差,為49.89%,與處理A、B存在極顯著差異;處理B的校正防效為68.90%,與校正防效為79.78%的處理A存在顯著差異。
2.1.2 藥后7 d防治效果。由表1可知,處理D的校正防效最差,為82.26%,與處理A、B、C存在極顯著差異;處理A、B、C的校正防效分別為98.89%、95.75%、96.80%,三者之間無顯著差異。
2.2 藥劑安全性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各處理甘藍均未發(fā)生藥害現(xiàn)象,說明各藥劑處理對甘藍生長發(fā)育、葉色不產(chǎn)生影響。
3 結(jié)論與討論
試驗結(jié)果表明,藥后1 d,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67.5 g/hm2對甘藍甜菜夜蛾的防效達到79.78%,速效性優(yōu)于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120 g/hm2、15 000 IU/mg蘇云金桿菌水分散粒劑375 g/hm2和0.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675 mL/hm2。其中,15 000 IU/mg蘇云金桿菌水分散粒劑速效性最差,0.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675 mL /hm2次之。
藥后7 d,4種藥劑(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67.5 g/hm2、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120 g/hm2、15 000 IU/mg蘇云金桿菌水分散粒劑375 g/hm2和0.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675 mL/hm2)防效均較好。其中,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67.5 g/hm2、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120 g/hm2和15 000 IU/mg蘇云金桿菌水分散粒劑375 g/hm2防治效果均達到95.75%以上,可在生產(chǎn)上推廣應用。
4 參考文獻
[1] 任同輝,黃海,徐燕.幾種藥劑防治甜菜夜蛾和斜紋夜蛾的田間藥效試驗[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3(24):148.
[2] 姜艷軍,焉桂義,孫煬.甜菜甘藍夜蛾的發(fā)生與防治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2008(6):19.
[3] 吳孔清,趙興,楊軍,等.甜菜甘藍夜蛾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控制措施[J].農(nóng)學學報,2013(8):25-28.
[4] 鄭旭東.防治甘藍甜菜夜蛾藥劑篩選試驗[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3(19):70.
[5] 孫梅梅,諶江華,柴偉綱,等.7種藥劑防治甘藍甜菜夜蛾的田間藥效試驗[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3(11):1466-1467.
[6] 陳太春,馮志珍,王夢怡,等.幾種藥劑處理防治甘藍甜菜夜蛾田間防效試驗[J].基層農(nóng)技推廣,2016(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