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梅
【關鍵詞】 班主任;班級管理;班風;特色班級;班干部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22—0036—01
班級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聯(lián)系班級任課教師,溝通學校與學生家庭以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梁。
要搞好職業(yè)教育,必須得注重班級管理。也就是必須得重視班主任工作。新時期的班級管理工作,不僅要求班主任熱愛本職工作,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事業(yè)心,而且要求班主任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以及科學的管理方法,以人為本,不斷創(chuàng)新,講究工作藝術,走進學生心靈,用真誠的愛,讓學生在肯定中成長?,F(xiàn)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一談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體會。
一、樹好班風,創(chuàng)建蓬勃向上的特色班級
作為中等職業(yè)教育院校的班主任,如何點燃每個學生的心燈?我認為,在新生入學時,就得及時抓好教育,樹好班風,這是職業(yè)教育班級管理的關鍵。抓住了這個節(jié)點,以后的班級管理就會順暢得多,輕松得多。
職業(yè)中學的學生入學后,要在班級這個集體里學習、生活、成長。要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顯示自己的力量和風貌。好的環(huán)境能夠激勵人,可以改造人。因此這個集體需要一個好的班風,需要有一種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爭先創(chuàng)優(yōu)、愛班好學的敬業(yè)精神,這種精神從何而來?它來源于班主任堅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視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其各項工作的基礎,是建好班級的法寶。班主任必須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級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通過黨支部、團委等多種組織,利用班會、辯論會、座談會、報刊雜志、網(wǎng)絡新媒體等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集體主義教育是班級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樹好班風建立良好集體的重要表現(xiàn)。好的班風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教育是育人的工作,教育無小事,教育無小節(jié)。平日,班主任還得要通過自己勤跟班、勤檢查、勤詢問,經常對學生進行“以班為家,榮辱與共”的教育,使大家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學校集體性活動中樹立班級的形象,以此來增強班主任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二、培養(yǎng)骨干,組建充滿活力的班干部隊伍
在班級的管理中,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及對學生的教育,都要經過學生的響應及理解,付之實施,才能使對班級的管理意愿及管理目標得于實施。在長期的實踐中,我深刻地認識到,要做好學生各方面工作,單憑班主任唱“獨角戲”是絕對做不好的,學生不僅僅是客體,更應該是班級管理的主體,應形成以班團干部為中心的學生骨干力量,讓班委會和團支部成為班主任工作的堅強后盾和有力支持。
因此,在新生入學的第一次班會上,我就根據(jù)本班的實際情況,將班委會選舉規(guī)則、工作制度,以及班委會成員職責等,組織全體同學討論修改。從而充分調動每一個同學的積極性,增強每一個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他們更加自尊、自信、自強、自立、自愛,更加用心、主動地參與班級的管理,更具有義務感和職責感,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和優(yōu)良的班風。班委會、團支部組成后,班主任應加強對他們的培養(yǎng)和教育。同時,通過班干部和宿舍社長彌補自己平日觀察、了解、管理學生的不足,以期防患于未然,還隨時通過家長微信群,和家長及時溝通,做到全方位了解學生在校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
在發(fā)揮調動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班主任還要把握好自我參與的度,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包辦一切,必須做好“主導”與“主體”的有機結合,要努力做好他們的參謀和后盾,對工作中的不足要及時指出,對工作中的困難要予以鼓勵,對工作中的失誤班主任要承擔領導責任,對工作的成績要給以表揚和獎勵。同時,對表現(xiàn)突出,工作、組織能力超群的干部,要積極向學生會、校團委會推薦,讓他們發(fā)展自己的才能,為學校做好學生工作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從而真正形成推動所帶班級工作的合力,產生班級工作前進的共振。
三、立足于愛,讓學生在肯定中成長
作為班主任,每天面對的,是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每天接觸的,是幾十顆等待滋潤的心靈。因此,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要科學化、精細化,還要人文化。既要細心地制定班級發(fā)展目標、班務管理制度,又要細化到班務管理的點點滴滴;既要洞察全班學生的總體發(fā)展趨勢、思想動態(tài)、情緒波動、學習成績高低,更要無微不至地關懷每一個學生,掌握他們的個性、興趣和愛好以及家庭環(huán)境。
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學生不是工廠生產的同一產品,一個模式,一個標準,他們是由一個個獨立鮮活的個體所組成,再加上年齡的不同,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形成的個性差異很大,存在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興趣、愛好。所以,班主任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除了共性問題需要在全班教育外,還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尤其要善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以平等的身份了解學生、熟悉學生。實踐證明,班主任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句激勵的語言,一個真誠的祝福,都會在學生平靜的心里泛起漣漪。
編輯:蔡揚宗endprint