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輝+趙偉斌
【摘要】列舉隨機事件的正確的和錯誤的表述形式,分析了錯誤表述形式形成原因,指出教學中應該針對性的給學生做出隨機事件表述示例,并強調正確表示隨機事件的重要性.
“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課程是許多專業(yè)的必修課或選修課.“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課程有許多教材,本文主要參考了[1-5].本文先從參考文獻中找出規(guī)范的,準確的表示事件的形式;然后,列舉了學生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錯誤表述形式;最后,根據(jù)錯誤形式總結錯誤成因及如何糾正錯誤.
文[1]例1.1中令ω1={取得白球},ω2={取得黑球}.文[1]例1.4中令t={測得的水溫為t ℃}.文[1]第4頁A={球的標號=6},B={球的標號是偶數(shù)},C={球的標號≤5}.文[1]例1.10中令甲正=甲擲出的正面次數(shù),甲反=甲擲出的反面次數(shù).文[1]例1.14中A={在班內任選一名學生,該學生屬于第一小組},B={在班內任選一名學生,該學生是共青團員}.文[1]例1.17中A={任取一件,恰好抽到不合格品},Bi={任取一件,恰好抽到第i條流水線的產(chǎn)品}(i=1,2,3,4).文[2]第一章§2例1中事件A1:“第一次出現(xiàn)的實H”,事件A2:“三次出現(xiàn)同一面”等.文[2]第一章§4例2中以A,B,C分別表示事件“取到的兩只球都是白球”“取到的兩只球都是紅球”“取到的兩只球中至少有一只是白球”;例6中設A為事件“取到的數(shù)能被6整除”.文[3]§1.1例1中記A:“甲中靶”,B:“乙中靶”,C:“丙中靶”;§1.3例1中事件A:“取到的球是黑球”,記B為事件“剛好取到一個白球一個黑球”,C為事件“兩個球均為黑球”;§1.3例3中用Ai表示事件“3名優(yōu)秀學生全部分配到i班”(i=1,2,3,4);§1.4例2中設A表示“第一次取到紅球”,B表示“第二次取到白球”.文[4]1.2例(a)中事件A“某個盒內放了幾個球”,事件B“第一個盒是不空的”;1.4例(d)中令Ei表示第i個盒是空的事件(i=1,2,3);1.4例(e)中令A,B,C,D分別表示北家、南家、東家、西家各自都至少有一張愛司的事件.從上述參考文獻中的事件表示形式中,可以得知事件一般用大寫字母來表示,也可以用ω等符號表示,但以下是主流形式:① A={球的標號=6},ω1={取得白球};② A1:“第一次出現(xiàn)的實H”;③ A表示“第一次取到紅球”;④ 甲反=甲擲出的反面次數(shù);⑤ 事件B“第一個盒是不空的”;⑥ Ai表示事件“3名優(yōu)秀學生全部分配到i班”(i=1,2,3,4),Bi={任取一件,恰好抽到第i條流水線的產(chǎn)品}(i=1,2,3,4);⑦ A,B,C分別表示事件“取到的兩只球都是白球”“取到的兩只球都是紅球”“取到的兩只球中至少有一只是白球”,A,B,C,D分別表示北家、南家、東家、西家各自都至少有一張愛司的事件.其中⑥⑦是表示多個事件的形式.
接下來,作者從學生的作業(yè)中摘錄的錯誤的或不規(guī)范的表述形式,同時對錯誤進行分析.
例如,文[3]習題1-4第2題:假設一批產(chǎn)品中一、二、三等品各占60%,30%,10%,從中任取一件,結果不是三等品,求取到的是一等品的概率.文[5]第21頁給出答案:令Ai=“取到的是i等品”,i=1,2,3.
摘錄學生的錯誤的或不規(guī)范的表述形式:(1)設取出的這件產(chǎn)品為三等品為事件A,取到為一等品為事件B;(2)設不是三等品為事件A,取到為一等品為事件B(表述不規(guī)范:事件A表示“取到的不是三等品”);(3)設A為一等品,B為二等品,C為三等品(表述不規(guī)范);
(以下是表述不規(guī)范,主要表現(xiàn)為前后形式不一致或還有表示意思不清楚)
(4)設A=不是三等品,B=取到是一等品;(5)設取到的是一等品的事件A,是三等品的為事件B;(6)設結果是三等品為A,則結果不是三等品為A,是一等品為B;(7)設“結果不是三等品”是事件A,“取到的是一等品”是事件B;(8)設取到的為一等品為事件A;(9)設“取到的是一等品”為事件A,“結果是三等品”為事件B,則“結果不是三等品”為B.
又如,文[3]習題1-4第7題:用3個機床加工同一零件,零件由各機床加工的概率為0.5,0.3,0.2,各機床加工的零件為合格品的概率分別等于0.94,0.9,0.95,求全部產(chǎn)品中的合格率.文[5]第25頁給出答案:設事件A,B,C分別表示三個機床加工的產(chǎn)品,事件E表示合格品.
摘錄學生的錯誤的或不規(guī)范的表述形式:(1)設全部產(chǎn)品中合格的產(chǎn)品為事件A(表述不規(guī)范、不完整);(2)設各加工事件為A1,A2,A3,給各機床生產(chǎn)的合格事件為B1,B2,B3,總合格為C(表述不清楚、不完整);(3)設A,B,C,分別為3個機床加工的產(chǎn)品概率為0.5,0.3,0.2(表述不規(guī)范,不要把數(shù)據(jù)包含在題設中);(4)設A1,A2,A3為三個機床,B為合格品;(5)設三個機床加工分別為事件Ai(i=1,2,3),產(chǎn)品合格為事件B;(6)設事件A,B,C,分別表示3個機床,事件D表示合格品(表述與題目要求不符、表示不規(guī)范、表達不完整);(7)設事件A,B,C,分別為3個機床加工的產(chǎn)品,S為產(chǎn)品的合格率(字母只用來表示事件,不能表示事件的概率).
以上的錯誤表述形式表明學生心中沒有規(guī)范的正確的表示形式,教師要強調規(guī)范的正確的表示形式,引起學生重視.基于篇幅,筆者將另撰文對錯誤表述形式進行更細的分類,并對錯誤的根源進行分析,以及規(guī)范的正確的表示形式包含哪些要素.
【參考文獻】
[1]魏宗舒,等.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盛驟,謝式千,潘承毅.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吳贛昌.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理工類)[M].第4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4]威廉·費勒.概率論及其應用[M].胡迪鶴,譯.第3版.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5]吳贛昌,主編.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學習輔導與習題解答(理工類)[M].第4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