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榮茂+李慶鳳+雍麗嬌+劉守江
摘 要:在目前新課改重點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背景之下,對學生的讀圖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同時在地理學習中地圖是學習的重要載體,學生了解地理、認識地理都是從地圖開始。本文主要研究高中生在培養(yǎng)地理讀圖能力中遇到的問題,根據(jù)具體情況提出建議輔助教師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提高讀圖意識,構建心理地圖以及更有效地將知識與圖表結合。
關鍵詞:高中生;地理;培養(yǎng);讀圖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4-009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57
通過對近五年高考地理試題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考題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地圖能力的考查,其中85%的試題都需要學生對試題中的圖表進行分析從而得到答案,但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學生讀圖能力差,在地理學習過程中更傾向于對地理知識點進行記憶,從而忽略了對地圖分析的重要性。
一、研究對象
江油中學高二年級共10個班,其中一個體育特長班。
二、研究方法
(一)觀察法
在實習期間,跟班旁聽了所有班級的地理課,在聽課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地理學習的方法及習慣。
(二)抽樣調查法
使用問卷調查法對學生地理學習中讀圖及由于讀圖習慣而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我采用的是抽樣調查,分別在3班、6班、9班發(fā)放問卷,共150份,收回142份,回收率為95%。
(三)文獻研究法
主要通過中國知網(wǎng)、萬方數(shù)據(jù)來進行文獻查閱,為本文作參考。
三、 學生讀圖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于讀圖題本能的排斥
在調查分析過程中,發(fā)現(xiàn)60%的同學不愿意做圖表題,主要表現(xiàn)在對讀圖題的分析不能夠做到完全準確,越不能做對就越不喜歡做,越不喜歡就越不愿意去做。只有7%的學生會主動翻閱地圖冊進行地圖的分析;大部分的學生則是在教師要求分析時才會對地圖進行分析;甚至5%的學生完全放棄地理讀圖題。從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在地理讀圖上對教師的依賴較大。
(二)地理空間定位模糊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學生讀圖題失分過多,80%是因為空間定位不準,小區(qū)域地圖尤為顯著。地圖的根本是空間定位,如果不能明確地圖所顯示的空間位置,就不能獲取該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識。
(三)無法準確地將文字與地圖信息相互轉換
由于研究對象是高二的文科班,其中男女比例為1:5,通常來說女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不及男生,對于地理事物描述性的文字很難與地圖相互轉換,以至于無法想象出其在真實空間的立體結構[1]。實習期間學生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為中國地理。一次早讀抽查:北回歸線經(jīng)過了哪幾個省?連續(xù)抽到兩個學生都沒有完全答出,第三個學生才完全準確地答出。早讀結束后問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是如何思考的,統(tǒng)一回答都是“之前背過,但忘了”。這里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并沒有將所記憶的文字內(nèi)容與地圖相結合。這種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腦海里有中國地圖,再加上北回歸線,很快就能判斷出來北回歸線經(jīng)過了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廣東省和臺灣省。
四、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策略
(一)強化地圖教學,培養(yǎng)讀圖意識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學生的讀圖意識的培養(yǎng),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側重使用地圖進行教學,在講課過程中使用地圖進行講解,對地圖進行分析引起學生對地圖的重視,使學生明確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地圖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工具。在講解習題的過程中不要為了講題而講題,需要引導學生對圖表的分析,從中得出他們所需要的信息是至關重要的。與此同時,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該使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及文字來對圖表進行分析,激發(fā)學生的讀圖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會想要認真鉆研,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準備,認真?zhèn)湔n[2]。
(二)構建心理地圖,提高空間認知能力
心理地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學生在構建心理地圖的過程中要注意地圖的輸入,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93%的學生不會主動翻閱地圖冊進行地圖分析,沒有地圖的輸入很難在腦海里形成心理地圖。在記憶地圖時要注意發(fā)掘地圖中的特殊性來幫助記憶,例如特殊的經(jīng)緯度、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典型特征等[3]。構建心理地圖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對新知的補充以及對舊知的鞏固,這就對空間認知能力有更穩(wěn)固的提升。
(三)依托習題,加強讀圖能力訓練
很多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聽明白老師所講解的內(nèi)容,可一旦做題就不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有效的運用。這種情況是由于平時練習較少,還不能很快地提取和運用其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就需要對所學知識進行強加練習,鞏固所學知識。主要做法則是在平時做題的時候對于圖表題可以側重分析,由于地理的試題基本上是無圖不成題,因此就應該認真對待每一次的練習。教師在上講評課的時候對于圖表進行分析,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糾正他們的思維以及思考方向。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一些特殊的地理位置如畫出其地理輪廓以及經(jīng)緯線來讓學生判斷其地理名稱或者讓學生畫出老師所要求的地理事物[4]。對地圖的分析長期堅持才能有所成效,因此學生需要持之以恒地進行練習。
參考文獻:
[1] 徐志梅,袁孝亭. 高中生地理空間能力水平差異研究[J].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24(12):90.
[2] 余錦.基于素質教育的中學地理教學改革與方法創(chuàng)新[J].才智,2015(36):43.
[3] 張慧. 心理地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及構建策略[J]. 地理教學,2015(12):37.
[4] 陳慧.提高高中生地理讀圖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1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